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内的异域风情一哈尔滨①

杏林独步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是北国明珠,历史悠久,风采独特。冬日银装素裹,它被称为“冰城”;夏日绿意盎然,它叫“夏都”。不变的是它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站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要枢纽站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哈尔滨站的内部设计独特,融合了现代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特色。</p> <p class="ql-block">普金访华期间,曾专程前往苏联红军纪念碑献花,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新东方文旅塔矗立于中央大街之畔,融合现代设计与文化内涵,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夜晚灯光璀璨,宛如一颗镶嵌在松花江畔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大直街基督教堂以其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庄严肃穆的氛围,成为哈尔滨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阳光洒落,教堂尖顶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大直街东正教堂以其独特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静静伫立于街角,诉说着哈尔滨与俄罗斯文化的深厚渊源。红白相间的墙体与金色穹顶交相辉映,令人仿佛置身于异国街头。</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在大直街的怀抱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神圣,哥特式的尖顶直指苍穹,仿佛在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对话。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落,映照出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三座教堂,隔街鼎立。500内出现这样的“金三角”,世界上不多。</p> <p class="ql-block">果戈理大街的革新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哈尔滨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堂外观古朴典雅,内部装饰精致考究,吸引众多游客与信徒前来瞻仰。</p> <p class="ql-block">老秋林公司是哈尔滨历史建筑的代表之一,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其恢宏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至今仍屹立于中央大街之畔,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是这座城市音乐文化的灵魂所在。每当夜幕降临,悠扬的旋律便从这里飘出,与中央大街的喧嚣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城市交响。</p> <p class="ql-block">犹太人活动场所见证了哈尔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存。这里曾是犹太移民的聚集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与文化遗存,成为城市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红专街早市是哈尔滨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之一,清晨时分,叫卖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商品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博物馆坐落于中央大街附近,馆藏丰富,系统展现了这座城市从开埠至今的发展历程。走进其中,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哈尔滨百年风云与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红砖绿顶的外观与高耸的十字架构成一幅绝美画卷。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夜幕低垂,它都静静伫立,见证着城市的繁华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有诗云:金光尖顶入苍穹,绿瓦红墙气势雄。</p> <p class="ql-block">声名赫赫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白天,阳光洒落在欧式建筑的外墙上,斑驳光影中尽显异域风情;游客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由面包石铺设的一种独特的石头路面,顾名思义这些面包石外形酷似俄罗斯面包,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城市中的人们走在柏油路面内心毫无波澜,来到哈尔滨中央大街,走在这油亮的面包石上,顿生返璞归真浪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条由面包石铺设的中央大街,不仅展示了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走在这些面包石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1958年10月1日建成防洪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的夜晚,更加靓丽迷人。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整条街道宛如星光大道般璀璨夺目。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与悠扬音乐交织,构成一幅繁华都市的夜色图景。</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生57年特大洪水,1958年10月1日建成防洪纪念塔。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它在中央大街尽头,松花江畔。“一江一塔一街”,道尽自然与人文。</p> <p class="ql-block">有人这样评价:道外区与中央大街的哦式风情,是一部历史档案。从1898年中东铁路修筑开始,哈尔滨就注定摆不脱异域的基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