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长河中,每一次的学习与探索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督导促提升 规范筑发展</b></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的培训在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蔡蔚文老师的专题讲座《督导视域下幼儿园保育教育管理》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在落实过程中,一线教师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蔡老师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以典型案例剖析诠释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要领。</p> <p class="ql-block"> 林婷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蔡老师的讲座以《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为纲、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丰富的教育案例,把抽象督导指标转译为可操作的班级管理动作并以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让园长和骨干教师带着标准回园即能落地自评、即知即改,实现以督提质、以管促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基儿童视角 思游戏场景</b></p> <p class="ql-block"> 德化县实验幼儿园园长林莹老师《基于自主游戏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与利用》讲座,以“儿童视角—游戏需求—空间响应”为主线,先呈现幼儿在既有户外场地中的真实游戏困境,再引入“可变性、挑战性、归属感”,把传统“功能分区”升级为“游戏情境系统”。</p> <p class="ql-block"> 林莹老师关于“陶然”育人课程背景下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与资源利用”的分享中,以“陶艺”为媒,以“自然”为介,让户外场地成为孩子的“成长乐园”,为我们揭开了一场充满本土韵味与教育智慧的空间革新。让户外场地不止是游戏场,更是承载文化、滋养成长的“活教材”。从陶瓷艺术走向陶然育人、从陶瓷艺术的匠心传承迈向陶然育人的生命滋养。</p> <p class="ql-block"> 专家现场分享园所户外自主游戏场地的规划与设计,以“陶然”自主游戏为核心,让幼儿在自然与文化的浸润中“悠然成长”。所呈现的户外场地规划中处处能感受到“陶然”的巧思,没有生硬的设施堆砌,而是让自然与游戏需求巧妙融合。这场分享让我们看到:户外场地不仅是游戏的空间,更是滋养幼儿天性的“成长沃土”。</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自主游戏案例分享中,让教师们明白:场地用丰富的材料和灵动的设计为游戏“赋能”,而孩子在游戏中的创意、探索与发现,让场地变得更有温度、更具生命力,正是这样的双向互动,完美诠释了“陶然”自主游戏的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 第六组代表林虹老师做总结发言:林老师的讲座以“自主游戏”为轴,拆解户外场地痛点,以“可变性、挑战性、归属感”三维指标重构空间价值。自主游戏不是“放任”,而是“共创+共管”;户外场地不是“背景”,而是“第三位老师”。培训打通“理念—方法—工具”闭环,让场地从静态景观变为可对话、可生长的第三位老师,为园本化改造提供即刻落地、持续进阶的操作模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