摄影人的视角看深圳(三)

摄影师 唐老鸭

<p class="ql-block">本期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发展馆和深圳图书馆。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发展馆,我们以摄影人的视角,穿越时光长廊,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东特别是深圳从边陲小镇蜕变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壮丽篇章,也窥见未来城市的无限畅想。在深圳图书馆中心馆与北馆,我们不仅体会了先进的自助借阅流程,更捕捉到服务人员温暖人心的笑容与细致入微的服务。作为摄影人,我们用镜头讲述故事,用画面传递情感,愿这些影像能触动您的心弦,带您走进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p>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发展馆 <p class="ql-block">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简称“两馆”)是深圳中心区重要的文化地标,2017年12月29日举行开馆仪式,标志着全面投入运营。 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历时5年建成。分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40米,当代艺术馆(MOCA)的展示面积是14,000平方米,城市规划馆(PE)是11,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庭核心标志性结构,“云”雕塑矗立在进门大厅中央 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不规则镜面不锈钢装置,面积达2,013平方米,兼具交通枢纽与艺术象征功能。</p> <p class="ql-block">《大潮起珠江》1978~2018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22日上午,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植树。 此次植树发生在邓小平“92南巡”期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后来在全国传达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他重申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且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p><p class="ql-block">栽种的树名是“高山榕”(别名“发财树”),选择原因有三:一, 生命力顽强,象征深圳特区“勇往直前、蓬勃发展”; 二,树名寓意邓小平“站得高、看得远”; 三、广东本土代表性树种,易成活。 </p><p class="ql-block">88岁高龄的邓小平与家人(包括夫人卓琳、女儿邓林、邓榕及小孙子)共同培土浇水。 当家人笑称高山榕是“发财树”时,邓小平深情回应:“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对共同富裕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1992年栽种时树苗胸径约3.5厘米、高约2.2米,冠幅仅1.2米,截至2025年(植树33周年),已长成胸径超100厘米、树高15米、冠幅11米以上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 </p><p class="ql-block">邓小平此行不仅是一次植树活动,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树木的茁壮成长,象征着特区乃至国家发展的蓬勃生机,至今仍传递着“实干兴邦、人民共富”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拓荒牛”也叫“孺子牛”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标记,也是深圳精神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4日通车的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2024年6月30日,总长24公里的连接深圳与中山的深中通道建成。此外,连接深圳与珠海的深珠通道也已提上议事议程。)</p> <p class="ql-block">深圳福田中心区</p> <p class="ql-block">深圳南山后海</p> <p class="ql-block">深圳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惠州大亚湾</p> <p class="ql-block">广州珠江两岸</p> <p class="ql-block">虎门大桥,1997年6月通车,是当时我国第一座悬索桥。</p> <p class="ql-block">珠海市</p> <p class="ql-block">珠海夜景</p> <p class="ql-block">汕头夜景</p> <p class="ql-block">惠州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激光头生产车间</p> <p class="ql-block">汕头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防弹玻璃夹层生产线</p> <p class="ql-block">广州立白企业集团生产线</p> <p class="ql-block">深圳盐田港保税区</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中期深圳罗湖区建设路</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中英边界——中英街</p> <p class="ql-block">“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p> <p class="ql-block">服装厂</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名优农产品总汇</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p> <p class="ql-block">《时间就是生命》 国画 作者:郑国伟、郭兰莹、孙峰 </p> <p class="ql-block">《建设者》水彩粉画 作者:叶献民</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生产线》 油画 作者:孙黎、周雨霞</p> <p class="ql-block">《珠江大潮中的蛇口港》 油画 作者:何祯祥</p> <p class="ql-block">设计独特的城市发展馆</p> <p class="ql-block">深圳市城市规划展</p> <p class="ql-block">每一扇屏幕都记录着深圳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p> <p class="ql-block">深圳地王大厦</p> <p class="ql-block">岗厦北地铁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平均深度约30米(相当于10层楼高)、总建筑面积:约 20万平方米(亚洲最大地铁站之一)。