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荷禅

刘晓东

<p class="ql-block">墨韵荷禅:在摄影虚实间悟禅意真味</p> <p class="ql-block">荷花,自古便是东方文化里禅意的经典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暗合禅者对纯净本心的追求。这组黑白荷花摄影,以独特艺术语言,在光影、虚实的编织中,铺陈出深邃禅意,为观者开启一场心灵与视觉交融的禅修之旅。</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蜻蜓轻落花上,风起时,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低语。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荷塘深处的禅机——动与静的微妙平衡。蜻蜓的停留,是偶然,也是因缘。它没有打扰荷花的宁静,反而为这份静谧添了几分灵动。这种动静交织,恰似禅者修行的日常,行住坐卧皆是道场,每一刻的起心动念,都是对自性的观照。</p> <p class="ql-block">花与花蕾在柔和的光线下若隐若现,像是在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一朵盛开,一朵含苞,仿佛在低语:当下即是永恒。我常想,修行不正是如此吗?不执着于过去,不妄想未来,只在当下这一刻,看清自己的心。荷的开合,是自然的节奏,也是禅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央的花,轮廓模糊,仿佛被风轻轻拂过,留下淡淡的痕迹。这种流动的美感,让人想起禅宗公案中那句“风动幡动,还是仁者心动”。花的动,是外相;心的动,才是内因。修行者观花,不在于花的形态,而在于心的波动是否平息。在这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诸法无我”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模糊的黑白莲花,在虚化的背景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梦中的一抹影子。这种朦胧的质感,让人想起禅宗中“不可说”的境界。有些感悟,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在心中静静体会。正如这朵花,它不言不语,却已道尽一切。</p> <p class="ql-block">柔和的光线中,花瓣与花蕊细腻而清晰,背景虚化,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我站在荷塘边,看着这一幕,内心也变得宁静。修行,不正是要在这喧嚣尘世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吗?荷的纯净,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提醒我,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心若清净,便能照见本性。</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背景下,莲花盛开,花瓣层次分明,花蕊清晰可见,仿佛在夜色中点亮了一盏灯。这盏灯,不只照亮了荷塘,也照亮了我内心的某一处角落。修行的路上,总需要一盏灯,指引方向。而荷,便是那盏灯,它不耀眼,却足够温暖。</p> <p class="ql-block">莲花在黑暗中绽放,光影交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寂静与力量的故事。我常常在夜晚散步,看着月光洒在荷塘上,心中便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荷的美,不是张扬的,而是内敛的,它在沉默中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深色背景下的莲花,纯洁而高雅,仿佛是天地间唯一的存在。我曾问自己,修行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明白了,修行不是为了逃离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荷的高洁,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它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花瓣柔和模糊,中心部分却清晰,仿佛散发出一种梦幻般的光芒。这种光芒,不耀眼,却足以照亮人心。我常常在想,修行是否也像这朵花一样,在模糊与清晰之间,找到自己的方向。有时,我们看不清前方的路,但只要心中有光,便不会迷失。</p> <p class="ql-block">花朵的轮廓在黑暗背景中显得柔和而梦幻,仿佛在夜空中绽放。这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让我想起禅宗中关于“无”的智慧。修行者追求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心的空寂。只有放下一切,才能真正看清自己。</p> <p class="ql-block">花朵的轮廓更加清晰,花瓣的形状和纹理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细腻。这种清晰,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呈现本真。修行也是如此,不是为了掩饰,而是为了显露。显露自己的真实,显露自己的本心。</p> <p class="ql-block">莲花的特写,在黑色背景前显得格外突出,光影交错,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质感。这种质感,让我想起禅宗中关于“幻”的理解。一切皆幻,唯有心是真实的。荷的幻影,是外相;心的宁静,才是内相。</p> <p class="ql-block">两朵莲花,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细节清晰可见,整体色调柔和。我站在荷塘边,看着它们,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修行,不正是如此吗?在每一个当下,看清自己的心,放下执着,照见本心。</p> <p class="ql-block">墨韵荷禅:在摄影虚实间悟禅意真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荷花,自古便是东方文化里禅意的经典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暗合禅者对纯净本心的追求。这组黑白荷花摄影,以独特艺术语言,在光影、虚实的编织中,铺陈出深邃禅意,为观者开启一场心灵与视觉交融的禅修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虚实之境:破相显禅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禅家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组作品以“虚”为笔,大胆打破传统荷花摄影对清晰形态的执着。多数画面中,荷花轮廓朦胧,似在雾气中氤氲,如第三幅里的花苞,形态消融于模糊背景,却让观者注意力从“荷之形”转向“荷之意” 。这种虚实处理,恰似禅者参禅,不执着于外相,而直探本质——荷花不再是单纯植物,化作一种精神符号,引导人们放下对具象的攀援,体会“空”的妙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晰与模糊的交织也暗藏机锋,第二幅中荷花中心的清晰花蕊,如禅心一点清明,在朦胧花瓣簇拥下,凸显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禅理。清晰是实有,模糊是虚无,实有在虚无中彰显,虚无因实有而具意义,如同修行者在尘世虚妄中,守得本心一点真,虚实相生间,禅的辩证智慧悄然流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光影极简:归寂见真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黑白影调是这组作品的底色,摒弃色彩纷扰,如同禅门去除外缘干扰,回归本心。