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前往高海拔地区,对流石滩却一直是敬而远之,没想到此次滇西北寻花之旅,为了找寻那些生存于流石滩的珍惜奇花,连续两天爬行在海拔3800-4900米的流石滩上…… 人生的第一次流石滩就这么华丽丽、在手脚并用的四驱下完成了!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 流石滩是强烈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扇形岩屑坡。由于碎石下面是雪线上溶化流下的暗流,所以称之为"滩"。 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 流石滩有着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看似生命的禁区,没有茂盛的草甸,更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唯有那些不畏严寒、不惧风雪的生存大师方可植根于此。 <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流石滩高寒严酷的生存环境,这些生存大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特征——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强大的根系是为了适应了强风和松动的碎石环境。</p> <h5>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自然中的我渺小如一颗砂砾</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从水母雪兔子视觉看远处的雪峰山岚</span></p> 感受一下水母雪兔子生存的不易——这些碎石组成的流石滩看似平缓,每一块石头却都是棱角分明,想趴下躺平是不容易的,两天下来,膝盖、屁股、胳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全拜这些碎石所赐! 无限风光在险峰,通常难以抵达的高处有着难以想象的风景…… <p class="ql-block"> 此时正是山谷里各种报春龙胆盛开的季节,感受一下午餐时的美好时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