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塔林

韧心云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濒临波罗的海,距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很近,两地有专门的混装客轮每天往来,航程2小时。芬兰人去塔林非常随意轻松,买张票上午去,下午回,如同在国内一般。上次我们老俩口到芬兰探亲,瑛子还未满半岁,闺女顾不上陪伴,让我们自己去塔林玩。俩老家伙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愣是走了一趟,那是2013年。转眼12年过去,闺女家搬到赫尔辛基,去塔林的T2码头就在附近,闺女说,现在去塔林可方便了,要不你们再去一次吧。于是我们二次登船,再访塔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种混装客轮,下面可以装很多汽车,若有人打算开车去塔林办事,没问题,顺着码头的专用通道开进来,如同进了车库。5层以上与邮轮结构类似,因为航程不远,没有安排客房舱室,而是安置了许多如同飞机商务舱一样的座椅,供乘客休息。而邮轮具备的酒吧、餐厅、免税店、游戏厅、演出舞台、儿童乐园等一应俱全,装饰豪华,乘客体验与邮轮一模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与12年前比,变化蛮大的,船停在新建的D码头,尽管名义上是跨国航运,但由于特殊的邻国关系,下船没有关卡,也不对乘客做任何检查,我俩带的护照根本就没出背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位于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海岸线绵延45公里,历史上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10世纪芬兰乌格尔族居民在通匹亚白垩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即由此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老城,建立时间是13世纪中叶,著名的托姆比亚山城堡‌坐落于此。塔林最引以自豪的是绚丽多彩的公共建筑,尽管这些建筑遭受了二战中苏军的狂轰滥炸,经历了火与战争的劫掠,损失严重,二战后塔林得以重建,仍保持了它们卓越的风采。塔林是北欧中世纪商业城市相当完善的典范,是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城的城墙、城门斑驳参差,充满沧桑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城内道路全部都保持了中世纪石块铺设的样态,而房屋建筑则五彩斑斓,几乎没有相同的样式,鳞次栉比,争相斗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扇门精雕细刻,典型的爱沙尼亚风格,满满的文艺范,尽管是历史遗迹,还在正常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老城建在托姆比亚山周围,城内道路上下盘旋,坡道常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得益于两国是波罗的海周边好邻居,芬兰驻爱沙尼亚使馆坐落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内,高高飘扬的芬兰国旗辨识度很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由这座城门一直往上走可以登上托姆比亚山观景台俯瞰塔林全城。毕竟来过,印象深刻,这一路比较顺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托姆比亚山其实不算高,比市中心高出约‌20-30米‌,相当于一座城市高层建筑的高度,但足以俯视塔林老城,该山位于塔林上城区,是市中心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及波罗的海景观。可以说是塔林老城(现在准确说法是:塔林历史中心)最佳观赏平台,也是游客必打卡之处。12年前我们来,几乎看不到中国游客,而如今,国内旅游团队一拨接着一拨,想多拍几张照片都成了奢侈愿望,后边一直有人催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瓦尖屋顶几乎成为老城标配,许多讲究的房屋有漂亮的装饰浮雕,屋顶还有一个金属风向标,这座房屋的风向标是一只雄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因为游客多,这地方也成为流浪艺术家展(</span><b style="font-size:15px;">乞</b><span style="font-size:15px;">)示(</span><b style="font-size:15px;">讨</b><span style="font-size:15px;">)才(</span><b style="font-size:15px;">零</b><span style="font-size:15px;">)艺(</span><b style="font-size:15px;">钱</b><span style="font-size:15px;">)的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除了红瓦屋顶也有不少红色铁皮屋顶,其通常采用‌镀铝锌钢板‌作为基材,表面覆盖防水防腐涂层,兼具耐腐蚀性和美观性。这种金属屋顶结构在北欧地区广泛应用,用以应对多雨雪的环境,这种屋顶环保性、耐久性和低维护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地流行的建材。 ‌而且与周边红瓦屋顶可以融为一体,不影响城市总体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俯瞰老城整洁的街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能在观景台久留,继续往下走。