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名居行】No6 东北抗联史展陈馆

阳光彩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的威虎山影视城有一处东北抗日联军史展陈馆。2025年7月21来威虎山城走进东北抗联史展陈馆。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迅速占领了全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白山黑水间,无数中华热血儿女揭竿而起,他们拿起武器,奋起抵抗,浴血奋战,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其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沦陷史</p><p class="ql-block">1931.09.18“九一八”事变爆发</p><p class="ql-block">1932.02.05日军相继占领</p><p class="ql-block">沈阳、长春、哈尔滨,东北沦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08.15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p><p class="ql-block">1945.08.18溥仪发表“退位诏书”</p><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覆灭</p><p class="ql-block">1945.09.02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举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战史</p><p class="ql-block"> 1931.09.19中共满洲省委发表</p><p class="ql-block">《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p><p class="ql-block"> 1931.09.20 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p><p class="ql-block"> 1931.11.04 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打响反日第一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2.01.31李杜吉林自卫军成立</p><p class="ql-block"> 1932.02.08 王德林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成立</p><p class="ql-block"> 1933.01.09李杜、王德林先后退入苏联,义勇军陷入低潮</p><p class="ql-block"> 1933.01.26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5.08.01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p><p class="ql-block"> 1936.02.20 《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p><p class="ql-block"> 1936.06.28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辽西远征</p><p class="ql-block"> 1936.08.02 赵一曼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血盟救国军军歌</p><p class="ql-block"> 孙铭武</p><p class="ql-block">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p><p class="ql-block">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团结一致,</p><p class="ql-block">战斗!战斗!战斗!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济掠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2.03.01伪满洲国成立开始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p><p class="ql-block"> 1934.12.03日伪推行“集团部落”反动政策</p><p class="ql-block"> 1936.04日本关东军炮制“三年治安肃正计划”</p><p class="ql-block"> 1937.07.07日军发动“七七事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10 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个军相继成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05.27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开始西征 。</p><p class="ql-block"> 1938.06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开始西征。</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联西征的核心目的是突破日伪包围实施战略转移,其历史意义在于保存抗日力量、开辟新根据地并为全国抗战提供战略支持。</p><p class="ql-block"> 通过西征建立新的游击区,迫使日军分散兵力,形成“敌后牵制”效应,配合全国抗战大局。‌‌在孤立无援环境下,西征彰显了抗联将士“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成为东北抗战精神的重要实践。‌‌西征中创造的密营建设、迂回突袭等战法,为后续平原游击战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10冷云等8名女战士投江殉国。1938年夏,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发动“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围剿决定西征。10月上旬,抗联第5军一部行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渡口时,遭遇日伪军千余人追击。‌‌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敌军火力,使大部队成功脱险。她们被围困于河边,弹尽援绝后毁掉枪支,挽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并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殉国。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仅13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女投江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代表。1986年牡丹江市建立“八女投江纪念碑”,康克清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八女投江”烈士群雕位于牡丹江市东安区江滨公园,为纪念1938年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殉国事迹而建。主体为花岗岩雕塑,高8.8米、长18米,镌刻邓颖超题写的“八女投江”四字,1988年建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9.03.09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路军相继成立</p><p class="ql-block"> 1940.02.23杨靖宇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 1940.12.08陈翰章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1941.03.08魏拯民病逝 </p><p class="ql-block"> 1942.02.12 赵尚志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1942.08.01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北野营成立 </p><p class="ql-block">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p><p class="ql-block"> 1945.09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 </p><p class="ql-block"> 1945.09 东北抗联教导旅人员陆续到达东北大中城市成立中共地方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牡丹江支部介绍</p><p class="ql-block">1926 年冬,中共北满地委派旅哈学生党员段中和、张德济,在天和东鞭杆铺,建立中共牡丹江支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牡丹江地区早期基层党组织建立明细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直属东北地方组织及北满地执委直属组织序列沿革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条战略战术</p><p class="ql-block"> 一是运动战和阵地战</p><p class="ql-block"> 二是外线战和内线战</p><p class="ql-block"> 三是进攻战和防守战</p><p class="ql-block"> 四是歼灭战和消耗战 </p><p class="ql-block"> 五是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p><p class="ql-block"> 六是避实就虚,敌进我退,敌退我进。</p><p class="ql-block"> 七是迂回奇袭</p><p class="ql-block"> 八是小包围和大包围</p><p class="ql-block"> 九是诱敌、毁敌、间敌、疲敌、惑敌</p><p class="ql-block"> 十是敌在明处,我在暗处,行踪飘忽,出没无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的通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日联军组织序列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第二、第三路军组织序列表(1936-193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大联军”十万人,抗日救国一条心。步炮联合除倭寇,铁骑纵横扫妖气。但愿民族获解放,白山黑水庆升平。