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酷热中寻找生命的清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暑养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 张典学</b></p><p class="ql-block">农历六月中旬,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大暑节气如约而至。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生动描绘出这个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在这个阳光最为猛烈的节气里,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在酷暑中保持健康,成为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大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达到极盛,万物生长进入最旺盛的阶段。人体阳气也随之浮于体表,内部反而相对空虚。这种"外热内寒"的生理特点,使我们的脾胃功能容易失调。宋代养生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特别指出:"夏月阳气在表,腹中虚冷,宜温补。"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强调:"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这些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大暑养生首先要注重调理脾胃,避免过度贪凉。</p><p class="ql-block">饮食调理是大暑养生的关键。此时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苦瓜等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食材。元代医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提出:"夏月宜食苦,以养心气。"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心等,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清心火、安心神。同时,适当食用一些温补脾胃的食物也很必要,比如山药、红枣、生姜等。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建议:"夏月早起,宜进热粥以滋养胃气。"一碗温热的小米粥或山药粥,能唤醒沉睡的脾胃,为一整天的消化吸收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大暑时节的作息调整同样重要。《黄帝内经》提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夏季养生原则,建议我们顺应自然,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但午时阳气最盛,应适当午休以避其锋芒。魏晋时期的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提醒人们在夏季要节制欲望,保持心神宁静。现代生活节奏快,更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时进行适度活动。</p><p class="ql-block">情志调摄常被忽视,却是大暑养生不可或缺的一环。暑热易使人烦躁不安,《黄帝内经》有"夏气与心气相通"之说,指出夏季情绪波动对心脏影响尤为明显。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强调:"暑热伤气,静养为宜。"建议通过冥想、听音乐、阅读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东晋诗人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正是炎热夏日里我们需要学习的心态——心静自然凉。</p><p class="ql-block">防暑降温措施也不容忽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夏月不可极凉"的告诫,指出过度贪凉会伤害阳气。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26℃左右为宜;洗浴水温不宜过冷,以免毛孔骤闭,热气不得发散。外出时要做好防晒,佩戴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特别要注意的是,大汗淋漓时不能立即冲冷水澡或大量饮用冰水,这会导致"闭门留寇",使暑热郁积体内。</p><p class="ql-block">大暑养生,本质上是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在这个阳光最盛的节气里,我们既要顺应自然,接受热情的馈赠;又要懂得调节,保持内在的平衡。古人的养生智慧穿越时空,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继承这些传统,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就能在炎炎夏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清凉之道,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绽放。</p><p class="ql-block">大暑过后便是立秋,这是自然界由阳转阴的转折点。正如《周易》所言:"亢龙有悔",极盛之后必有转化。懂得在大暑时节调养身心的人,才能更好地迎接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在时光流转中保持健康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大暑送清凉:愿你三伏有凉,四季安康</p><p class="ql-block">蝉鸣声声入耳来,又是一年大暑至。当太阳行至黄经120度,天地间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烈的节气。此刻,我想将最真挚的祝福送给远方的你——愿你在这骄阳似火的时节,心中常驻一片绿荫,生活如夏花般绚烂多彩。</p><p class="ql-block">大暑有三候:腐草化萤的浪漫,土地蒸腾的生机,骤雨倾盆的畅快。这像极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有诗意栖居的时光,有热情奋斗的年华,也有酣畅淋漓的时刻。愿你在这盛夏时节,既能欣赏流萤点点的夜色,也能感受雨后泥土的芬芳,更能体会生命绽放的喜悦。</p><p class="ql-block">记得儿时大暑,祖母总会熬一锅绿豆百合汤,盛在青花瓷碗里,看着白瓷衬着碧绿的汤水,暑气便消了一半。如今我想把这份清凉的祝福送给你:愿你的日子如这碗解暑汤,清甜滋润,烦热全消。愿你在空调房里办公时,记得起身活动筋骨;在外奔波时,备好遮阳伞与清凉油;熬夜加班时,泡一杯菊花枸杞茶护眼明目。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愿你三伏无恙,四季安康。</p><p class="ql-block">大暑的阳光最是慷慨,它让稻谷灌浆,令瓜果飘香。这份丰饶的祝福也属于你——愿你的付出如夏日劳作,终得硕果累累;愿你的事业如三伏庄稼,迎来丰收在望。财源似这盛夏的雨水,不期而至却滋润心田;好运如午后的穿堂风,总在需要时悄然而至。请相信,所有在酷暑中的坚持,都会兑换成金秋的喜悦。</p><p class="ql-block">快乐其实很简单,就像大暑天里的一片西瓜,午睡后的一阵凉风,傍晚的一场雷雨。愿你拥有发现快乐的眼睛:在晨跑时感受第一缕阳光的温度,在茶歇时品味龙井的清香,在夜读时享受独处的宁静。幸福不在远方,而在每个用心生活的当下。愿你眉目舒展,笑容常驻,将平凡日子过成诗行。</p><p class="ql-block">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恰如人生旅途的中点站。站在盛夏回望,愿你无悔走过的路;展望前方,愿你期待将到的风景。送你一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智慧:"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人生的热度也当如此,既有追逐梦想的炽热,也有守护初心的恒温。</p><p class="ql-block">随信附上我的祝福:一愿健康似青松挺立,二愿幸福如夏花绚烂,三愿事业若竹子节高。大暑过后便是立秋,愿你在时光流转中,总能收获成长与美好。若得闲时,不妨学古人"浮瓜沉李",约三五知己临水纳凉,谈笑间,又是一年好时光。</p><p class="ql-block">愿你在这个大暑,与所有美好不期而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