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珠峰有一个约会——徒步珠峰东坡嘎玛沟

sun三多

2019年3月,徒步ABC返程飞跃喜马拉雅山,根据攻略特意选座左侧窗口,只为一睹珠穆朗玛峰。飞行途中空姐介绍正在飞跃珠峰,拍了视频,但咱也分辩不出谁是珠峰。 2020年国庆,冈仁波齐转山,昏睡中被司机师傅巴桑唤醒:“快看,珠穆朗玛峰”!根据高德地图显示,距离珠峰直线距离还有72公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峰东坡四十三跑</h3><div><br></div><div>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体能训练搞起来。</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1:拉萨集合</font></b></h1><div><br></div> 2025年5月23日,怀揣着梦想与信念,奔现珠峰、奔现嘎玛沟! 24日抵达拉萨,打卡布达拉宫。<div>  宗角禄康公园的布达拉宫背影,如果湖面平静这里可是拍摄布宫倒影的绝佳位置。</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昭寺+八廓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Day2:拉萨→羊湖→卡若拉冰川→日喀则</b></font><b></b></h1><div><br></div> 齐装满员,整装出发。<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见羊湖</h3><div> 西藏天气多变,刚刚在山顶观景台还阴云密布,欲观羊湖全貌而不得。下得山来,又蓝天白云,羊湖垂手可得。</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国庆的羊卓雍措全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若拉冰川</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3:日喀则→拉孜→萨迦→定日</font></b></h1><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打卡G318</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4:优帕村→晓乌措(海拔4600)</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font color="#ed2308" style=""><b> </b> </font><font color="#333333">早起定日乘车抵达徒步起点优帕村。</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队定妆照</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迈出坚定的第一步</div> 没有往日徒步启程的斗志昂扬,有的只是调匀呼吸,控制节奏,与高反和平相处。<br> 之所以集合一天,中途两天,就是为了大家适应海拔,消除高反。 连续三段长距离爬升,好在没有陡峭的爬升。 4600米的海拔,植被已经非常稀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继续爬</h3> 天气变换不定,一会儿阴雨,一会儿放晴,再加上高反,情绪有点低落。终于抵达第一天的营地——晓乌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乌措营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队友们!开饭了</h3> 达瓦师傅的营地餐真是一级棒!这道腊猪蹄炖芸豆,鲜香软糯,回味无穷。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Day 5:晓乌措►晓乌拉垭口(4900米)►</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卓湘(4000米)</b></font></h1> 晓乌措营地是观看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的好地方,只是这个地方好天气的概率极低。<div>  多云天气,雪山果然隐匿在云层之后。阳光将晓乌拉垭口方向映射成金黄色。</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略上人家的马卡鲁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乌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发翻越晓乌拉垭口</h3> 现场可比照片陡峭许多。 回望晓乌措营地 刚刚在平台区喘了一口气,就踏上又一段爬升。晓乌拉垭口就在前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胜利在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乌拉垭口</h3> 翻越垭口,马上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剧烈下降,我在乱石中只能跳跃腾挪,体力消耗极大。 爬升的有多痛苦,下降的就有多酸爽。 马卡鲁峰(世界第五高峰,海拔8463,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玛峰24公里,马卡鲁峰是中国和尼泊尔的界山)的山尖突破云层在我们眼前一晃而过。本身我们就在海拔4000多米处,而马卡鲁峰巨大的山体仍需要我们仰视,如果没有云层阻隔,那将是何等壮观。 “之”字型的小径蜿蜒在陡峭的山坡上,以便减缓剧烈的下降。 回望来路,垭顶仿佛与天相接。