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年前的记忆

大智路

<p class="ql-block">  收拾东西时,无意间发现这张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了,几次搬迁断舍离,想保留的老照片都已不见踪迹,而它竟然出现,惊喜感陡增。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幕逐渐呈现。</p> <p class="ql-block">  那还是1972年,我刚从黑龙江兵团因“特困”回津,在家待业。一天我和发小姐妹杜光荣聊天,我俩从来不记得聊的什么,但见面就说个没完。我们在府署街上遛来遛去,我家在城厢礼堂西边,她家在城厢礼堂东边。从我家出来到她家胡同口又往回遛,来来去去。</p> <p class="ql-block">  聊的时间可能够长的,先后遇到了小学同学张智权、傅增盛、陈金城,几个人又接着聊。</p><p class="ql-block"> 那时,张智权刚从部队复员回津,陈金城回津办事,傅增盛已经在天津工作了,记得他第一个月工资正赶上我和同班的徐浙去黑龙江,他给我们一人一份天津糕点。</p><p class="ql-block"> 因为都住在府署街城厢礼堂附近,小学毕业后,有时能打头碰脸的照个面,不过是打个招呼而已。曾经的小屁孩交流很少,1960年在中营小学毕业,已经12年了。这次几个人的不期而遇,话题就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手里唯一一张小学同学的照片,应该是在北宁公园。人像已经模糊难辨了。</p> <p class="ql-block">  自小学毕业后,我们还是第一次这么交流,特别是各自经历不同,聊起来就没完。</p><p class="ql-block"> 开始我们在杜光荣家胡同口站着聊,后来又到我家聊,我家清静。我娘蒸的米饭,用家里有的食材炒了个菜,记不得是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海阔天空地聊着,不知怎么就聊到照相。那个年代拍照是个挺奢侈的事,得有钱有闲才可能去玩,相机更是个稀罕物。</p><p class="ql-block"> 记不得是哪位了,反正是张智权和陈金城俩人,一个说能找到相机,一个说有胶卷。于是就决定去天津海河广场去照相。</p> <p class="ql-block">  改天,我们去了海河广场,那时检阅台还在。拍了几张后,我和杜光荣特想留个有水有树有倒影的照片,可沿河走了半天也没见河边有柳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张智权不知从哪儿检了一根带叶的树枝,说就拿这个凑合吧。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当年算是走南闯北的我们,已经都25岁了,如此这般处理拍摄镜头,确实有点儿傻,但也是性情所致吧。</p><p class="ql-block"> 洗出来之后,笑过,还为浪费胶片感到遗憾。</p><p class="ql-block"> 几经折腾,其他的照片没有了,只有这么一张当时认为废了的照片。今天看看竟成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06年中营小学百年校庆,当年的六年(3)班,二十多名同学重聚。还遇到了我们的启蒙老师—一、二年级班主任刘景芝老师,那时,这位比我们大11岁的“大姐姐”其实也刚走出校门。</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前排左二张智权、左三陈金城,左四刘老师、左五是我;后排左三杜光荣、左六傅增盛。</p><p class="ql-block"> 如果那时能看到这张照片,是不是也会成为忆旧笑谈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那次校庆在学校操场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现在傅增盛已经走了,杜光荣头脑不清楚,也无法交流了。</p><p class="ql-block"> 张智权现在是书法界的名人,成就斐然。</p><p class="ql-block"> 我自06年中营小学校庆后,与陈金城一直没有联系。不知他近况如何。</p><p class="ql-block"> 如果十九年前发现这张照片,也许我们都能回忆起这件可笑的事情!俱往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续——53年前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张智权看完美篇想起当年的这件事,发表了评论。他记得手里有当年的照片,可相册里没有。</p><p class="ql-block"> 最近他找东西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笔记本,上面有个夹子,打开,竟发现了那次在广场的照片。他“喜出望外,直呼天意”,马上就给我发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有机会重温我们25岁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里面有张智权的类似照片——有人为他举树枝。看来想在树荫下拍照的不止我们俩啦!🤭只是记不得这位举树枝的是谁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张智权拍的,照片里没有他。左起陈金城,傅增盛,杜光荣,韩铃。</p> <p class="ql-block">左起:傅增盛、张智权、陈金城</p> <p class="ql-block">张智权、陈金城,傅增盛在检阅台前交谈。</p> <p class="ql-block">  傅增盛、张智权</p> <p class="ql-block">  这个灯杆成了道具背景,每人都想留个影。这是杜光荣。</p> <p class="ql-block">  张智权</p> <p class="ql-block">  陈金城</p> <p class="ql-block">  傅增盛</p> <p class="ql-block">  韩铃</p> <p class="ql-block">  真心感谢张智权能这么快找到这些照片,让我们能看到五十三年前,25周岁童心未泯的自己,记起曾经的趣事。晚年的幸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