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兰州的清晨,微风清凉,只是稍显有点干燥。</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正式开启甘南行的好日子。许多人在问“何为甘南?”“甘南嘛!顾名思义,甘肃的南部呗!”</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我们会以兰州作为分界点,从兰州往西北走就是我们常说的河西走廊,最西端和新疆交界,居民主要以回族人为主,河西走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段,沿途有张掖、酒泉、武威、嘉峪关、敦煌。是一条旅游的热门线路。曾经走过,感受了曾经丝绸之路的风采。</p><p class="ql-block">从兰州往南走,就是甘南了。也叫做甘南藏族自治州,西边和青海交界,南边接壤四川阿坝州,东边和陕西为邻,以藏民为主,广义的甘南不仅局限在甘肃的地域,还包括川西北。有中国第二大草原若尔盖草原。</p><p class="ql-block">好了!不啰嗦了。出发。。。</p> <p class="ql-block">甘南行的第一站必须是拉卜楞寺,从兰州到拉卜楞寺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主持始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寺院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p> <p class="ql-block">甘南区域主要是藏传佛教,所谓的藏传佛教,有点复杂,不是我能说得清楚的。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是在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p><p class="ql-block">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形成。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入拉卜楞寺,首先给你震撼的就是长长的转经筒走廊。</span></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这座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的格鲁派圣殿,静卧在夏河县的山坳里。它不仅是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更以3.5公里的转经长廊冠绝人间——1700余个经筒如虔诚的卫兵,环抱着整座寺庙。指尖触碰铜质筒身的瞬间,冰凉的金属下仿佛奔涌着三百年未熄的信仰之河。转经的藏民步履沉稳,口中低诵六字真言,一个完整轮回需耗时近一小时,每一步都是对天地法则的臣服与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转经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宗教用品,它通常由经文、筒身、筒盖和手柄四部分组成。其中,经文是转经筒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佛教经典、经文咒语等。</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的寓意是代表着念经修行的一种仪式。通过转经筒,信徒们可以借助经文的威力消除自己的业障,增长自己的福报。同时,转经筒也可以帮助信徒们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达到超脱和解脱。</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经筒可以帮助信徒们积累功德,增加自己的修行成果。其次,转经筒可以祈愿和祈福,帮助信徒们实现各种愿望和诉求。例如,可以祈求家人平安、事业顺利、学业进步等。此外,转经筒还可以帮助信徒们消除烦恼。</p> <p class="ql-block">转一转吧!转出事业进步!转出健康快乐!转出万事顺意!</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对藏传佛教很陌生,可挡不住我对它的欣赏,确切地说是挡不住我对寺庙的欣赏,红墙金顶白塔,无不展示了藏传佛教的教义。都说建筑也是一种语言,感觉拉卜楞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向芸芸众生唱说着藏传佛教的梵音。</p> <p class="ql-block">步入寺院深处,建筑群渐次显露真容。六大学院经堂的金顶在高原阳光下流淌着蜜色光泽,大经堂作为全寺核心,可惜错过了僧侣们的早课。</p><p class="ql-block">推开沉重的彩绘木门,诵经声如潮水般涌来。数百名喇嘛盘坐于卡垫之上,低沉的经文在梁柱间回旋,阳光透过高窗斜照在斑驳的经书上,浮尘在光柱中起舞。殿内壁画层层叠叠,千手观音的慈悲眼神在暗影中凝视众生——这里禁止拍照,但画面已烙进心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了,带着虔诚来了。错了!是带着虔诚拍照来了。旅行中拍照的重要性有时候会超过寻找美食,其实拍照并不是为了能出什么大片,而是享受一个过程。在欢声笑语中还能留下一个个美好的靓影,不是很值得吗?</p> <p class="ql-block">土墙、泥路、蓝天、白云、美女、帅哥。这欢快的场景在这肃穆的寺院里会不会觉得有点不严肃?我想应该不会吧!佛祖割肉伺鹰有大慈悲的,众乐他也乐呢!</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拉卜楞寺的红墙在暮色中渐隐。