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止于至善》P252-259📖 第33天 2025年7月23日向阳2组 魏丽敏分享</p><p class="ql-block">爱好学习就接近明智,努力的实践就接近仁德,懂得羞耻接近勇敢。修养言行,治理众人,治理天下。</p><p class="ql-block">善就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p><p class="ql-block">亲亲是对家人的态度,仁民,是对百姓要仁,爱物,要爱护它们。亲亲是一家人相亲相爱,仁民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爱物爱被我照顾的动物。</p><p class="ql-block">不要比出发点,要比谁达到了终点,最后跑到终点就通过了。真正的明智要内在的觉悟开始。一个人喜欢学习,就喜欢思考,每天学习,就经常有新的观念进来,你获取的观念对照加上新的人生体会,就比较容易觉悟。</p><p class="ql-block">关于个人修养</p><p class="ql-block">- “爱好学习就接近明智,努力的实践就接近仁德,懂得羞耻接近勇敢”,这像是在说,通过学习、实践和自省,人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智、仁、勇三种品质。</p><p class="ql-block">关于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确了不同关系中应遵循的恰当准则,是传统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亲亲、仁民、爱物”则是将爱心从家人扩展到百姓,再到万物,体现了一种由近及远的博爱思想。</p><p class="ql-block">关于目标与觉悟</p><p class="ql-block">- “不要比出发点,要比谁达到了终点”强调了结果和坚持的重要性;“真正的明智从内在的觉悟开始”则指出,学习和思考最终要回归内心的觉醒,才能真正获得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