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路——七十年昔日岁月峥嵘、今朝繁花依旧

惠济文苑

<p class="ql-block">黄河路——70年</p><p class="ql-block">昔日岁月峥嵘、今朝繁花依旧</p><p class="ql-block">黄河路,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是主城区的东西主干道。它西起嵩山路、东至中州大道,这段路长约6公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郑东新区的崛起,黄河路自中州大道东延,在郑东新区九如路南折,至于陇海铁路立交桥,长约7公里。全段由黄河路、黄河东路、黄河南路组成,共计13公里,宽35米。</p><p class="ql-block">黄河路地下,郑州地铁5号线横贯东西,并于2号线相交于花园路、3号线相交于南阳路、6号线相交于姚寨、7号线相交于文化路,构成了郑州交通大动脉。</p><p class="ql-block">黄河路的起源</p><p class="ql-block">黄河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叫纬六路。是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移郑州后,按照当时的城市规划,规划命名的众多道路之一。</p><p class="ql-block">1955年根据郑州市建委上报的郑州市规划总图,郑州市北邻祖国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也设在郑州,为突出这一特点,显示当时的时代风貌,就将纬六路调整更名为黄河路。国家建委1956年正式批准命名为黄河路。</p><p class="ql-block">在郑州部分道路的命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些道路是以“山、河”命名的。并且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以山命名的道路是南北走向,例如嵩山路、华山路、秦岭路、紫荆山路;以河命名的道路为东西方向,像黄河路、长江路、淮河路、伊河路等等。还有南北路的路牌是绿色,东西路的路牌是蓝色,掌握了这个规律,对容易迷失方向的人们来说,在郑州能够知道东西南北了。</p> <p class="ql-block">黄河路的变迁</p><p class="ql-block">黄河路刚开始建设时,只是从西端的郑州植物油厂(后改名为郑州油脂化学厂)到花园路这一段,长3000米,宽不到10米,全部为土路面。</p><p class="ql-block">1955年5月从油化厂到卫生路铺浇成柏油路;1964年从卫生路到文化路铺成了煤渣路面;1966年到1970年全部路面铺筑完毕。</p><p class="ql-block">自1985年起,文化路到经三路长2300多米的黄河路,开始全面治理,铺设排水设施,经三路至东明路段也修成了沥青碎石路面。</p><p class="ql-block">1987年前后,油化厂东侧的黄河路与京广铁路平交值守道口开始改造,建成下穿隧道立交桥,从此,工厂生产和市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p><p class="ql-block">21世纪初,郑州城市建设框架拉大,郑东新区迅速崛起,自2002年7月,黄河路东延成了郑东新区的配套道路,命名叫黄河东路。此后五、六年间逐步延伸修建,在九如路向南折,过金水东路至陇海铁路立交桥,命名为黄河南路。跨立交桥向南就和经开区的第三大街相接。</p> <p class="ql-block">黄河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条郑州市城区的主干道,分布着众多知名的单位和企业。例如郑州油化厂、郑纺机、郑州灯泡厂、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宫、黄河路服装市场、金水区妇幼中心、河南通讯设计院、河南新华一厂、河南省粮食厅、黄河音像出版社、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以及郑东新区的47中、天伦集团和郑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等等。随着改革和发展,一些企业和单位如今已不复存在,但是,这里仍然蕴藏着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黄河路最西端即黄河路68号,有着一座比道路命名更早的著名企业——郑州油化厂。油化厂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65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早期叫郑州植物油厂,于1954年12月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该厂建设初期,国家实施了大城市援建内地的措施,油化厂也不例外。当时天津就选派了七、八位技术娴熟的工人来到郑州,我爱人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爷爷韩老先生出生于1921年,天津河东区人。解放前曾在日本人的天津工厂工作过,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掌握有一定的技术。1954年郑州油化厂投产时,30多岁正值当年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拖家带口落户郑州,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油化厂的投产和以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爷爷也是油化厂屈指可数的八级大工匠。</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油化厂生产的“中州”肥皂、“福乐尔”香皂等等洗化产品质优价廉,深受广大市民的喜欢。</p><p class="ql-block">当时的体制影响,很多大厂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家属就业,我爱人的奶奶、姑姑也都是油化厂的职工。她自己也曾在中学暑假期间,冒着酷暑在厂里打零工,手工包香皂,一个月还挣到50多块钱的零花钱呢!。</p><p class="ql-block">说起和油化厂的缘分还有一段故事呢,上时间八十年代,郑州郊区秋作物大都种植棉花,依托郊区棉麻公司的须水轧花厂和古荥轧花厂,古荥镇的铁路寨就因地制宜建起了棉籽油厂,当时请的技术师傅就是郑州油化厂的工程师,我妈妈当时也在棉籽油厂打工。闲暇之余,油化厂的师傅利用废料,手把手教我妈妈她们费油加烧碱作制棉油皂,虽然土法制作的棉油皂色泽和形状不好看,但是去污力很强,很好用,很受欢迎。</p><p class="ql-block">如今,停产后的油化厂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在保留历史风貌、留住郑州记忆的理念下,摇身一变成了“密登堡文化创意园”。园内的时尚感和烟火气让斑驳的老厂房焕发了青春,这里已成为郑州最文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时尚会客厅和热门打卡地。</p><p class="ql-block">黄河路和南阳路交叉口西侧,还有一个地标性建筑——郑纺机俱乐部,红火时期的规模和热闹程度不亚于二七广场附近的东方红电影院。现在俱乐部已经改建成为一个具有苏杭特色的大型饭店——苏园,依然门庭若市、生意火爆、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坐落于黄河路96号的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宫,成立于1958年,与当时的铁路工人文化宫和西郊的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一起,并称为省会三大工人文化宫,是省会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建文的管记凉皮和旁边的经八路夜市,曾经更是一代郑州吃货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建文东临,经八路与经七路之间的黄河路,有着郑州市自行车、电动车批发销售一条街的美誉,三、四十年经久不衰,现在依然生意兴隆。这里之所以生意火爆,商户们也是从“价格战、服务战、创新战”中比拼,被广大市民贴上了“价廉、质优、服务好”的标签,证明了郑州商城的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三、四十年来,黄河路自行车、电动车一条街,商户换了一家又一家,牌子更新了一个又一个,产品也从当初的普通自行车发展到高端的、科技感十足的自行车、电动车,一步步的升级和变化,可以说见证了郑州市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p class="ql-block">新世纪,新变化。郑州燕庄机场搬迁之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郑州市建设郑东新区的发展规划。日本设计师黑川纪章的CBD环型理念,也使黄河路从一条规规矩矩的东西路,延伸后南折变成了黄河南路。这样的道路转换,也使我错失了购买阿卡迪亚楼盘的决策。</p><p class="ql-block">2007年,东区已初具规模,我也计划到东区买房,在阿卡迪亚项目部,售楼员指着门前的土路说:这条路是黄河路,那条路是金水路。人家当然是有东区的规划,胸有成竹;而自己凭着感觉说:怎么可能呢?,黄河路是东西路,咋就在这里变成了南北方向?带着疑问驱车走人。一年多以后,阿卡迪亚楼盘售罄,自己在东风南路的东方港湾购买了一套房子,执拗而错过了性价比高的楼盘。东区也的确出现了黄河南路、农业南路和东风南路。</p><p class="ql-block">黄河路是一条有缘分之路。</p><p class="ql-block">黄河路是一条有故事之路。</p><p class="ql-block"> 马国顺 郑州市惠济桥北大街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