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新疆(九)</p> <p class="ql-block">一,塔克拉玛干沙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位于中国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少在530万年前就已形成,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河南省,和整个德国差不多大。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走得进,出不来”,常年以死亡之海这个名号行走江湖。</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6日</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二天</p><p class="ql-block">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阿拉尔市一阿克苏地区沙雅县</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p><p class="ql-block">穿越中国最大沙漠南北宽40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和田市出发,向北出发,他们开始穿越大沙漠,到阿拉尔市,400多公里距离,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宽度。沙漠里建有公路,像一条黑丝带纵穿黄色的沙海。他们的车就像一叶小舟顺着黑丝带在黄海里飘浮前进。沙漠里有团团骆驼刺的植物,有枯死的和旺盛成长的胡杨树,在黄色沙丘中成群成片,让人感到绿色生机。这里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风沙骤起,黄沙弥漫,遮天盖地,目不能及,车很难行。在漫天风沙中穿行,狂风呼啸,流沙飞舞,十分剌激,让人身心为之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400公里的沙漠穿越,他们到了阿拉尔市,看时侯尚早,精力充沛,他们又来到沙雅县,寻找一宾馆住下。人,冲澡洗去满身灰沙;衣,全部换洗;车,冲刷干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以恶劣的气候和巨大的沙丘闻名于世,沙丘高度最高能达到300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黄沙形成的沙尘暴瞬息万变,茫茫沙漠沙体随时流动,很难辨别方向,加上水资源和食物匮乏,使得曾经多少科考探险家有去无回,也导致这片沙漠让人望而却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沙漠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的复杂风力影响,风沙活动异常活跃。气象资料记载,该区域每年遭遇沙尘暴、扬沙及浮尘天气的天数高达100多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流动的沙漠,一个个沙丘在刹那间形成又消失。这里的温度特别高,白天温度能高达70多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沙漠东西距离长1000公里,南北距离宽约400多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这里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刮风,风速高达8级。这里的沙子的流动性非常强悍,刹那间就能在还是平地的沙子上搭起300米高的沙丘,相当于100层的高楼。</p> <p class="ql-block"> 在大沙漠的胡楊树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是这么危险且荒凉,但也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之一。这里的沙丘变化莫测,沙丘仿佛似一条巨龙又似一片大海,沙丘与波纹让这里的风景异常壮观且神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理说这么大面积的沙漠肯定非常缺水,但恰恰相反,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充足,那么这些水源又都从哪里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沙漠中的巨大胡楊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这里并没有流动于地表的河流与湖泊,但拨开荒凉的表面往下探,在约200米的底下,这里却储藏了大量的低下水源。这里的地下水储藏了来自周围山脉的冰山融水,其规模之大预计相当于3000个青海湖,比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还要多。最难得可贵的这个低下水不但干净且再生能力很强。每年天山昆仑山等的高山上的雪水融化,流入塔里木河、和田河、克里雅河、车尔臣等河流,这些河流的水部分通过土地深入低下,而塔里木盆地因低低洼的地势收集了这些源源不断的地下水。</p> <p class="ql-block">背靠大树好乘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除了水资源,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还有另一个宝贝,那就是石油。这里的石油储备量高达168亿吨,这么多使用都够我们全国上下用上整整一百年的。为了更好的运输石油,前后共建设了两条公路。第一条建于1993年3月花费一年半,于1995年9月完工;第二条建于2005年6月花费两年于2007年9月正式通车。这两条公路不单单使得石油的开采运输更为方便,还加强了南新疆与外界的联系,可以说对南新疆的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也巩固了了我们民族的之间的团结与友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塔克拉玛干沙漠底下埋了这么多的宝贝,但依旧改变不了它是沙漠的事实。为了防止沙漠扩大我们设立了“三北”工程,经过数代人的艰苦付出,花费了将近40年的岁月,终于于2024年11月28日,成功围绕着克拉玛干沙漠编制了一条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这个是我国在土地防荒漠化治理方面的一大里程碑事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与石油,有横穿沙漠的公路,有建沙漠中央的城市。