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游(十)城堡酒店

蕙质兰心

<p class="ql-block">当导游用不带一丝兴奋的语调宣布“今晚入住城堡酒店”时,脑海中浮现的不过是仿古风格的普通旅店,并未激起太多涟漪。</p><p class="ql-block">直到大巴车稳稳停驻在那座巍峨石砌建筑的门前,我才惊觉自己的浅薄。高耸的塔楼、厚重的石墙、门楣上历经风霜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家族纹章——这一切都在无声宣告: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推开入口处的大门,时光仿佛瞬间倒流。璀璨的水晶吊灯,与四壁悬挂的古典油画肖像、镶嵌着斑斓宝石的银质烛台交相辉映。厚重的织锦帷幕从高窗垂落,包裹着由手工精雕、花纹复杂的家具。脚下是纹样繁复的波斯地毯,每一处细节都弥漫着中世纪贵族沉淀下来的奢华与森严威仪。那一刻的恍惚如此真实:这究竟是一座供人瞻仰的历史遗迹,还是一个可容游客栖身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在等待分房的间隙,我们贪婪地探索着开放的领域:气派的会客厅、玲琅满目的酒吧、镀金雕花的楼梯、烛光摇曳的餐厅、绿意葱茏的前后花园,以及掩映在山坡下的碧蓝泳池。惊喜如同城堡的回廊,层层叠叠,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导游这时才揭开谜底:这座始建于15世纪的城堡,曾有幸成为路易十三的行宫。</p><p class="ql-block">能免费参观城堡内的一切设施,更能在此下榻,这等如梦似幻的际遇,让我握着那枚系着铜质族徽吊牌的沉甸甸老式钥匙时,指尖竟微微颤抖,仿佛托起的不是金属,而是六个世纪凝结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终于踏入属于自己的房间,宫廷式的华贵陈设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后来,团友们在一起交流,才知道每个房间的陈设大不相同。有的房间拥有古朴的石砌壁炉,更有甚者,室内竟需拾级而上或而下。</p> <p class="ql-block">然而,中世纪的诗意很快遭遇了现代的窘迫。</p> <p class="ql-block">首先,没有电梯!攀登楼梯对人来说或许不算困难,但对那20多公斤的行李箱而言,不啻为一场酷刑,尤其对于同行的花甲长者。好在城堡早有预案:宾客轻装入室,自有服务员(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彪形大汉</span>)麻利地为行李贴上房号。不多时,箱子们已如沉默的卫兵,静候在木门外了。</p> <p class="ql-block">旧忧方解,新愁又生:房间里没有空调!三十余度的高温下,仅凭一台只吹风、不制冷的电扇,如何入眠?那一夜,我汗水涔涔,久久难眠。</p><p class="ql-block">有团友曾就空调的问题和服务员“聊天”,对方的回答带着几分文物保护者的无奈与自豪:“安装空调?且不论老化的电路能否承受、电费如何高昂,单是在这受法律保护的古建外立面上钻孔,都是绝对禁止的。违规者,最高罚款750欧元!” </p> <p class="ql-block">问题还没完呢:床头没有插座,房间里也没有多余的插座,为手机续命成了难题。最终无奈只得拔掉黄铜底座的台灯的插头,勉强寻得一线“生机”。</p><p class="ql-block">光滑的古典浴缸,进出不方便,洗个澡都要小心翼翼的。</p> <p class="ql-block">一夜体验下来,初见的震撼与惊艳,逐渐被层出不穷的适应与妥协所消磨。它未能提供超越现代酒店的舒适,反而像一场与时空的博弈,需要我们不断“见招拆招”。</p> <p class="ql-block">更深沉的感慨由此滋生:我们这些被现代科技娇惯的躯体,竟已无福消受中世纪贵族眼中的“至福”。而反观之,昔日的贵族,即便是国王,其生活的“便利”与“舒适”程度,恐怕也远不及今日的普通人。</p> <p class="ql-block">然而,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踏入这座城堡的大门。因为那不仅仅是一晚的住宿,而是一次穿越时光隧道的深度浸入,一场与历史尘埃和贵族幽魂的无声对话。它让我触摸到石壁的冰冷与厚重,嗅到木料与织物的古老气息,在没有空调的闷热和没有插座的“窘态”中,真切地感受到另一个时代、另一种方式的生存状态。</p> <p class="ql-block">这份与日常经验彻底割裂的异质感,远比标准化的便利更令人着迷。它提醒我们,生活的维度远超效率与舒适,有时,沉重的历史本身,就是最奢侈的体验。选择城堡,便是选择暂时卸下现代人的铠甲,赤诚地拥抱一段凝固的时光,哪怕需要付出汗水与些许狼狈作为代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