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圆遗址公园

水木年华

<p class="ql-block">  北京圆明园最初是明朝的皇家园林,后来经过清朝五代皇帝的精心打造,成为一座宏伟的皇家宫苑,包括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其中,圆明园规模最大,因此得名。这座园林不仅汇集了江南的众多名园胜景,还巧妙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园中建筑类型繁多,有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甚至还有寺庙、道观、村居和街市等,充分展现了皇家园林的恢弘与精致。下面就随我的美篇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圆明园及周边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和海淀镇均被烧毁。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受官僚、军阀和奸商的掠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才开始对圆明园进行保护和修复。成为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走在园中的石板路上,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错落有致的建筑,远处的红墙与飘扬的旗帜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湿润的地面映照着天空的灰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圆明园虽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旧深远。漫步园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段辉煌与屈辱交织的岁月。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昔日的皇家气派,也让人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几处石雕遗迹静静地躺在蓝天与树木之间,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一垛石墙上镶嵌着几块雕刻精美的石板,石板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与花纹,石墙旁有一些绿植,整体环境显得分外沧桑。</p> <p class="ql-block">  一块刻有“1900”年份的石碑静静矗立,碑文记录着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历史。旁边的“圆明园”三个字仿佛在低语,诉说着那段屈辱的过往。不远处,残破的石柱和石墙散落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天空湛蓝,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重生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在遗址周围驻足,有的低声交谈,有的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那些残存的石块结构依旧清晰可辨,四周修剪整齐的绿篱为这片历史遗迹增添了几分生机。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绿意盎然的公园里,人们沿着木质栈道悠闲地散步,有的在树荫下聊天,有的在广场上活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一座石制凉亭坐落在高处,周围是石阶与栏杆,人们在凉亭旁休息,有的撑着伞,背景是蓝天与绿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湖水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绿意与天空。几片树叶轻轻垂落,湖边的植物茂密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它曾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那些以石材为主的西式建筑因材质坚固而得以部分保留,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无法抹去的历史。废墟中石块与石柱散落一地,部分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紫色与橙色,废墟中散落着石块与残垣断壁,四周是茂密的植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神秘而沧桑的气息。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时间的重量。废墟中散落着许多石块与柱础,显得破败而沧桑。远处有人在废墟中行走,似乎在探索这片遗迹,背景中的树木与蓝天白云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  几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周围散落着石块与残骸。远处有人在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废墟上,天空呈现出橙色与紫色的渐变,整个画面显得庄重而静谧。</p> <p class="ql-block">  雨果还在1861年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一本打开的书静静地摊开在桌上,书页上印着中英文对照的历史描述,旁边隐约可见一只手翻阅的痕迹。那些文字仿佛在低声讲述着圆明园的过往,让人不禁驻足细读。</p> <p class="ql-block">  一块巨大的石碑静静地躺在野草丛中,表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旁边散落着一些石块与残片,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不远处,更多的石柱与石块散落在草地上,背景是茂密的树木,天空阴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绿树成荫,远处是一座白色的建筑,人们在小路上悠闲地散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天空湛蓝,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几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绿草地上,柱身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周围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块,背景是茂密的树木,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而庄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人们在石柱旁驻足观赏,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  一条蜿蜒的木质栈道穿过绿意盎然的区域,栈道上有几位游客在行走或停留,远处是一座石制的建筑结构,整体环境显得宁静而自然。公园的小径蜿蜒穿过修剪整齐的灌木丛,周围是茂密的树木,远处有人在散步或休息,环境宁静宜人,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一处较为完整的石结构遗址静静地矗立在绿草地上,中央是一个圆形空地,周围是整齐的草地,远处的树木高大,天空阴沉,整个遗址显得宁静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  开阔的废墟中,石块与石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草地上,背景是茂密的树木与天空,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古迹遗址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木,地面铺满了绿色的草地,远处有游客在遗址周围拍照或散步,天空阴沉,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略带忧郁。</p> <p class="ql-block">  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几棵大树挺立其中,石墙围成的池塘边散落着石块,背景是茂密的绿植与模糊的石柱遗迹,整体氛围宁静自然。</p> <p class="ql-block">  一个圆形的石制结构静静地矗立在绿草地上,周围是茂密的树木与灌木丛,背景中可以看到石墙与远处的树木,整体环境显得古朴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古迹遗址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石块与石雕残片,周围是修剪整齐的绿篱与高大的树木,背景中可以看到更多的石结构与植被,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残破的石柱与石碑散落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背景中有一座部分坍塌的建筑,周围是茂密的树木,显得荒凉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木质栈道蜿蜒穿过绿意盎然的区域,栈道旁有游客在行走或停留,背景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树木与石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而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i><u>编辑制作:水木年华</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i><u>拍摄场景:圆明圆遗址公园</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