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晒背是“天然艾灸”,错过等一年!中医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脉”</p> <p class="ql-block">7月22日,大暑如期而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夏日的尾声,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今年,我国多地高温天数刷新历史同期纪录。7月20日,“三伏天”正式开启,为期30天,直至8月18日“出伏”。在这阳气最盛的时节,顺应自然、调养身体,正是养生的关键时刻。</p> <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三伏天”是祛湿驱寒的黄金期。夏季虽热,但人体代谢加快、出汗增多,若频繁吹空调、贪食冷饮,反而易受风寒侵袭,导致湿气内蕴。因此,此时节尤其需要注重祛湿养阳,调和体内阴阳平衡。</p> <p class="ql-block">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疗法,以温火通经活络、健脾祛湿,历来备受推崇。近年来,一种“天然艾灸”悄然兴起——晒背。它无需点燃艾草,仅凭阳光的温热之力,便可达到温阳祛湿之效,被誉为“免费的天灸”,顺应自然,简便易行。</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家指出,三伏天乃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此时晒背,可借天时之力温补阳气、驱散寒湿。背部属阳,督脉与膀胱经贯穿其中,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武侠小说中常提及的“打通任督二脉”,在中医看来,正是通过温养督脉,使阳气贯通,气血运行更畅,从而增强体质、抵御疾病。</p> <p class="ql-block">然而,晒背虽好,却非人人皆宜。专家提醒,晒背更适合寒湿体质者,如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易感风寒、体型偏胖者,以及患有风湿痹痛、哮喘、鼻炎、轻度维生素D缺乏或亚健康状态者。而阳盛体质者,体内本就阳气旺盛,晒背后易生内热,反而伤身。此外,阴虚内热、易长痘者,晒背也可能加重症状。</p>
<p class="ql-block">以下人群应慎晒或避免晒背:紫外线过敏者、红斑狼疮及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孕妇、婴幼儿皮肤娇嫩易晒伤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应谨慎尝试,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p>
<p class="ql-block">晒背虽为自然疗法,但亦需科学操作。专家建议选择清晨八九点阳光温和时段,避免正午暴晒。初次晒背可从10至20分钟开始,逐步适应后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晒背时应裸露背部,使阳光直接接触皮肤,隔着衣物或玻璃将影响效果。晒至微微出汗即可,出汗过多应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p>
<p class="ql-block">晒背后也需注意调养。避免立即进入空调房,以防寒气乘虚而入,阻碍湿邪排出。建议晒背30分钟后再洗澡,且避免使用冷水,以防血管骤缩引发不适。适度晒背,顺应天时,才能真正达到温阳祛湿、强身健体之效,错过三伏,再等一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