长廊上仍有佝偻的身影在转动经筒,吱呀声穿透薄雾,与白龙江的水声交融。这座活着的文化宝库,它的庄严不仅在金顶壁画,更在每一颗转动经筒的虔敬之心中。当最后一角红墙消失在我眼中时,我忽然懂得:信仰的本质,不过是平凡肉身对永恒之光的不息追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此刻脑海里忽然有一个画面出现,转经筒旁,一位磕长头的老人额上沾着泥土, 三步一伏,木板在石阶擦出火星。 他的藏袍磨出破洞,如风中残旗, 却比所有金顶更接近天空的真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一般中餐都会显得简单些,晚餐才是正餐。好吧!午餐就简单些吧!</p> <p class="ql-block">用过简单的午餐,下一站就是甘加秘境。</p><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被称为“坛城境界”、“佛国遗珠”被《国家地理》评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去秘境的路上下起了雨,在甘南,感觉天气就像开盲盒,不打开盖子你永远不知道展现你面前的是啥。前一秒还是艳阳高照 下一秒就雨打草尖了。我们的车盘旋在甘南的群山路中。窗外,海拔三千米的风卷起草浪,将无边的绿推搡至天际线尽头。当白石崖那堵巨大的白色岩壁陡然撞入视野时,大家不由得低呼出声——这便是甘加秘境的图腾,一座亿万年冰川运动的纪念碑,以刀刃般的姿态劈开草原与苍穹。</p> <p class="ql-block">登高处远望八角城遗址,城墙的夯土层在阳光下泛着陶土般的暖光。这座中国唯一的八角十字形古城,自汉代起便扼守甘青要道,丝绸之路的驼铃曾在此摇曳。</p><p class="ql-block">汉之后八角城曾经迷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清代这里成了戍边清军的宿营地。千百年来,八角城历经沧海桑田,尽管眼下的八角城已经斑驳面目全非了,那残存的断垣残壁,依然倔强地向人们述说着曾经辉煌。</p> <p class="ql-block">追溯历史太沉重了,来来来!开心一下,美照走起。</p> <p class="ql-block">几百米的木栈道,登顶还是有点吃力的。来!登顶的勇士们留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在专场下一景点的时候,景区的管理成了人们吐槽的焦点。</p><p class="ql-block">槽点呢?听我慢慢说来。景区景点的专场都依靠区间车,而区间车的管理有点混乱。游客多,车少,上车全靠抢,上车点虽然有保安负责引导,可是没有引导游客有序上车,造成上车点混乱。没办法,水生老师提出建议,并被保安采纳,才稍稍缓解了混乱的场面。</p><p class="ql-block">看介绍甘加秘境景区,是今年才完成道路修建作为景区开放的。以前只是自驾游的游客会过来。</p> <p class="ql-block">走进白石崖峡谷,清澈的溪水从山谷间流出,驻足溪水边,伸手入水,会让你有清凉的感觉。据说这是神赐之水。</p> <p class="ql-block">忽见几位藏族阿妈背着竹篓走向崖壁溶洞——那里曾发现十六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如今仍是信徒心中的圣境。随她们深入洞穴,岩壁渗出冰凉水珠,手机灯光照亮一处天然佛龛。“莲花生大师在此修行过。”领头的阿妈合十低语。黑暗中的千年信仰,比钟乳石更坚韧。</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大峡谷深处的“圣泉祈福”,是甘加秘境最神圣的水源。泉水自岩缝涌出,汇入央曲河支流,清澈见底如液态翡翠。相传14世纪高僧夏日仓噶丹嘉措以诵经之力开启泉眼,自此泉水被赋予疗愈之力——藏民相信饮此水可净心,沐浴能祛百病,甚至远道而来的信徒会装瓶带回,视为“流动的佛赐”。</p><p class="ql-block">捧一把泉水轻轻地浇在额头,再喝上一口,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莫问疗效,但存敬畏——甘加的水,渡心不渡身。”装水的 瓶身冰凉,却似有暖流穿透掌心。原来真正的疗愈,是泉水教会人的谦卑。</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的土拨鼠,是这片高原最灵动的逗趣符号。它们肥圆的身影在草原上翻滚、在栈道中“打劫”,用憨态可掬的野性,为旅人的记忆添上温暖一笔。</p> <p class="ql-block">刚踏入白石崖峡谷栈道,草丛便传来窸窣声——一只土拨鼠探出黑鼻头,小眼珠滴溜转动,很是可爱。游人们远远抛来饼干碎和水果,土拨鼠双爪捧食、门牙飞快啃嚼,憨态可掬。但藏民提醒:它们携带鼠疫菌,再可爱也切勿触摸。这份距离,恰是自然赋予的保护法则。</p> <p class="ql-block">记得大火的电影《哪吒2》,在电影里土拨鼠被哪吒那一句“还吃!来收你们了!”打破了土拨鼠宁静快乐的生活。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土拨鼠,阶层的差别,注定会被仙人们收了,成为他们修仙路上的养分。不过土拨鼠有土拨鼠的快乐。我们也有我们的快乐,比如开心的旅行,比如正赶往夏河县宿夜。</p> <p class="ql-block">结束今天的旅程,司机带我们来到了夏河县,今晚宿夏河县。</p><p class="ql-block">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藏文化与自然风光的交汇之地。</p><p class="ql-block">夏河县因大夏河得名,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平均海拔约3000米,高原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