下面这座黄色小楼是德国驻爱沙尼亚使馆,门前悬挂着德国国旗、欧盟旗和乌克兰国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下来就到了一座东正教堂旁。其全称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上次来正逢其装修维护,整个被围了起来,不免遗憾。这次终于可以一睹芳容了。这是塔林最具代表性的东正教教堂,建于1894至1900年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展现了典型的俄罗斯复兴式建筑风格。教堂位于托姆比亚山丘顶部,五座深灰色洋葱头穹顶与赤红、白色相间的外墙形成鲜明视觉特征,被认为是塔林最大且最高的圆顶东正教堂。下图是教堂正面。允许进入参观,里面同样是金碧辉煌,精雕细刻,艺术氛围浓郁,但禁止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教堂对面是爱沙尼亚议会大楼,即圣凯瑟琳宫。由于这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纷纷独立,立场观点一致,都是坚决反俄,俄乌战争发生以来都力挺乌克兰,到处悬挂乌克兰国旗,以示声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顺便说一句,现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相当于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就出生在塔林,她父亲是爱沙尼亚前总理,她子承父业也当过爱沙尼亚总理。受家族历史(祖父遭苏联监禁)影响,持强烈反俄立场,主张冻结俄罗斯资产并支持乌克兰。在对华问题上其言行迎合欧盟内部对华强硬派,态度也一直充满敌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座圆形建筑是赫尔曼塔,其为位于塔林座堂山城堡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4世纪中叶。该塔高46米,作为城堡区域的制高点,每天日出时会升起爱沙尼亚国旗。其所在的城堡历史上为统治者控制爱沙尼亚的战略要塞,现存建筑群涵盖13世纪至18世纪不同时期的风格,前面提到的爱沙尼亚议会所在地圣凯瑟琳宫其实就在城堡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身历经多次重建,目前结构可追溯至16世纪,内部设有215级阶梯通往观景平台。赫尔曼塔与相邻的粉色巴洛克式宫殿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塔林老城上城区的地标组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城墙高耸,虽斑驳沧桑,依然有壁垒森严的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城堡对面是一个小高地,植被茂密,被开辟为绿色公园,我在城堡上顺着树叶的缝隙拍到了公园中央的一座青铜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走到下城,过去曾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是著名的拉科雅广场,又称市政厅广场,是爱沙尼亚塔林的标志性地点,据传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灵感来源地。广场中心设有喷泉,周围环绕着中世纪建筑群,包括圣灵教堂(1630年建造)和欧洲最古老的药店(13世纪上半期建成)。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城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里因为平坦开阔,成为当今塔林最繁华的地方,周围饭店林立,身着民族服装的店员在路上招呼游客到自己家用餐。但说实话,餐费不低,如同国内火车站、商业步行街这些人流密集地一样,经营成本高,同样要转嫁到食客身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们使用谷歌地图找周围评分较高的饭店,找到一家接近最高分5分的饭店,立即导航前往,七拐八拐,走过一个城门洞,进入一条小巷,一个门脸很小的店,人却超级多,大家都在排队,估计同我们一样查地图过来的。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家饭店起始于1934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必有经营秘诀,我们也跟着排起队来。还好,这家店对此颇有应对经验,没排多久就到了。我们选了一份烤三明治,一份沙拉,总共花费15欧元,我们挤进排的满满的屋里,找个地方坐下,没一会,一位小帅哥送来一大份冰激凌,我们还怀疑,没点这东西啊,该不是送错了吧?当我们看到其他食客也有同样待遇,才明白这是送的福利。不久烤三明治也端上来了,是两个,里面有三文鱼、虾仁,火腿,我俩一人一个,加一大份沙拉,这一餐真是实惠,只等于一个人的普通餐费,就吃到这么好的饭,看来人家的好评不是白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吃完饭继续到处转,走到俄罗斯驻爱沙尼亚使馆旁,一片狼藉,围着使馆大门有个长铁架子,上面挂满各种抗议文字与漫画和图片,一致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了防止事态失控,在这里见到了三位在塔林别处难以见到的警察,全副武装警惕地在此执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座绿帽子建筑是塔林圣母主教座堂,也是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位于塔林老城上城,供奉神圣处女玛丽亚。