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行(一)一一溪口

符里鸿

<p class="ql-block">  ‌宣州溪口镇,位于宣州区最南端,像一把楔子,尖尖的楔入宁国市与泾县的结合部,古属东吴。‌其母亲河——华阳河穿镇而过,是水阳江的主要源头之一。境内山峦叠翠,峰高林深,峡谷回旋,溪流涓涓,风景迤逦,最高峰一峰尖海拔1095.3米。清溪、石滩、古树、幽林、峭壁、浅湾…,伴着华阳河静静的流淌;山歌、犬吠、炊烟、小桥、山寺、人家…,诉说着古镇悠久的故事。九曲十八湾、白云洞、觉海禅寺是其著名景点,高峰云雾茶、香菇、笋尖是其重要特产,四和村所产的石头纹路精美,闻名遐迩。古镇生态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宣笔的生产地,皖南川藏线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溪口古镇与我有缘。我的老家在水阳江边,幼时常听奶奶说,上游华阳山里发蛟,下游我们家乡就要遭水灾。一九五四年,长江流域发生超大洪水,我老家家园全毁,无立足之地。爷爷、奶奶带着全家来到华阳河下游的黄渡,在朋友家避难。那里群山连绵,山梁座座,有一、二、三、四、五道梁子之称。奶奶带着大姑打猪草,我的父亲那时14岁,在三道梁子山上放牛,经常望着五道梁子山顶上的云彩,看天是否会下雨。因为那里的人说,五道墚子是神山,山顶上朝有彩云不远行,午有云彩雨淋淋,晚有霞光走千里,非常灵验。可惜后来开山炸石,破坏了山体,之后就既看不到彩云,更不能预报雨晴了。直到现在,老百姓仍然愤愤不平,说是炸了山,伤了神,毁了龙脉。山神不再保佑,后人也难有大作为(此为来溪口的几位黄渡、新田的老板所说)。</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的老家东门渡(原属宣州,称符里古镇,号十里长街,水陆交通。今属芜湖湾沚区),有北宋时期的七层宝塔——万佛塔、万佛寺,破四旧时被本地人炸毁,现已无一砖一瓦。此后,古镇水灾不断,人口外流,逐渐凋零,失去生机,今已不为众人知。这是否也是毁了龙脉、断了传承所致呢?我们国家又有多少地方毁了自己的龙脉呢?</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整治水患,政府组织老家农民到溪口华阳河扒河疏浚。那时,我的大姨夫在溪口公社工作,我常来这里。在河塔里捉小螃蟹、高峰山上捡木柴、公社大院里玩从山上用毛竹接下来的山泉水、吃家乡没有的玉米棒,听着大人们讲华阳、高峰等等地方的故事。所以这里留下了我很多的童年记忆。之后大姨夫一家离开溪口后,我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p><p class="ql-block"> 三月八日,首站华阳社区(原华阳乡),游白云洞、觉海褝寺,再过天竺村,穿皖南川藏线到十八湾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华阳群山</p> <p class="ql-block">华阳上海丝金希望小学,已废弃</p> <p class="ql-block">白云洞,与水东龙泉洞齐名,洞内石笋林立、钟乳石、石柱、石幔等千奇百怪、姿态各异。目前已关闭</p> 觉海禅寺 华阳河源头 十八湾大峡谷,三八节门票减半 塔泉云雾茶园 吕辉,原名严晖,江苏扬州人。1938年春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后到新四军第三支队某部任连队文化教员。“皖南事变”中吕辉被捕,在解往上饶集中营途中逃脱,1943年7月,吕辉奉命率4名武工队员来泾县、旌德、宁国、宣城四县边区,开辟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吕辉奉命率部就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47年10月任中共泾旌宁宣县委副书记。次年2月17日,在旌德、宁国交界处蜡烛山与国民党宁国县自卫队遭遇,不幸英勇牺牲。 革命不易 我来了 吕辉小道上端,过去就是塔泉,今属吕辉村 <p class="ql-block">以宣城著名烈士名字命名的村</p> 鳄鱼石 <p class="ql-block">旧冬已去,新芽初生</p> 溪口老大桥,已弃用,后面是新桥 华阳河谷 找不回童年的记忆 网红打卡点鱼鳞坝 与童年戏水的河塔合个影 <p class="ql-block">五月十八日,陪父亲重回溪口,寻找记忆</p> 山上的大峭壁,犹有记忆 <p class="ql-block">最后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地道的山货菜</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四合石</p> <p class="ql-block">老街偶遇亲戚,勾起多少往事</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老布庄</p> <p class="ql-block">写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