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珠江西江流经肇庆市鼎湖区,经过羚羊山和烂柯山时形成羚羊峡,“羚峡归帆”成为肇庆八景之一。羚羊山位于羚羊峡西侧,因神羊与妖搏斗,获胜后化成石坐镇山上而得名。羚羊山主峰为龙门顶,海拔615米。</p> <p class="ql-block"> 羚羊峡徒步常见有两条线路。西江边的羚羊峡古栈道爬升较少,可亲临不少景点,途中还有若干补给,综合难度一颗星。羚羊山穿越从羚山涌入口出发,先后翻越大坑顶、龙门顶、围心顶、阿婆顶四座大山和十多个小山头,于黄村结束,整体爬升较大,多数时间没有遮挡(巨晒),沿途没有补给,综合难度三颗星,也是我们本次的线路。</p> <p class="ql-block"> 在不起眼的野路登山口起步,马上就是急升坡。更为糟糕的是台风来临前又闷又热,山坡毫无遮挡,一边艰难爬升,一边狂顶暴晒,贡嘎挑战赛的标语“开局即炼狱”用在此时此地好像也并不违和。后队有小伙伴扛不住了,直接下撤去看电影,真香!羡慕一秒钟后,还得坚定信心往上爬,毕竟我们有四字真言“来都来了”。</p> <p class="ql-block"> 队伍很快便自然分成前中后队。我们前队每到达一个相对平坦且有遮阴的地方总会停下歇息片刻。好几次中队四人赶上时,马上就吹来清凉的阵风,我们一度怀疑他们之中暗藏“风神”。</p> <p class="ql-block"> 接近大坑顶的地方,有一段山壁巨石凸出,周边光秃秃的几乎没有遮挡,是整个行程中最好的观景和打卡点,没有之一。我们不断换人、换姿势、换手机、换机位,拍得热火朝天。装杯石就是那块,而机位选择位于后方的巨石上是最好的。我复刻一下清远南峡的标志性动作~</p> <p class="ql-block"> 如果拍景,直接站在装杯石上,可见西江如龙横卧,江上船舶络绎不绝,对面的烂柯山青山连绵,下游城市繁荣昌盛,无论往哪个方向拍都是极好的。</p> <p class="ql-block"> 往前几步就是大坑顶。山顶毫无遮挡,烈日烘烤之下无心恋战,赶紧朝着远方的大山奔赴。</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近,走起来远,尤其是如今像火炉般的羚羊山。沿山脊线行进,我们发现通常上坡是没有风的,在某些山顶或下山地段才一个劲地吹来强风,真是苦要苦得彻底,苦尽方能甘来。登上龙门顶已是一个小时后。</p> <p class="ql-block"> 龙门顶面积颇大,遮阴和露天的地方各占一半。遮阴处伴有凉风,坐下休息直呼爽快。露天处靠近江边,无论观景还是拍照都亮度十足。如此人性化的配置真乃平生仅见。山顶有两面国旗,但旗杆都是巨长,扛长旗算是头一遭。负责摄影的队友要往后退才能拍出旗帜全貌,但退的时候要注意脚下,小心土坑。</p> <p class="ql-block"> 围心顶距离龙门顶比较远,我们一路翻越多个小山头,结果那座大山还屹立在远方。我在途中明显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性减弱以及肚子饿,于是吃了些盐丸和能量胶调节。水量需要控制,中后队明显缺水,我在行程超2/3时还有一升水,应当勉强够用。</p> <p class="ql-block"> 登上围心顶却没有带来多大喜悦,毕竟我们已被虐得体无完肤。快速翻越后便来到关键路口,往左是从山腰绕过阿婆顶,往右是下撤走栈道,只有往右一丢丢,随后钻入草丛中才会出现翻越阿婆顶的路,仿佛隐蔽的关卡。幸好队中有老驴,否则就与全程穿越失之交臂。</p> <p class="ql-block"> 翻过前面近二十座大小山头,阿婆顶就显得“平易近人”。登顶后一路下山,山坡较陡,撑杖已刹不住,唯有“之”字型拉树快步遛弯。垂直投影接近羚山炮台的位置可俯瞰西江上游壮阔的江面,看来千帆竞渡也未尝不可。</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下山,眼前枯叶满地,原以为走错,实际上只是人迹罕至罢了。山腰横切时相对靠近江面,可以眺望对岸的紫云谷。谷中水潭皆为清澈的玻璃水,对于又热又暴汗的我们来说尤为渴望,可惜水潭没有开在我们这边。</p> <p class="ql-block"> 最后转入景区台阶路,从游客服务中心的楼梯口离开。去到黄村,洗个凉水澡,干一罐冰啤,喝两瓶冷水,吃一根冰棍,再吹吹江风,才叫一个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