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救的永远没有死去的快,文旅从增量市场已经转向存量市场。从2019年文旅投资规模的2.5万亿,到2024年的2500亿,仅仅五年的时间文旅的投资金额下降了90%,这是一个割裂的时代。</p><p class="ql-block">疫情三年,国内旅游业遭受重创。众多文旅项目停工,景区经营举步维艰,但是我还是要说疫情不是遮羞布,是疫情造成了文旅项目经营不良,还是说疫情只是暴露了更多的软肋?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病毒攻击的,不也正是你身体免疫能力最弱的环节吗?我们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存量资产?</p><p class="ql-block">90%的文旅项目都能做成,但是90%的文旅项目都没有做成功,而我们要的不是把项目做成,而是做成功!</p><p class="ql-block">笔者归根结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八点。一. 规划先行而是不是运营前置,大部分的文旅项目都是做拼盘,或者说换个项目名称在很多城市一样可以用。</p><p class="ql-block">二. 资方定义旅游而不是旅游者定义旅游。大部分资方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文旅项目的定位,我有什么卖什么,而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做什么。</p><p class="ql-block">三. 地产主导下的文旅,用地产的思维做文旅极少有成功的案例,但是用文旅的思维主导地产却很容易出圈,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基因决定结果,外科医生去干了内科的事。</p><p class="ql-block">四. 追求短期效应,而不是耐心资本。爆红不难,长红很难,开业既是最高点,成为难以逾越的定律,只做面子上的事,不做里子里的事背后折射的是资方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p><p class="ql-block">五. 没有专业的全链条专业运营团队,文旅的门槛很低,感觉一看就懂,文旅的链条很长,一干就死。</p><p class="ql-block">六. 画大饼的很多,敢于对赌的很少。所谓的0+EPC不是为了0而是为了赚前端的费用和工程利润,最终所谓运营成了一块遮羞布。</p><p class="ql-block">七. 重建设,轻运营。圈内普遍认同的是文旅的回收周期在10--15年,但是工程建设已经把95%以上的预算用掉了,造成后期没有运营资金,资方以为形成固定资产投资是安全,结果一大半的文旅资产反而成为了烂尾工程。</p><p class="ql-block">八. 只讲以文塑旅,不讲以旅彰文。为了做文化而做文化,而不是去做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先旅后文在产,找切口,聚流量,文化赋能,产业为重,才能让文化走的更远,更强大。</p><p class="ql-block">文旅是典型的非标型产业,现在这个世界里,你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基因相同的文旅项目,即便是有相同的基因你也不能忽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你赢,是因为你有足够的实战经验,用多变性去应对不可确定性。</p><p class="ql-block">2025是文旅重启的一年。从疫情期间盘活盐城的唐渎里,到现在的天津杨柳青,湖北赤壁,羊楼洞,团队在激活多个沉睡的文旅项目,其实盘活一个存量资产的难度远大于启动一个新的文旅项目,或者说大部分的文旅项目已经“无药可救”</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古镇提升前后对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