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老宅。康熙帝曾两次住宿此处。</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也是为抵御流寇侵扰而建,楼内储备有大量粮食,并有暗道通往城外。 </p> <p class="ql-block">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等。</p> <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3.6万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城墙平均高度达12米,周长近千米,7座城门巍然耸立,宛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南书院:创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皇城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风格多样: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p> <p class="ql-block">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 </p> <p class="ql-block">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陈氏家族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8年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皇城相府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摄于山西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