<div>  下降途中,二、三十个徒步中国的队员结队超越我,伴随着他们凌乱的脚步声,喘气声、背包配饰的撞击声,仿佛洪水猛兽般从我身边掠过,惊的我躲在狭窄的转角处,满怀钦佩的目送他们远去。</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杜鹃</h3><div><br></div><div> 之所以选择五月底徒步珠峰东坡,也是综合考虑的,一则,此时正是高原杜鹃的花期,另一则,五月底是每年登顶珠峰的最佳时间窗口,心里算计天气晴好的概率大。</div> 5月25日,冈仁波齐转山的队友菱子自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珠峰,这是她继2023年珠峰南坡登顶后的第二次登顶,成为湖南南北双登第一人。 天老爷,终于下来了。 扎营山清水秀的卓湘营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惧高反,开心就要唱出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协作的藏族歌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协作的藏族歌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6:卓湘(4000米)►夏浓牧场(4200米)</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汤湘观景台(4200米)►热嘎</font></b></h1> 领队牦牛说:“在卓湘小河里可以拍到对面马卡鲁峰的倒影”。哎!日照金山可遇而不可得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卓湘营地</h3> 出发!领队通知大家,原定露营的汤湘营地因水源问题,不能扎营,决定继续前进直至热嘎营地。 背后的峡谷据说直通陈塘沟。 浓厚的白云随风飘荡,偶尔撕裂云层的蓝天里突然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山体——珠穆朗玛峰就这么突然而随意的跳入我的眼帘。内心五味杂陈,有激动、有久别的重逢、有理想的达成、有阴云遮掩景色的缺失。手持相机不停地抓拍,远景、拉近、横拍、竖拍,担心她随时会隐匿在云层之后。<div>  珠穆朗玛峰(英语:Mount Qomolangma;Mount Everest,藏语:ཇོ་མོ་གླང་མ་,尼泊尔语:सगरमाथा)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为“大地之母”。</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洛子峰+珠穆朗玛峰</h3><div> 左侧白色的小山尖就是洛子峰,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是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南面的山峰",就因为它地处珠穆朗玛峰以南3公里处,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山坳,即通常所说的"南坳"。</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措朗湖</h3><div> 拍照珠峰严重拖延了行程,下降至措朗湖,前行的队友已经等待我们良久,他们对于错失珠峰都顿足垂首。</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洛子峰+珠峰</h3><div> 再次爬升,洛子峰、珠峰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运物资的神兽——牦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杜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目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瞰嘎玛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薄云遮面的珠穆朗卓峰</h3><div> 珠穆朗卓峰,世界第24高峰,海拔7804米,主峰通过7250米的山坳连接7540米的卫峰,卫峰再经过7000米的山坳连着7200米的北峰。珠穆朗卓峰又被称为“神鸟峰”,从东北面看极像一直展翅翱翔的雄鹰。</div><div> 珠穆朗玛峰和珠穆朗卓峰在藏语中都有“女神”的意思,两座山峰的名称组合起来为“卓玛”,在藏语中意为美女。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瞰嘎玛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7:热嘎►巴当►俄嘎</font></b></h1> 原计划早起走回头路,经过一个巨大的爬升至观景平台,观赏、拍照珠峰、洛子峰、马卡鲁、珠穆郎卓、托拉岗波切等一系列雪山。但一夜细雨,地处山谷的热嘎营地云雾缭绕,一丝蓝天都没有,还惦记什么雪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略上人家的热嘎营地和珠穆朗卓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嘎营地</h3><div> 终于天空中有了几缕湛蓝,出发吧!</div> 山谷海拔较低,植被丰富,与雪山和裸露的山体岩石形成鲜明的对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略上人家的珠穆朗卓峰</h3> 若隐若现的珠穆朗卓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穆朗卓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杜鹃</h3> 仰望这直通天际的斜切碎石路,撂挑子的念头挥之不去,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说啥都太晚了,爬吧!