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彩虹”贯东川 山 城 靓 丽 风景线

cjp

<p class="ql-block">  巍巍吕梁山,悠悠东川河。山城离石,东川河穿城而过,近年来,沿河槽架设了一条高标准的健身步道,红兰塑胶,色彩鲜艳,似一条彩虹贯穿东西,成为吕梁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市民们晨练健身和休闲游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岸边两组民俗雕刻:</p><p class="ql-block"> 一组为铁艺镂空,大红色,满满的喜气。</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p> <p class="ql-block">童趣</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p> <p class="ql-block">迎亲</p> <p class="ql-block">  另一组为石膏雕塑,古铜色,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迎亲</p> <p class="ql-block">喜庆锣鼓</p> <p class="ql-block">健身步道起点</p> <p class="ql-block">  步道横穿东川桥、石州桥两座大桥。</p> <p class="ql-block">东川桥</p> <p class="ql-block">  桥下霓虹彩条垂帘,夜间灯光开了,五颜六色,十分好看。</p> <p class="ql-block">吕梁精神</p><p class="ql-block"> 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p> <p class="ql-block">道下流水潺潺,道边花草飘香。</p> <p class="ql-block">  东川河岸绿道与河槽步道相通,高低错落,可上可下,方便市民休闲游乐。</p> <p class="ql-block">一组红色雕刻:</p><p class="ql-block"> 吕梁英雄、捐粮抗战、晋绥边区首府、贺龙在吕梁、红军东征在吕梁、吕梁籍的我党早期革命家张叔平、贺昌以及人民英雄刘胡兰,让人们在健身游乐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不忘初心,弘扬吕梁精神。</p> <p class="ql-block">吕梁英雄</p><p class="ql-block">​ 山药蛋派’作家马烽和西戎以吕梁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为基础,写作小说《吕梁英雄传》,展现了吕梁人民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写照。这部小说也一度成为吕梁的代名词,是对吕梁精神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捐粮抗战</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积极支援八路军作战,仅1940年至1945年期间,吕梁40万民众共交纳公粮675万公斤,为根据地度过困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首府‌</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及八路军120师师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晋绥边区形成于1938年8月,是八路军第一二○师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以管涔山为中心覆盖十余县范围。1940年后,兴县成为晋绥边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被称为“小延安”,承担着保卫延安门户的重要战略作用。‌‌</p> <p class="ql-block">贺龙在吕梁</p><p class="ql-block">​ 贺龙是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他和关向应同志亲手开创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从1937年10月起,贺龙同志率领的八路军一二0师,驻扎吕梁历时十二年,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顽强,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扫荡和经济封锁,在人瘠地贫的吕梁山区不仅创立了一块衣食自足、坚如磐石的革命根据地,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作战供给。贺龙同志领导晋绥军民经历了大小战斗一万零九百九十七次,歼敌十万余人,俘敌两万四千多人,开创了纵长二千余里,横广五百余里的晋绥边区。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p> <p class="ql-block">红军东征在吕梁</p><p class="ql-block"> 吕梁作为东征战役的主战场,经关上、大石头、兑九峪、三交等战斗,重创阎军,歼灭阎军逾万人,在我党军事斗争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战役期间,东征红军筹粮、筹款,扩军8000余人,发展地方党组织25个,创建红色苏维埃政权40余个,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在吕梁大地上播撒了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贺昌(1906年1月19日~1935年3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原名贺颖,又名其颖,字伯聪,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属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共早期的高级党务工作者,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政治委员、第3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等职。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三中全会增补)中央委员,第一、三、四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率部向粤赣边突围,10日于江西会昌河畔遭国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张叔平(1897-1928年)</p><p class="ql-block"> 又名张秉铨,山西离石县大武镇(今属方山县)人,出生于1897年,革命英烈。民国12年10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原团地委组织主任、中共太原小组负责人、中共太原支部书记、上海杨树浦部委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在杭州牺牲。</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p><p class="ql-block"> 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6年14岁的刘胡兰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p><p class="ql-block"> 商代酒器,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8月出土于吕梁市石楼县罗村镇桃花者村。通体呈龙形,盖面饰龙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鼍即“鳄鱼”,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罕见,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沿河漫步,远望青山如黛,近览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石州桥</p> <p class="ql-block">晨练的人 </p><p class="ql-block"> 有健走的、跑步的、休闲散步的,还有列队练功的。</p> <p class="ql-block">凉亭</p> <p class="ql-block">吕梁人家</p> <p class="ql-block">群龙石雕</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东川河两岸霓虹闪烁,五颜六色的灯光倒映在水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健身步道上,工作了一天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锻炼身体,休闲散步。</p>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东川河畔,水流潺潺,凉风习习,市民们三五成群在这儿消夏纳凉。</p> <p class="ql-block">东川桥</p> <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法制、公正、平等、自由</p><p class="ql-block"> 和谐、文明、民主、富强</p> <p class="ql-block">  桥下装饰着垂下的线灯,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置身其中,如梦如幻,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璀璨的夜色,闪烁的霓虹,东川河健身步道流光溢彩、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这条步道是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亲水观光、集中供热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工程,从城东到城西,全长约五公里,一路亲水,一路景观,漫步游乐,十分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