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告别“一眼望三省”的神农顶太子垭,我们沿着347国道驶向坪阡古镇,前往此行的第三站--大九湖湿地。</p> <p class="ql-block">从太子垭到坪阡古镇20多公里,全是崎岖蜿蜒的山路,海拔落差足有1000多米。数不清多少道弯的挂壁公路,对司机是场考验。好在沿途原始森林、高山草甸、茶园梯田、飞流瀑布接连不断,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就在这惊险与赏心悦目中,我们安全抵达了山脚下的坪阡古镇。</p> <p class="ql-block">说是古镇,其实是个年轻的移民村落。2013年,为了保护大九湖湿地生态,当地政府把大九湖村1400多名村民整体搬迁到这里,建起了这个特色小镇。小镇依山傍水,街道三纵两横,雅舍古栈、民宿酒楼沿盐溪河两岸排开。据说这里曾是川鄂古盐道的一部分,“古镇”之名大概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夜宿“伴仙居”客栈,选了顶层带阁楼的大房间。通间的大土炕让三个外孙新奇不已,兴奋地在炕上蹦跳打闹。“别蹦了,再蹦炕就塌了!”姥姥“恩威并施”,才让他们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饭店打烊后,热情的老板在门前泡了壶当地云雾茶,跟我们聊起往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九湖挖河造地搞畜牧,近年又退牧还湖、移民搬迁发展旅游;黑熊、野猪冬天下山找食,跟村民相安无事;还有神农架野人的神秘传说……老板特别提醒:大九湖最美的景色是晨雾!</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人坐上景区的头班摆渡车(70元/人)前往。半小时车程后,穿过一条隧道,便进入了群山环抱的山涧盆地。司机师傅指着窗外:“看,这就是晨雾里的大九湖!”</p> <p class="ql-block">我从小在华北平原长大,见过不少大雾。家乡的雾厚重、宁静,常把天地盖得严严实实,直到半晌太阳才费力地钻出来将其驱散。相比之下,眼前大九湖的雾灵动多了。</p> <p class="ql-block">湖上的晨雾像一层素洁的薄纱,透着神秘和虚幻。岸边的树木花草、远处的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湖面的倒影也轮廓模糊。栈道上拍照的游人,成了雾中美丽的剪影。微风拂过,雾气轻盈流动,宛如一幅鲜活的水墨画。站在湖边,能清晰感受到晨雾带来的那份湿润和清新。</p> <p class="ql-block">不久,太阳升起,雾气渐渐消散。盆地景色清晰起来,一条溪流串联起九个湖泊,被依次命名为1到9号湖。它们还有雅称:1-3号是天籁湖、天问湖、天鹅湖;4-6号是地缘湖、地脉湖、地神湖;7-9号则是人和湖、人道湖、人寿湖。这“天地人”的命名,寄托着美好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大九湖湿地海拔1700多米,被誉为“云间湿地,天上九湖”。这里栖息着众多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比如“泥炭藓”,这种植物界的活化石,蓄水能力超强,能储存超过自身重量25倍的水分,是湿地的天然“水库”。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树”,花开时像一群白鸽俏立枝头,故又名“鸽子树”。“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也常在此现身。至于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獐子、麂子、冬虫夏草等,在这里也不算稀奇。上千种动植物在此安家,难怪大九湖有“华中天然动物园,东方物种基因库”之称。</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小火车像公交一样方便,可在站点自由上下,车上还有导游讲解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大九湖风光之美自不必多说。最让我惊叹的是“水从天上来,水从地下走”的自然奇观。这里没有外来河流,水源全靠降水;也没有地表河流出,湖水通过落水孔和地下暗河流走。地势最低的9号湖周围,分布着许多“只闻其声,难见其形”的落水孔。所有地表水汇集于此,像漏斗般流入地下暗河,最终汇入堵河、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听说京津人喝的十滴水中,就有一滴来自大九湖。</p> <p class="ql-block">大九湖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那波光粼粼的九个湖泊,如同自然的九只眼睛,时刻提醒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伙伴。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好神农架上的这颗“绿色明珠”。</p> <p class="ql-block">体验小结:</p><p class="ql-block"> 1.天气与穿搭: 提前看天气预报,想看晨雾最好选晴天,并及早出门。景区早晚温差大,备好保暖衣物、防晒霜(帽子、墨镜)。</p><p class="ql-block"> 2.交通出行:景区内不能自驾,需买70元/人的换乘车票,可乘坐景区小火车游览(约15分钟一班)。</p><p class="ql-block"> 3.饮食与住宿:景区内有小吃和超市,价格偏高。想体验晨昏美景,建议在坪阡古镇住一晚(离游客中心近,出行方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