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枪虽已入库,军魂永在胸膛》——记原40军120师360团一机炮连、一机连部分老兵“八一”聚会

周志明

<p class="ql-block">  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纪念日前夕,原沈阳军区40军120师360团一机炮连、一机连的老战友们,怀揣着对军旗的赤诚、对战友的思念,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尔滨</span>共庆“八一”建军节,深情缅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军旅芳华。</p> <p class="ql-block">  岁月染白了双鬓,却无法冲淡血脉相连的战友深情。眼前的老兵们,年龄跨度不小,最年长者已届76岁高龄,最年轻的也步入63岁;军旅生涯长短各异,长的近三十载春秋,短的亦有三年磨砺。然而,我们拥有两个最鲜明、最珍贵的共同烙印:一是都曾在那个光荣的一机炮连、一机连,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在火热的熔炉里并肩战斗;二是无论时光流转多少年,对老连队的眷恋始终炽热,对那段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军旅生涯,珍视如生命中最璀璨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  老连长岳春余在哈尔滨著名的酒店《厨掌柜》、老战友付彥东在自己的绿色庄园,设盛宴招待各位战友。宴席上,酒杯轻碰,情谊激荡。老战友们心潮澎湃,满怀感恩。他们深情回顾人民军队这座大熔炉的锤炼与塑造:是部队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铸就了他们忠于党、热爱祖国、不畏艰难、严守纪律、甘于奉献的钢铁意志与优良作风。这份深入骨髓的军人品格,成为他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即便脱下军装,回归平凡生活,他们依然能从容应对人生风雨,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延续着军队的优良传统,保持着积极昂扬的生活姿态。</p> <p class="ql-block">  推杯换盏间,记忆的闸门轰然开启,往昔峥嵘岁月如潮水般涌来,桩桩件件,鲜活如昨:</p><p class="ql-block"> 难忘沙场练兵场上的挥汗如雨!为了练就过硬杀敌本领,我们苦练军事技术,腿上磨出血泡,脚底打起厚茧,累得气喘吁吁、食不下咽,却从未听过一声叫苦。那份坚韧,是青春最硬的勋章。</p><p class="ql-block"> 难忘内蒙古国防施工的生死考验!打山洞、抡大锤、点炮眼,肩扛水泥沙子上高山,风餐露宿在荒郊野外。危险时刻相伴,曾有亲爱的战友在身边壮烈牺性,但没有人退缩半步。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国防工事和坑道,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 难忘严寒刺骨的海边岁月!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中围海筑坝,修建虾场。冰碴割面,寒风如刀,我们却在苦中寻乐,喊着号子争创一流。那份乐观与豪情,融化了坚冰。</p><p class="ql-block"> 更难忘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无论是辽西铁路的整修工地,还是国有大厂的基建现场,或是农村春耕抗旱、秋收抢收的突击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奋战的足迹和无私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严肃的军营也流淌着青春活泼的溪流。席间,大家也忍俊不禁地聊起那些“糗事”趣闻:同乡战友醉酒后的憨态、站岗误点时的紧张、打靶“走火”的虚惊……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记忆碎片,瞬间拉近了时光的距离,引来满桌会心大笑和强烈共鸣,仿佛那些青涩的身影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当年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们如今已华发丛生。然而,岁月能改变容颜,却丝毫未能消减我们心中那份对军队、对国防的深沉热爱与关注。谈及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老兵们无不神情肃穆,慷慨激昂。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席间升腾,那便是镌刻在骨子里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只要祖国一声令下,这些白发老兵定将毫不犹豫地再次扛起钢枪,重返沙场,为捍卫家国安宁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  这场聚会,是一次深情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昭示着:军装虽已珍藏,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早已融入血脉;钢枪虽已入库,那忠诚于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军魂,永远在胸膛中炽热跳动,永不褪色,永放光芒。这,正是人民军队代代相传、历久弥坚的宝贵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