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是什么诗和远方,也不是什么灵魂密钥。</p><p class="ql-block">人长两只脚,原就是为了走路;</p><p class="ql-block">生一双眼,本就是用来看物;</p><p class="ql-block">配一对耳,自然是用来听声。</p><p class="ql-block">行走就是行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听风是风,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列车翻越闽赣山陵、越过江汉平原、穿过鄂西山洞,一路向西。在车上的11个小时多,我在车上思索关于行走以至于人生的意义,山是山,水是水,风是风,换一个地方多一次经历、多一回体验而已。</p> <p class="ql-block">关于恩施,我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因为我不像绝大多数人那样习惯于行前做攻略,我喜欢置身于实地,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我们一群人行走于恩施大峡谷,行走在七星寨与地缝中。群峰如剑,拔地而起,岩壁陡峭如削,石柱林立,绝壁间的悬空栈道蜿蜒如龙,脚下是万丈深渊,行走其上,仿佛踏云而行。地缝两壁高逾百米,近乎垂直闭合,谷底巨石嶙峋,谷中清溪时而湍急撞出雪白浪花;时而汇成翡翠色的深潭,澄澈见底,倒映着岩壁上的蕨类与藤蔓。从早上八九点钟,到黄昏7点多,一群人行走在这山水长卷中,感受自然的伟力,更觉人之渺小。</p> <p class="ql-block">晚间几杯浊酒消乏 ,微醉中忆起“一炷香”下亘古寻药人之艰辛,地缝水声在梦中轰鸣……</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大庙村山坳里那座古桥走过多少人,桥下流水淌了多少年?没有人会知道,从东南的山区到毗邻西南的山地行走,会有什么特别的滋味?山一样的陡峭,阳光一样的火热,甚至连知了都一样的喧嚣。只是脚下踏着恩施的土地,头顶恩施的蓝天,身旁绚丽的野百合、草地上悠闲觅食的奶牛,还有途中那人家屋檐下的玉米和招待客人的土豆和豆荚,都与这片土地一样富有硒味而别有风味了!</p> <p class="ql-block">恩施的山水,总在险绝处藏着秘境,玄鹿地缝便是这样如此——地缝如大地裂开的伤口,两侧崖壁高耸,几乎遮天蔽日,仅余一线微光渗入。石阶湿滑,青苔暗生,水流在脚下低语,时而滴落成珠,时而汇成细流,在岩壁上刻出蜿蜒的纹路。一道瀑布突然从穹顶豁口倒灌下来,轰响在密闭空间里撞出金属般的回音,水底沉着几枚浑圆的卵石,表面布满螺旋状花纹,像是被水流旋转着雕刻了千年,有风掠过时,潭面泛起细密的皱纹,倒映的岩壁顿时碎成万片孔雀蓝的琉璃,形成神奇的“鹿饮潭” 。地缝内到处水沫沾飞溅,竟带着淡淡的硫磺味……</p> <p class="ql-block">鹿院坪是被群山环抱的隐世桃源,四壁绝壁合围,仅靠陡峭的“天梯”与外界相连,沿着天梯而上,栈道如骨节,一节节嵌进绝壁的筋肉里。在栈道上远看, 整座坪坝在脚下摊开,远处群峰环绕, 风从谷底卷上来,带着远古的气息,勾起多少对历史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途行只是一次经历,但每一次每一时都不雷同。</p> <p class="ql-block">7月19日上午,三进“龙门洞”, 初进龙门水声先于黑暗抵达耳膜,手电筒的光柱切开雾气,照亮石壁上层层叠叠的水纹——那是古清江涨落的年轮,每一道褶皱里都锁着远古的呜咽,摸黑踏着泥泞前行,仿佛行走在往世来生;再进龙门,穹顶豁开天窗,一柱日光斜劈而下,岩壁上凝结的方解石花,在光影中舒展瓣膜,恍若地心绽放的冰荷,风乍起,携着锈蚀的金属味。三进龙门,石瀑凝固成雪崩之势,钙化沉积物如巨象垂鼻,潭水幽幽,如世外仙人的眼光穿透思索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19日下午, 石不语,水无痕,唯岁月在古河道留下刻骨的印记。那些被江水抛弃的巨石,静卧如沉睡的兽群,青灰色的背脊上爬满暗绿的苔衣。河床的褶皱里藏着时间的密码。手指抚过那些被水流雕琢的凹槽,能感受到远古洪流暴烈的脉搏。有些石窝圆润如碗,积着昨夜未干的雨水;有些则嶙峋似齿,锋利的边缘仍保持着与激流搏斗时的姿态。石缝间一簇簇的薰衣草开得正艳,千万株薰衣草在喷薄而出,每一株都举着数十支紫焰,惹得多少行者迷恋其中,让人忘了时间,远古的气息和现代的灵动都在这方世界里充盈。</p> <p class="ql-block">后来,忽地一阵骤雨袭来,让我记住那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孩。不知道多年以后,他自己是否还会记得在雨中、在泥泞里、在陡坡上的顽强的步伐是多么的美丽,是曾经是这样的让我欣赏。</p> <p class="ql-block">经过3天,10万多步坚持之后,21日,我们放弃了驴者的倔强和坚持。上午,以最轻松的状态乘船游廊清江画廊。清江之水不是水,整个清江就是一块碧绿的玛瑙,清江之水不是流,是在漾,漾起千万旅人心中的诗行。船行在画廊中,划出的一道道绿色涟漪,两岸峰林从江面拔地而起,水中鱼群穿梭如银箭……下午,探秘梭布垭石林。石林中,亿万根石笋如上古神祇布下的迷阵,千奇百态,形态万千,你可以用无限的时间去剖析、去破解、去欣赏这已经凝固四亿年石浪,也可以一视而过。犹如人生的滋味,细分千千万万种,终极只有开心与不开心而已,细细品之,定会多些感受,豁朗待之,总会增加笑意。</p> <p class="ql-block">山是山,水是水,风是风,徒行多一次经历、多一回体验而已。</p><p class="ql-block">脚还能行,眼尚能看,耳仍会听,就且让我们继续相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