该教堂最初由丹麦人于13世纪建立,最初为罗马天主教教堂,1561年改为路德教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的宗教信仰多样,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城市。到处都能看到各种教堂。这是塔林圣母玛利亚天主教堂,建筑风格典雅,教堂正面铭刻着拉丁文:“此处乃上帝之屋,天堂之门”。教堂周围被绿植环绕,小径蜿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兜兜转转来到塔林古城墙,这是塔林的标志性历史遗迹,始建于1265年,14-16世纪逐步完善,现存城墙约1.9公里长,高14-16米,厚3米,设有26座塔楼(含防御和瞭望功能)。其红色屋顶与城墙相连,形成独特的视觉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城墙参观入口处放置了中世纪传说中黑袍幽灵的雕塑,以增加古城墙的神秘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城墙由石灰岩建造,现存主体结构保留了中世纪风貌,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墙之一,城墙至今仍承担着防御功能,但已融入现代城市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城墙上放置着一门守城用的青铜火炮。遥想当年,居高临下,这样的火炮的确有较大威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老城的许多小巷都如同重庆,逼仄而陡峭,基本靠阶梯解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座塔林最高建筑物是圣奥拉夫教堂,创建于12世纪,在1219年丹麦征服塔林以前,是旧塔林斯堪的那维亚社区的中心,它的主保圣人是奥拉夫二世。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267年,在14世纪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传说,修建教堂的人名叫奥拉夫,从塔顶摔下死亡。1500年前后,这座建筑升高到了159米。建这样高的尖塔,动机是把它作为海洋路标,从塔林远处的海上就可看见这座商业城市。经过几次改建后,在1549年至1625年间,它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经历数次的大火与重建,塔楼的总高度为123米。其尖顶已经被闪电击中至少有8次,而整个教堂被烧毁也有3次。在苏联占领时期,从1944年直到1991年,苏联克格勃将此教堂的尖顶用作广播发射塔和监视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塔林的小巷里彳亍,看到悬挂1246年号的小旗与周围的古城墙,立即会产生穿越历史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些刻有图形与文字石板,历经岁月的磨蚀,斑驳残缺,如同塔林的时光铠甲,记述着这座中世纪古城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座戴着青铜小帽的小亭子可不是街边的装饰,而是塔林的千年饮水机,用汩汩清泉讲述着中世纪的城市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了彰显国际化,好多临街房屋门口飘扬着各国国旗,更增加了城市的缤纷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座雕塑很有趣,一位戴着高礼帽的男子,却肩负一卷电线,兴冲冲往前走,也有点穿越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林圣约翰教堂,位于塔林自由广场旁边,其外观是非常显眼的亮黄色,整体呈新哥特式建筑风格。此教堂是塔林市所有教堂的真正幸存者之一,尽管在上个世纪有两次都差点被摧毁,但它一直坚被保存到了今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个街头石板凳,被刻蚀成为一架钢琴。猛一看,还真不敢相信这是可以坐下休息的条凳,其也在自由广场旁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就是爱沙尼亚自由广场,原先叫胜利广场,这里是见证塔林历史变迁的重要地点。在沙俄时期,这里被称为彼得大帝广场,并且矗立着一座5米高的彼得大帝像。到了苏联时期,这里变成了胜利广场,是庆祝胜利日、十月革命周年以及劳动节的场所,经常举行庆典和阅兵活动。苏联解体后,广场更名为自由广场,并且竖立起一座20多米高的胜利纪念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自由广场远观圣奥拉夫教堂,没有了在教堂下近处的压抑感,似乎视觉效果更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还见到了一面印度国旗,印度真是无所不在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从条顿骑士团的一个骑士发现这个城堡的那一刻开始,而后这里发展成为汉萨同盟的主要中心。其古老的城墙比故宫还要早200多年。历史上,塔林曾被进攻、洗劫、毁灭和多次的掠夺。但其依然顽强保存下来,而且保持了自己的风貌特点,实属不易,难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忙忙活活跑了一天,又加深了对塔林的印象,能够两次游览爱沙尼亚历史中心,进一步了解这座古城,也是自己的幸运。不幸的是返回码头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只好躲进一家超市。待雨小了才返回船上。这个经历让我对塔林为什么都要使用尖顶建筑有了更多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您有来塔林看看的想法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