站内设有“深圳之眼”玻璃穹顶自然采光设计。</p> <p class="ql-block">深圳城市中轴线中心区</p> <p class="ql-block">悬挂着很多播放深圳成就的显示屏。</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大屏幕前互动游戏</p> <p class="ql-block">滚动显示深圳城市面貌的长卷</p> <p class="ql-block">世界主要城市发展状况</p> <p class="ql-block">包括深圳</p> <p class="ql-block">截止到2018年,深圳人口1302万,人均GDP18.6万元,人均预期寿命81.25岁,Pm2.5 26微克/立方米(2025年已降至6微克/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深圳目前有10个行政区(新区),它们是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和大鹏新区。</p> <p class="ql-block">1986~2035年,深圳的发展规划</p> <p class="ql-block">《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空间结构布局</p> <p class="ql-block">科技创新结构规划</p> <p class="ql-block">都市圈协同发展示意</p> <p class="ql-block">生态空间结构规划</p> <p class="ql-block">深圳的发展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p> 深圳图书馆中心馆和北馆 <p class="ql-block">深圳图书馆中心馆,这座知识的殿堂,静静矗立于城市中心,以其恢弘的建筑与浓厚的人文气息,成为摄影人镜头下的诗意风景。无论是晨曦微露时分的静谧,还是夜幕降临时的灯火通明,它都以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求知者。</p> <p class="ql-block">深圳图书馆(北馆),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以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与功能齐全的设施,吸引着无数读者与摄影爱好者的目光。它不仅是知识的汇聚地,更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北馆大厅,宽敞明亮,光影交错,是摄影人捕捉空间美感与人文气息的理想之地。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落,映照在地面上,仿佛为知识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北馆扶梯,如一条通往智慧的纽带,连接着不同楼层的阅读空间。摄影人用镜头定格人们拾级而上的瞬间,仿佛在诉说着通往知识彼岸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旋转楼梯,线条流畅,结构优雅,是北馆中极具艺术感的建筑元素。摄影人以不同角度捕捉它的曲线之美,仿佛在镜头中跳动着一曲建筑与光影的协奏。</p> <p class="ql-block">北馆阅览大厅,书架林立,安静而有序,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摄影人钟爱的取景地。在这里,光影与书架交织,读者与书本对话,每一帧画面都充满静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开启一扇走进知识海洋的大门,是摄影人用镜头描绘的象征。这扇门不仅通向书籍的世界,更通向思想的深处,是每一个求知者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书架上的海量藏书,犹如海洋般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在整理图书,他们的身影穿梭于书架之间,动作娴熟而温柔。摄影人用镜头记录下这份默默奉献的精神,为画面注入温情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阅览,是图书馆最核心的场景。摄影人捕捉读者沉浸于书海的神情,定格那份专注与宁静,让画面充满思想的张力。</p> <p class="ql-block">看书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深圳图书馆中心馆阅览大厅,宽敞明亮,书香弥漫。摄影人用光影与构图,展现这座知识殿堂的庄严与亲和,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人文温度。</p> <p class="ql-block">深圳图书馆中心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借阅的图书,静静地躺在读者手中,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摄影人镜头下的故事主角。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禁止占座的温馨提示,是图书馆秩序的守护者。摄影人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细节,展现图书馆管理的细致与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表达孩子们想念并欢迎老师的《先生回来》的油画。摄影人用镜头捕捉孩子们真挚的眼神与热烈的掌声,记录下教育的温度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自助还书系统,是现代图书馆高效服务的体现。摄影人用镜头展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机械流程也充满画面感与节奏美。</p> <p class="ql-block">演出舞台,是图书馆中另一道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深圳图书馆中心馆外观,以其现代建筑美学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摄影人镜头下的城市剪影。无论是日出时分的轮廓,还是夜色中的灯火,它都以独特的姿态,讲述着深圳的文化故事。</p> 作者本人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