如果大家想感受中国基建的宏伟,亲身眼感受沙漠的宏伟,亲眼见证我们每一位参与防沙治沙老百姓的伟大付出,就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大漠胡杨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三天</p><p class="ql-block">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轮台塔里木胡杨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从沙雅出发,去往轮台南的胡杨林公园,这里是著名的胡杨林景区之一。他们买票开车进入景区,景区往返34公里,布满了胡杨树,还有一棵3200多年的胡杨王,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完景区后他们来到了轮台县,並在轮台住宿。轮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是西汉时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住宿在宾馆里,仗剑不由得想起陆游的诗,古今人的心是相通的,彼此深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超越了宇宙洪荒,凝炼了天地玄黄,胡杨林作为最早的植物群落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神奇地创造了生命的绿色和希望,饱经了岁月沧桑,习惯了世态炎凉,胡杨林成为最后的留守物种,在这个严酷的环境里精辟地诠释了生存的价值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谁能如此顽强,耐旱 、耐寒 、耐盐碱,抗风、 抗沙 、抗祸殃。根深十米汲取营养,雨后三年枝发叶长。即使旱死二十余载,遇水又有新芽绽放,有谁能如此豪放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高擎生命的旗帜终年与漫漫黄沙对抗,甘愿在茫茫戈壁驻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物竞天择 天道有常,适者生存 弱者自强,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胡杨林展示出生命的瑰丽画卷,在寸草不生的戈壁尽头,胡杨林高挺着永不弯曲的脊梁。春风习习 甘霖普降悄然荡漾出一抹绿浪。秋风飒飒 胡雁高翔顿时灿烂成一片金黄。无论春秋与冬夏枝枝叶叶总昂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似柳非柳 似杨非杨,风刀霜剑改变了叶儿的形状,秋高气爽 寒霜初降,萧瑟中闪烁出耀眼的金光,一棵棵胡杨举起一把把火炬,把苍凉的边塞烘热照亮,潇洒地走过太久的寂寥,乐观地承受太多的凄凉,苦难的命运锤炼出铁打的性格,无悔的奉献焕发出铜铸的辉煌。生命的美丽应当这样欣赏,活着的乐趣应当这样歌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谁让清溪潺潺流淌,唤起昔日枝繁叶茂的梦想,是谁让甘露点点滋养,带来今朝枯木逢春的气象。面对水天一色的明镜,倒影中也显示出无畏的模样。天生万物在相生相克中消长,水生木长在相辅相成中共享。生态的和谐原本是这样美好感人,自然的恩赐有时也如此慷慨大方。愿生生息息不再为干旱忧伤,愿世世代代不再为生存惆怅,</p> <p class="ql-block">3200年的胡杨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孤寂往往注满着悲壮,悲壮往往孕育着辉煌,苍苍胡天,穹庐下莽莽大漠荒原上,胡杨林的生死奋战展示出震撼心魄的英勇形象。任狂风肆虐沙砾飞扬,任烈日炎炎旱魔逞强,摧不垮的群体不屈不挠灭不绝的部落愈挫愈刚。拼搏雕塑成生命的姿势意志,浇铸成坚固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面沙暴挺起金盾般的胸膛,扎根戈壁高耸钢铁般的肩膀,耗尽精力 坚守不放。如锚似虬的劲根紧抠地床宁折不弯 战死沙场,如矛似箭的遒枝刺破穹苍历史踉踉跄跄,疲惫地走过岁月蹒蹒跚跚无奈地流逝天地间留下无所畏惧的胡杨。气韵磅礴 浩浩皇皇大自然留下了自强不息的胡杨,风骨凛凛 铿铿锵锵。</p> <p class="ql-block">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狂风接着狂风,反反复复 把繁华演变成荒凉。沙浪推着沙浪重重叠叠 ,把胡杨埋没成沙岗苦也难忘 痛也难忘。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竞悲殇,多么想胡笳伴着牧歌吟唱胡杨林的悲壮豪爽。多么想诗情伴着画意赞叹胡杨林的英勇异常。情也难唱 景也难唱,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欲断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耐住寂寞 耐住清贫只需要 几滴雨露, 一片阳光守住家园 守住村庄。只期盼 山川碧绿 花卉芬芳,执著的追求 美好的向往。苦也荣光 乐也荣光,从来没有自我标榜。从来没有邀功请赏。当沙尘暴再次铺天盖地袭来,可曾想起殊死搏斗在前线的胡杨。禁不住仰天长歌一曲。胡杨礼赞昔也辉煌 今也辉煌!</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p><p class="ql-block">第五十四天</p><p class="ql-block">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西海一博斯腾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从轮台出发,临时动议想去看中国的西海,即博湖县后博斯腾湖。刀郎的西海情歌也许是指的这个湖。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大河口博斯腾湖景区服务中心,那里有一个很大环境很好的停车场,他们决定在此露营。进疆一个多月,对新疆饮食还是不习惯,他们便开车去附近村庄超市,补充了给养,超市老板给了他们地里现割的韭菜。他们回到驻地,百合做了东北人最喜欢的饭菜一韭菜盒子,他们美美的饱餐一顿。</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9日</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五天</p><p class="ql-block">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一若羌县</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p><p class="ql-block">西海一博斯腾</p><p class="ql-block">若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起开车去3公里外的湖区,游了大河口景区。中午离开景区到若羌县,即楼兰。