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春华秋实</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011075</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自拍</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儿时的我在乡村外婆家度过一段快乐时光。外婆家在舒城杭埠,濒临丰乐河,与肥西丰乐一河之隔。那里河汊纵横,四通八达,站在外婆家门前,便可远眺几条弯弯的小河。小河两岸河草青青,芦苇依依,河里生长的莲藕、菱角、鸡头米等水生植物,还有鱼虾、河蚌、螺丝等。</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儿时与小伙伴们乐于到河边玩水,除了下河洗澡外,还跟着哥哥学会采摘和捕获河里的各种食材,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河里扳虾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不少乐趣。小河河水清澈,水草丰茂,滋生不少河虾。有一种大青虾长条状,全身呈青色,壳子软,我们又称它为“大刮爪”,属于优等河虾。还有一种码头虾呈黑色,壳子硬,俗称“藻虾”,但我印象不深。最多的还是赤身雪白透明的虾子,块头不大,称为“白米虾“,吃起来有的连壳子都不要吐。</p> <p class="ql-block"> 扳虾子又称推虾子,是丰乐三河周边农村的传统捕虾方式,通过自制的捕捞工具在夜间或清晨进行。</p><p class="ql-block"> 我哥长我四岁,在我儿时他比我早懂事不少,在我眼里感觉他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哥哥也是一位扳虾子好手,连虾网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的扳虾子技术也是外公手把手教会的。我见哥哥砍来几截树枝,用细麻绳捆绑于树枝接口处,再将一根长一点的毛竹绑在三角形网框正中间,当作手柄,虾网则是用家里废弃的旧蚊帐,再用针线将其缝在三根树枝上。捕虾的诱饵,一般用农用饼肥的与喂猪米糠拌到一起,饼肥是压炸油菜籽油剩下的残渣,散发出较浓的油香味,虾子喜欢这味道。有时的诱饵用煮熟的河蚌肉,取一小块用线订在网中间,贪吃的虾子嗅到味也会游来。</p><p class="ql-block"> 夜间气温低,虾子更容易捕获,但我外公从不让我们出去,主要是担心我们安全,天黑看不清,他害怕我们有意外。春夏的时候,河虾相对较多。清晨,天还麻麻亮,我和哥哥就扛着虾网,带着诱饵,提着竹笼(装虾子用),踏着田野晨雾,踩在窄窄的田埂来到河边。找到合适的地方在网里放上诱饵,慢慢向河水里放下虾网,等待虾子游进网里,三五分钟后开始慢慢收网,查看收获。有时捕上来的河鲜除少量的河虾外,还夹杂有参条、麻姑龙子,有时也碰到小河蟹,还有夹带的河泥。最让我们开心的是,哥哥收网上来放到河岸上,翻开网看到网底活蹦乱跳虾子。这时候我就连忙将虾子抓住,放到进竹笼,像是放迟了它们就会逃掉似的,也顾不上虾尖刺手。</p> <p class="ql-block"> 十网打鱼九网空。扳虾子也是如此,哥哥带我扳虾子,用的是推网不能伸到河中间,只在河岸边推捕,收获有限。但哥哥不灰心,一次次下网捞起,网里空空,于是再推,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遇到运气好时,一早上如能搬上个半斤到斤把的虾子,那就是很值得吹牛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我们将竹笼里的“战利品”交给外婆安排打理。外婆将虾子头及头上虾屎摘去,洗净后把大点的虾子配上青椒、韭菜等配料进行清炒。虾子不多时就做虾汤,有时汤里再打个鸡蛋味道就好。而白米小虾子一般和着五香渣面来渣着吃,也就是虾糊。有时也将不大不小的虾子放水清煮,熟后虾身赤红诱人,放点盐做成盐水虾,淡淡的咸味,吃起来清爽可口。只要有虾子好菜,真可以多吃两碗饭了。</p> <p class="ql-block"> 我儿时处于生活困难年代,平时肉腥味很少见,在家人的呵护下,在物质匮乏时也能有幸品尝到河中美鲜。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龙虾、对虾、基围虾、罗氏虾等各种美味虾子摆上我们的餐桌,可我还是对河虾怀有着特殊的情结,有时间赶早到菜市场买河虾,回来后或是蒸虾糊,或是清炒,在舌尖上回味着儿时的味道,追忆着过去与家人在一起的艰苦而幸福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