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久没有漫步于夜色阑珊的街头了。城市沉入温柔的困意,月亮枕在枝头醒着眼睛。夜空是包裹光明的布,繁星是细碎的孔洞,霓虹是人类的叛逆容颜。走至熟悉的老地方——庐江文化广场路中心的红磨坊老店,记忆如水泛起涟漪。这家有名的西式蛋糕店,在我三十二岁那年,私人订制的庐城第一家红磨坊便横空出世了。那时是两层楼的格局,下层专卖红磨坊蛋糕和甜品,上层设雅座供人喝茶小坐,布置清幽雅致,适合友人谈心闲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若逢下午下雨,我们几个男女朋友,就上那个小阁楼聊天喝茶吃点心。那日子,仿佛广东的下午茶也扎根在了庐江。而常为我买单的,总少不了那位儒雅随和的徐大哥。他为人端正,善良大方,举止言谈尽显绅士风度。据朋友们说,他出身书香之家,本人亦是多才多艺。我们常常三五友人出入红磨坊,只是纯粹的异性朋友,谈天论地,聊红尘俗事,嗑着瓜子说笑话。那时光,像沙漏里细沙流走的光阴,像淡淡檀香里袅袅燃尽的光阴。多年后,才知道他也与我一样喜欢写文字,抒发生活的喜闻乐见和情感旅程。只是当年没发现彼此都是“文艺青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次回眸历经二十三年风雨的红磨坊老店,明亮的食品橱窗之中呈现的美食,闪烁着诱人之光,仿佛又嗅到当年日子里那股浓郁的香味。那些人和事,还在光线柔和的小阁楼上谈笑风生,一如从前。而我们的青春,像旧书里掉出的一片褪色枫叶,叶脉间还锁着当年深秋未说完的私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