但楼兰古城遗址封闭不开,他们只得去若羌县城。他们必去博物馆,从博物馆里来了解古国楼兰、了解若羌的历史与现实,参观后他们感觉的确涨知识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在若羌县一宾馆住宿,感受一下3800年前楼兰人生活的这块土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天他们将走出若羌,就离开了新疆,他们的一个多月的新疆之旅就结束了,他们明天就到了青海省,和新疆接壤的茫崖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若羌楼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羌即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若羌县,在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最南端,与青海接壤。总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再加个上海市。若羌如此辽阔,却人迹罕至。大约是戈壁与沙漠阻隔的缘故,若羌县成了新疆的天涯海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罗布泊有一个神秘的国度,就是兴盛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楼兰人,从哪里来?最后神秘消失,去了哪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楼兰古国始于2世纪,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楼兰古国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丝绸之路南北两条道路在此分道,因此楼兰是丝绸之路上商旅易货交易的中心,其兴盛繁华得之于丝绸之路的贸易,其衰败也源于丝绸之路改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楼兰是一小国,北有匈奴东有大汉,夹在两国之间,初,汉皇并不重视,弹丸之地,无足轻重,楼兰便依附匈奴,经常劫杀大汉商旅,汉武帝震怒出兵讨伐,兵临城下,楼兰王开城谢罪归附大汉。</p> <p class="ql-block">楼兰美女复原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楼兰人来自何处?是什么种族?1980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楼兰的古墓地中,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女尸的皮肤红褐色,依然有弹性,面部轮廓清晰,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下巴尖而翘,褐色的头发披肩,身上裹着羊皮,脚上穿翻皮毛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插着两枝雁翎。经鉴定这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尸,通过现代技术图像处理,是具有典型欧罗巴人特征的美女,又称“楼兰美女”。楼兰人属于吐火罗人,是欧罗巴人种分支中的白种,发源于乌拉尔山和南西伯利亚,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大汉称楼兰人为月氏。人类学家根据基因学和器物学,以及女干尸的面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楼兰人接近于古代阿富汗人,他们与高加索人共生,混有蒙古人种,也就是说,楼兰人是欧罗巴人的杂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楼兰古国神秘消失,说法有很多种,但树木的过度砍伐,植被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主要原因,那么楼兰人到底去了哪里?说法不一,有多种推测,但通过对父系染色体单倍体基因分析,有吐火罗人的基因,因此明星迪丽热巴、古力娜扎都是五官清晰,高鼻梁,深眼窝,这些明显吐火罗人特征,这可以和“楼兰美女”相对比。由此可以推断,楼兰人是被维族同化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四月,由穆舜英带领的新疆考古所楼兰考古队,在新疆罗布泊铁板河区域发现了两处罗布泊人的墓地,并对其中一处已开露的古墓进行了发掘。在其墓穴中发现一具女性干尸,身高152厘米、重量约10.1千克、全身用粗糙的毛布包裹,毛布上盖着羊皮,头戴毡帽。考古学家通过碳测定,发现楼兰美女生活在大约3800年前的青铜时代,主体是高加索人种。学者王炳华认为,楼兰美女的出土对研究青铜时代罗布泊地区荒原上土著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特点,人体营养状况,病理及死亡原因都是难得的科学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楼兰美女现存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楼兰博物馆,是馆藏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0日</p><p class="ql-block">第五十六天</p><p class="ql-block">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他们行程550公里,走出了若羌全境,也走出新疆。来到了青海省<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在几百公里茫茫大沙漠中找到了住宿地一茫崖市冷湖镇。这里有一个工会办的露营地,就在工会大楼院内,有休息室,有饮用冷热水,有公共卫浴,条件很好,他们在这个露营地,感觉快乐和舒适,也感受到青海的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新疆一大西北自驾游记</p><p class="ql-block">第四部:走进新疆(九)</p><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唐继远</p><p class="ql-block">摄影录相/百合/书生仗剑</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编辑合成/唐继远</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5年7月22日</p><p class="ql-block">发布地点:</p><p class="ql-block">青海省青海湖二郎剑景区</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