痛苦的不仅如此,因为我知道后天,我还要原路返回,心态已崩。 一路爬升,左侧始终有珠穆朗卓峰相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略上人家的珠穆朗卓峰</h3> 终于爬上斜切碎石路的顶端,队友记录了我的狼狈、疲态、艰苦和坚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持终有回报,为自己喝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穆朗卓峰下的卓穷冰川</h3> 俄嘎营地到了,今天的虐旅终于熬到头了。 提前抵达的队友采蘑菇的采蘑菇,练瑜伽的练瑜伽,晒太阳的晒太阳,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div>  好在咱常年做队伍的垫底,所以丝毫没有心理压力。</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8:俄嘎►白当►珠峰东坡</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大本营(5200米)►白当►俄嘎</font></b></h1> 俄嘎营地是一个比较低凹的地方,要拍摄珠峰和洛子峰的话早起需要前往白当营地,白当是一个大牧场,天气好的时候白当的尽头就是珠峰和洛子峰巨大的山体。<div>  俄嘎至珠峰东坡往返29公里,心里直打鼓。小心思早起随队出发白当,拍日照金山,根据体能、天气和景观再决定是否珠峰东坡。</div><div> 凌晨4:30的闹铃响了,听着细雨捶打着帐篷,这下心安理得的没有选择题了,既然没有梦寐以求的珠峰,我干嘛非要走到珠峰东坡拉练,继续睡。</div><div> 恍惚间,听到领队和队友冒着细雨出发了。</div><div><br></div><div> 无所事事的一天,发呆、东张西望,当然还有对抗高反。抵达拉萨以来头疼、腹泻、浑身酸疼、乏力、气喘、无法入睡等等所有高反的症状轮了个遍,每天早晚布洛芬+高原安套餐才得以让我续命。</div> 晚上七八点钟,领队和最后两名珠峰东坡的队友返回营地,大家欢呼雀跃,为他们的功成名就发自内心的祝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峰东坡的美团共享单车</h3><div> 谁说珠峰东坡没有一个准确的地标,美团共享单车就是珠峰东坡的新地标。根据领队牦牛讲述,2024年成都某大学生自成都骑美团共享单车经拉萨抵达优帕村,再从优帕村背负共享单车徒步搁置到珠峰东坡的经幡玛尼堆。这就是珠峰东坡美团共享单车的传奇故事。</div><div> 图片是领队牦牛共享单车pose照(以往),这次出发珠峰东坡的队友都抵达了终点,并与共享单车拍照留念。</div> 日落西山,在乌云夹缝里珠穆朗玛峰又露出了山尖,不成想这是我与珠峰的最后一次对视。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9:俄嘎(4690)►巴当►热嘎(4550)</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措学仁玛(4900米)</font></b></p></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返程途中的嘎玛沟</div> 每一步都那么熟悉,但又那么陌生。前天还是来路,今天却是去程。前天还是爬升,今天却是下降。 浓雾缓解了近乎垂直下降的恐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杜鹃花海</h3> 从热嘎营地返程汤湘的爬升,估摸怎么也有二、三百米,蜿蜒曲折的小径,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的队员。 爬上山顶回望热嘎营地。 TMD,这还不算完,还要继续走,远方的两个山脊还等着我们翻越。一路的阴雨、一路的云雾,没有景色可言。突然想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是不是也是这么绝望。 在散架前终于抵达徒步珠峰东坡最后一个营地——措学仁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10:措学仁玛休整一天(4900米)</font></b></h1> 六月飞雪,整个营地都被冰雪覆盖。 传说中的措学仁玛是这样式的,从左至右依次是:马卡鲁峰、珠穆朗卓主峰、珠穆朗卓中峰、珠穆朗卓北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 我看到的措学仁玛是这样式的,啥峰也不用分辨了。 黯然失色、情绪低落的一天中,这个小精灵给了唯一的慰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Day 11:措学仁玛►朗玛拉垭口(5344米)</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拉则►曲当乡(3700米)►定结</font></b></h1> 没想到在最后一个露营的晚上竟然睡得如此香甜,睡梦被叫醒的铃声打破,拉开帐篷一看,阴云密布,没有一颗星斗,也不用去措学仁玛祈盼奇迹了,继续睡吧。 出发前再次眺望珠峰方向,群山跟本没有露面跟我们告别的意思。<div>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珠峰,就此别过吧!</div> 回望措学仁玛,虽然有了一丝蓝天,但依旧云雾缭绕。祝今天抵达措学仁玛的队员好运! 幸运的队员回望措学仁玛是这样式的,我的心在泪流,但又能怎样呢? 翻越朗玛拉垭口(5344米),这也是徒步珠峰东坡的海拔最高点。 翻越朗玛拉垭口后是近乎疯狂的1100米下降。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看到停在路边的车子,心想终于要结束了。但这目力所及的距离走起来却那么漫长。<div><br></div><div> 疲劳如斯,返程不叙。</div> 勇夺徒步珠峰东坡纪念奖牌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