</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那批奔赴东北的“00后”</p><p class="ql-block">姓名 出生年份 籍贯 </p><p class="ql-block">杨靖宇 1905年 河南确山 </p><p class="ql-block">魏拯民 1909年 山西屯留 </p><p class="ql-block">冯仲云 1908年 江苏武进 </p><p class="ql-block">童长荣 1907年 安徽枞阳 </p><p class="ql-block">赵尚志 1908年 热河朝阳 </p><p class="ql-block">曹亚范 1911年 北京 </p><p class="ql-block">陈翰章 1913年 吉林敦化 </p><p class="ql-block">赵一曼 1905年 四川宜宾 </p><p class="ql-block">李兆麟 1910年 辽宁灯塔 </p><p class="ql-block">周保中 1902年 云南大理 </p><p class="ql-block">夏云杰 1903年 山东沂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确山农民运动。1929年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工作,化名张贯一,任抚顺特支书记。1931年后历任全满反日会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后,任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37年12月,被中央推选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由杨靖宇带领的抗联部队在本溪地区开展了长达六年的抗日游击战,对日军作战310余次,歼灭日军2000多人和大量伪军,给当时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来由于叛徒出卖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延禄(1895-1985),吉林延吉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曾任延吉县官盐榷运局缉私连连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被党组织派到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部工作。1933年后,历任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司令、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军长、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军长。1936年,东北抗日同盟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任军长。1936年4月,根据组织安排,赴上海等地进行抗日统战工作。1938年10月到延安。1939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85年于北京病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末入黄埔军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斗争。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同年任巴彦反日游击队参谋长。1933年春任义勇军朝阳队参谋长。同年10月,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后,历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1936年8月1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任军长。1936年9月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2月,在黑龙江省鹤立境内与敌战斗中负重伤被俘,后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德泰(1908-1936),原籍山东,后随家迁入吉林省延吉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吉县反帝同盟会组织部部长。1934年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任军长。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后,任副总司令。1936年11月7日,在吉林省抚松县小汤河与敌战斗中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荣久(1904-1937),原名刘长发。黑龙江宁安人。曾在东北军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一部士兵起义抗日,参加吉林救国军,任连长。后参加救国游击军。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1936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师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任军长。1937年3月,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与敌战斗中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云杰(1903-1936),山东沂水人。1926年逃荒到黑龙江省汤原县。1927年在黑金河金矿做工。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斗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汤原县委军事委员。1933年末创建汤原反日游击队。1934年任汤原游击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1936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任军长。1936年11月,在黑龙江省汤原县与敌人战斗中负重伤后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保中(1902-1964),白族,原名奚李元,云南大理人。1917年参加滇军。1922年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少将副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4年后,任绥宁反日同盟军联合办事处主任、绥宁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主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等职。1936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任军长。1937年后,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吉林省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等职。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届、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64年于北京病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祁致中(1913-1939),原名祁宝堂,山东曹县人。黑龙江省桦川县驼腰子金矿工人。1933年6月,率领金矿工人举行反日起义,组建东北山林义勇军,报号“明山”。后参加土龙山农民暴动队伍。1935年秋,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方(正)依(兰)游击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和中共勃利县委的帮助下,所部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任师长。1937年10月,独立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任军长。1937年冬,赴苏联寻求援助时被扣押。1939年7月获释,返回东北抗日战场,不久被错杀。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确定为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雅臣(1911-1941),又名王景龙,山东蓬莱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反日山林队“双龙队”。1933年2月独立组成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同年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任军长。1941年初,在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华堂(1886-1946),河北滦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吉林自卫军,任该部混成旅第二支队支队长,后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组成东北反日联合军,任副总指挥。1937年1月,吉林自卫军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任军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在方正县大罗勒密投敌。抗战胜利后,组织政治土匪,与人民为敌。1946年在刁翎附近被东北民主联军俘虏,死于押解途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3年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起,到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其中军级30余人。主要指挥人员如下:</p><p class="ql-block">姓名 牺牲年龄 姓名 牺牲年龄 </p><p class="ql-block">杨靖宇 35岁 魏拯民 32岁 </p><p class="ql-block">王德泰 29岁 童长荣 27岁 </p><p class="ql-block">赵尚志 34岁 曹亚范 29岁 </p><p class="ql-block">陈翰章 27岁 赵一曼 31岁 </p><p class="ql-block">李学忠 26岁 张甲洲 30岁 </p><p class="ql-block">夏云杰 33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联这支武装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独立坚持游击战争14年之久。他们孤悬关外,缺枪少弹,缺食少穿,爬冰卧雪,前赴后继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涌现出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史,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