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黔途(一) 徜徉山水间,邂逅清凉贵州

快乐山爷

<p class="ql-block">序幕</p><p class="ql-block">盛夏的灼热,催生了逃离的渴望。几家好友心意相通,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凉都”——贵州。携程精心设计的避暑攻略翩然而至,清凉的召唤令人心动。7月11日,我们自南京启程,东航班机轻盈地划破长空,午后未及一点半,便已稳稳降落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原计划宿于贵阳,翌日清晨再赶赴凉都盘州。然而,抵达时尚早,领队的大哥灵机一动,提议请随行大巴星夜兼程直抵盘州,避开凌晨“赶高铁”的辛劳。携程的服务果然暖心,迅即调整行程,改定酒店,让我们的清凉之旅拥有了一个从容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盘州,这颗镶嵌在六盘水市的璀璨明珠。提及六盘水,思绪常会飘向西北的六盘山。然而,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此“六盘”非彼“六盘”,它们相隔何止千里!</p><p class="ql-block">六盘山,其名源于险峻盘旋的山路,需经“六重盘道”方能登顶,是名副其实的“山名”。它雄踞于西安、银川、兰州构成的三角中心地带,横亘于宁夏南部的山峦之间。</p><p class="ql-block">而六盘水,虽名为“水”,却并非指某条河流。它既非六盘山的近邻,亦非因“六盘水道”得名。时光回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大三线”建设的号角吹响,蕴藏丰富煤炭的六枝、盘县(后改盘州)、水城三地,被划定为重点矿区。取三地首字,“六盘水”这个充满工业时代印记的“建制市名”应运而生。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是这座城市独特的胎记。</p> <p class="ql-block">六盘水,更是享誉全国的避暑天堂,“中国凉都”的美名不胫而走。于我而言,西南大地是未曾踏足的秘境,此番黔行,终将填补我“行遍大半个中国”地图上最后一块重要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心中的贵州是怎样的?”答案或许千人千面。“黔驴技穷”、“夜郎自大”的典故虽源自此地,却非其光彩的注脚;王阳明于龙场石洞中的顿悟,倒是为儒家心学点亮了一盏明灯。除此之外,我对贵州的印象如同笼罩山间的薄雾,朦胧不清。幸而,我们遇见了地导王柯——一个名字融合了父母姓氏的爽朗姑娘。她幽默地自嘲肤色,让我们唤她“黑柯”或王导,这份率真反而让我们不忍用“小黑”打趣。前往盘州的路上,王导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家乡,言语间流淌着对故土的挚爱。她的开场白直击主题:“欢迎来到‘开门见山’的贵州!” 她说,这里是“高山流水的世界,风情万种的贵州”。</p> <p class="ql-block">初识贵州,王导道出了外人对它最深的印象——“三个无”与“四个一”。</p><p class="ql-block">“三个无”既是戏谑,也带着几分历史的印痕:“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p><p class="ql-block">“天无三日晴”:贵州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行在城乡间,常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方才细雨霏霏,转瞬云开雾散。天气预报在这里仿佛失了魔力,“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古训,正是贵州人最朴实的出行智慧。</p><p class="ql-block">“地无三里平”:喀斯特地貌是贵州的骨骼,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放眼望去,山连着山,石叠着石,真正是“三里之内无平地”。家家户户推开门,迎面便是苍翠的山头,“远看是山头,近看是石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地理的阻隔也孕育了文化的多元。</p><p class="ql-block">“人无三分银”:这曾道出了昔日的困顿。然而,勤劳坚韧的贵州儿女早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尤其是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同胞,正阔步走在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上,这“无银”之说,倒更像是一种低调务实的品格了。</p> <p class="ql-block">王导话锋一转,骄傲地介绍起代表贵州骄傲的文旅名片——“四个一”:</p><p class="ql-block">“一棵树”:黄果树!这名字早已超越了树的范畴,成为贵州瀑布的代名词。黄果树大瀑布,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如银河倒泻,声震寰宇,是贵州最闪耀的地标,亦是炎夏里最沁人心脾的清凉所在。</p><p class="ql-block">“一瓶酒”:国酒茅台!产自仁怀的玉液琼浆,其酿造工艺与独特的地理环境举世无双,是天地灵气、水土精华与匠人智慧的完美结晶,早已香飘寰宇。</p><p class="ql-block">“一栋楼”: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那个决定命运的转折点,就在这栋小楼里发生。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航船拨正航向,从此驶向光明的彼岸。</p><p class="ql-block">“一台戏”:《多彩贵州》!这台演绎了五千余场的民族歌舞史诗,是打开贵州40多个民族和谐画卷、领略苗、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万种风情的绝佳窗口。</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重在避暑休闲,携程的行程巧妙囊括了“一棵树”的壮阔与“一台戏”的绚烂。王导坦诚相告,若想细细品味“一瓶酒”的醇香与“一栋楼”的厚重,还需预留两三日的光阴。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