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随心所欲

<p class="ql-block">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p><p class="ql-block"> 【唐】杜甫</p><p class="ql-block">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p><p class="ql-block">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p><p class="ql-block">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p><p class="ql-block">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p><p class="ql-block"> 苽菓邀儒客,菰蒲长墨池。</p><p class="ql-block">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大 暑</b></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p> <p class="ql-block">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p> <p class="ql-block">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是一句民间俗语,意味着在大暑节气天气炎热、雨量充足,才能保证粮食丰收。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高、湿度大,农作物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如果气温、雨量不足,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收成。</p> <p class="ql-block">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p> <p class="ql-block">天气状况</p><p class="ql-block"> 大暑时节既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