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之波——之一

明天

<p class="ql-block">  很早,我就观看了罗马尼亚电影《 多瑙河之波 》。从此,就知道了在遥远的某地区,还存在这样一条河——那时我还很小,电影剧情有些模糊了,只知道河上面布滿了水雷——恐怖的多瑙河,就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 布达佩斯日落时间较晚,比北京要晚一个小时。喜欢拍晚霞日出的朋友,一定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欢这里——布达佩斯!这里色彩就像是一个特别热情的陪酒主人,不把你弄醉不会放你走!</span></p> <p class="ql-block">2、布达佩斯骑自行车者较多,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布达佩斯人除了认为自行车是交通工具以外,还赋予了自行车新的功能——锻炼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3、我自己认为,这幅图片太滿、太堵!可是,眼前这么多的美好的元素,一个都舍不得丢!</p> <p class="ql-block">4、我不喜欢进教堂拍摄,因为教堂内的光线实在是太暗(据说是为了保护画像和雕塑)。其实,教堂外形式美,更能吸引到拍摄者!</p> <p class="ql-block">5、渔夫堡的游人不见得比鸽子多,并且它们不害怕人。我特别喜欢鸽子这个小精灵,它们往往毫无不讲道理地往我的镜头里"闯",让我拍摄的画面顿时活泛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6、看到塞切尼链桥上狮子雕像,其呼之欲出的威猛,让我顿时感动,这让我马上想到了被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感人的雕像”——瑞士雇佣军被刺成重伤的狮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7、塞切尼链桥虽然建成很久,但我仍不怀疑其钢结构上的铆钉是真实的!</p> <p class="ql-block">8、塞切尼链桥上的狮子雕像无疑是该幅图片的主题,但其亮黄色的背景建筑抢夺了主题视线。无奈,我没有时间等光线挪动位置了!</p> <p class="ql-block">  9、漁夫堡观景台,海拔高度约167 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塞切尼链桥到漁夫堡观景台,</span>坡长直线距离约600 米,该上坡区域被描述为"岩石陡峭的山"。为了在日出"五点零八分"之前赶到,我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并还能听到胸腔肺部急促的啸叫声,最后用了约十五分时赶到(仍然迟到了两分钟)。</p><p class="ql-block"> 我的主任医师知道此事后,一定会是批评我了!</p> <p class="ql-block">10、还没有到达观景台,频临漁夫堡的山坡上,贴耳处的树叶缝中,露出了羞羞答答地一片胭脂红——我忍不住了,慌慌忙忙掏出手机抢先拍摄的一张。好在太阳公公刚露出了钩状的小月芽,周边天空还是难得一见的玄色!</p> <p class="ql-block">11、斯洛伐克境内的船闸——出闸。</p><p class="ql-block"> 发现一种现象——多瑙河上客轮多,货轮少(这和长江航运正好相反)。还没有来得询问河轮上的工作人员,据说是多瑙河河道不宽且吃水浅。另外还有市场需求成本问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瑙河的晨曦和黄昏很多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两天功夫,</span>我们便成了好朋友。从此,不管是早晨,还是晚餐后,它们都要提前来敲我的房间门,约我一同上河轮甲板——甲板上早就有服务员等待我们,并引导我端坐于帆布躺椅,送上一杯热乎乎的H0T红茶……。</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晨曦和黄昏爽约了——因为那一天不巧下起了毛毛细雨。</p><p class="ql-block"> 美篇做完,在决定选用什么背景音乐时,我当然不加思索地想起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因为,此曲贴题、应景。此时、此刻、此氛围,符合我对多瑙河两岸风光的无限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