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赴滇参战四十一周年:回望的青春印记

朱梅野

<p class="ql-block">每当听到那《再见吧妈妈》的歌曲,就会勾起当年部队开拨战区的情景;唱起那《我爱老山兰》,更会深深地想着曾经挥洒青春汗水,卫国戍边在老山、八里河东山的一片热土;逢到七月的心潮涌动,那是不忘的一九八四年赴滇轮战;别样七月火红的青春印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984年7月13日晚,赴滇参战命令正式下达到连队,连队即刻集合人员,传达了具体的有关规定,要求在位的人员不得外出,不许寄信、不准发电报,以免走漏消息,并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14日连队作战斗动员,搞好“三分四定“,写好血书、决心书(上交),遗书(留存在连队的个人物资包中),同时遣返来部探亲家属,催促离队人员速归,并准备开拨的物资和干粮。到17日下午,团召开了“誓师大会",晚时来了一批兄弟部队的补充人员,分配下到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19日上午,随军辆离开了驻地山东郯城营房,前往江苏新沂瓦窑火车站集结,并将随行的物资设备,装载到闷罐军列。晚上5点在物资人员全部就位,军列开始了启动,沿陇海、宝成、成昆线开进。夜间到了军部所地的徐州站停下,接受军领导的接见,尔后立刻上车,继续在奔赴南疆的沿线铁路上行进。20日经河南省的商丘、开封、郑州(吃午饭)、洛阳(吃晚饭)、绳池、陕西的潼关,21日经华阴,华县、临潼、西安、咸阳、阳县(吃中饭)、宝鸡(吃晚饭)、22日经四川的广元(吃中饭)、德阳、成都(吃晚饭)、峨眉、23日到越西、白普雄、绵阳(吃中饭)、西熹德、西昌、德昌、渡口(吃晚饭)、云南的龙街、于24早晨7时到达了云南昆明,换乘军车向战区开进,晚上到汽车23团过夜,25日中午10时出发,晚上到开远营房过夜,26日早上5时出发,晚上到14军教导大队过夜,28日中午到达了文山县德厚,完成了随部赴滇的“842行动”。</p> <p class="ql-block">1983年冬季应征入伍,在36师107团服役的浙江青田籍兵者,有26人随部参加赴滇出征,他们为一营:一连的王正荣、陈耀敏,二连的尹建仁,三连的刘伯庄,炮连的麻国波;二营:四连林王武、林良标、林敏荣、孙建平、刘建光,五连的陈荣森、邱竹良、朱建军,六连的林一平、程贤信、尹建海;三营:营部的王正艺,七连的叶品昭、王志林,八连的陈勇、徐建荣,炮连的傅志雄;九连的徐永敏、程进洪;团直:通信连的朱梅野、特务连的蔣正鸿。</p> <p class="ql-block">还有同年应征入伍,在炮团服役的潘建亮、徐素、尹世雷、尹海涛、刘孝波、吴赛勤、单泽军、孙永夫、厉超民、陈金龙、陈继跃、金光平、杨征雄、邹延银、邹建峰、留宗晓等温溪与北山区的青田籍战士,那年他们在徐塘庄上军列,具体的情况介绍,只能留给他们亲历者回忆吧!。</p> <p class="ql-block">怀念五班副班长黄玉龙烈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