光影简化为明暗层次,第一幅中朦胧的明暗渐变,似晨雾未散的荷塘,静谧得能听见内心声响;第七幅深黑背景里的浅白荷花,如暗夜明灯,以极致对比,让“荷”成为视觉与精神的聚焦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极简光影暗合禅的“减损”修行——减去繁杂,回归本真。每一道柔和明暗,都是对心灵杂质的剥离,引导观者从视觉感官的沉迷,转向内心宁静,体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空寂,在光影归寂处,见真常本性,让摄影成为照见心性的明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动静藏禅机:刹那即永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画面中,荷花的“动势”与整体静谧形成奇妙张力。第五幅荷花的模糊拖影,似微风拂过的瞬间定格,动是刹那,静是永恒。禅家重视“当下”,这一动静交织,正是“刹那永恒”的禅机体现——修行在每一个当下的起心动念,荷花的动是当下生机,静是永恒自性,动不离静,静含藏动,如同禅者行住坐卧皆修行,于日常刹那间,证得永恒本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八幅蜻蜓立荷的画面,更是动静妙合。蜻蜓的“动”(生命灵动)与荷花的“静”(精神恒常)相遇,刹那互动,却似千年禅语,诉说着世间万物的因缘和合。动是因缘际会,静是本质空寂,在这组摄影里,动静不再是物理状态,而是禅意的具象化,让观者于视觉触动中,参透“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深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组禅意荷花摄影,以虚实为径,光影为舟,动静为帆,载着观者驶入禅的深邃海洋。它超越传统摄影对“美”的浅表追求,将荷花升华为禅意载体,让视觉艺术与禅修智慧交融,提醒人们:在繁杂世间,如观此荷,于虚实、光影、动静间,放下执着,照见本心,方得禅悦自在,让摄影真正成为通往心灵觉醒的修行之途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刘晓东满族、中共党员曾就职于包钢电信公司数据交换中心,任党支部书记,高级政工师职称,爱好民俗摄影,从事企业新闻宣传、艺术摄影20余年,现为中国马业摄影分会理事 ,包钢西北创业集团摄影家协会主席,包头市公安局特聘摄影师,包头市老年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企业家摄影协会会员多年来在国家、省部地市级发表摄影作品31余幅作,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摄影大展金、银、铜奖。</p><p class="ql-block"> 作品《钢铁魂》在2005年,包钢职工摄影大赛,荣获金奖。</p><p class="ql-block"> 作品《走进响沙湾》20副作品在2006年荣获中国响沙湾十佳摄影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作品《清晨牧场》,于2009年在全国冶金行业摄影展中荣获金质收藏</p><p class="ql-block"> 作品《追风》在2009年上海国际摄影周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静静的白桦林》在2010年全国秦长城摄影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佛门内外》在2012年,首届走进五当召全国摄影大赛获得优秀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于2010年获得二十三届国展艺术类优秀作品的荣誉。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2014年在大地寻梦中国全国第七届群艺杯摄影展中荣获银质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2015年在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净界 .无界》中展出。</p><p class="ql-block"> 作品《草原雄风》荣获建党90周年、全国企业书法摄影大展银质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追风》获得大河上下六省市连展优秀作品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雄风》2018年在凤凰杯国际影展中获金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弘扬蒙古马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摄影作品展览中,荣获入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一展雄风》《风雨兼程》,在弘扬蒙古马精神文艺创作工程2020年摄影作品展览中入选。 作品《风雨兼行》,2020年在第二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展览中,荣获艺术类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20年在第二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展览中荣获艺术类入选奖 </p><p class="ql-block">作品《马背民族》在2020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入展,</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20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马文化摄影协会,举办的全国马文化摄影艺术精品展入展。作品在深圳展国际览馆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一展雄风》,2019年在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初赛入围。 </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2021年在第二十八届国展初赛入围。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雄风》,荣获2021年第四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自然生态组银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特警出击》,202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二十五届摄影艺术展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在2022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入展。</p><p class="ql-block"> 作品《牧歌行》在2023年12月“蒙古马精神 —— 内蒙古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p><p class="ql-block"> 作品《大漠雄魂》2024年4月,在北疆光影——内蒙古摄影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首站在深圳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追风》在2024年12月,草原神骏阿巴嘎旗黑马挑战赛,荣获银奖</p><p class="ql-block"> 作品《大漠雄魂》在2025年6月首届“亮丽北疆 暖城风采”摄影作品展获得铜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