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我们五十后再次相聚 ‍(任市中学高75级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纪念相卌发放)

宜宜

<p class="ql-block">盼望已久的,一本再现我们任中高七五级毕业五十周年同学聚会精彩场景画面的相册,经过摄影师莽哥和本次聚会组委会最近常住成都的熊绍宜、肖启高、李仁富、唐扬笑、成先源、杨贵明、肖时蓉、吕子光等同学的多次专题讨论,不断修改完善,终将于本月20号正式印制完成,组委会于2025年7月21号上午,纪念相卌的发放仪式在成都市福粥府举行。</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1日,任市中学《高75级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纪念相卌》发放仪式,家住成都市的部分同学相聚在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发放仪式。</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手捧着相册合影留念(图片展示)</p> <p class="ql-block">《任市中学高75级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纪念相卌》发放仪式上,由熊绍力同学代表组委会讲话。</p><p class="ql-block">讲话视频展示</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同学:下午好!</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我们居住在成都的20位同学(包含3位同学家属和黄摄影师),相聚在成都市福粥府举行《任市中学高75级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纪念相卌》的发放仪式,聚会组委会主任熊绍宜同学代表组委会及参与聚会的81位同学及家属(含28位同学家属和3位校友),</p><p class="ql-block">首先,向为5月成都洛带古镇同学聚会纪念活动全过程精彩摄影,制作精美纪念相册的黄定友摄影师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其次是熊绍宜同学亲自带领以杨国志为首、周定荣、李仁富、肖启高、肖时容、成先源等9位组委会主要成员组成的审核团队,两次对纪念相册初稿和送审稿中的每一张聚会同学个人照、夫妻照、小合影照和班级及年级集体合影照,都逐一认真审核,反复校正,“精雕细琢”,确保了纪念相卌的质量,今天以“近乎完美姿态”的精美相卌呈现在发行仪式上。</p><p class="ql-block">第三,熊绍宜同学代表组委会对全体组委会成员,特别是两次参与审核校对相册的以杨国志为首的9位同学,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真诚感谢!</p><p class="ql-block">这本毕业50周年纪念相册仅管只有36页,却凝聚了任中高75级的同窗的深情厚宜,充分展现了同窗同学精彩才艺和精神风貌。愿这份同窗之情历久弥新,源远流长更加厚重,相约下一个更加美好的重逄!</p><p class="ql-block">今天参加纪念相册发放仪式且居住成都的部分同学已领到相册,居住重庆,广元、达州:开江等异地的各位同,明天组委会将逐一邮递给您们,请您们到时接收。</p><p class="ql-block">顺祝各位同学及家属夏安!</p><p class="ql-block">组委会:杨国志同学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师将《高中毕业50年周年再相聚》的纪念相册做成动画视频,让我们慢慢观看。</p><p class="ql-block">慢慢的分享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p><p class="ql-block">在成都带古镇参加50周年高中毕业同学聚会的合影照片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岁月酿深情,感恩同行人——致50年同学聚会的三位挚友</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曾经青涩的少年,如今已鬓染霜华。这场期盼已久的同学聚会,将我们带回到那段纯真美好的校园时光。而在聚会筹备与进行的过程中,三位同学的辛勤付出,让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激,不吐不快。</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要感谢的是杨国志从最初提议举办同学聚会开始,他便展现出了非凡的热情与担当。为了联系到每一位同学,他不辞辛劳,翻遍了珍藏多年的通讯录,利用各种社交平台,四处打听同学们的联系方式。有些同学多年未曾联系,信息早已变更,他却从不放弃,想尽办法,通过同学的亲戚、朋友,层层辗转,终于将大家重新汇聚到了一起。在聚会场地的选择上,他更是亲力亲为,跑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综合考虑场地大小、环境氛围、交通便利等因素,反复比较,精心挑选,才找到了那个温馨又充满回忆的地方,让我们能尽情畅谈往昔。</p><p class="ql-block"> 周定荣同样功不可没。他承担了聚会的后勤保障工作,从聚会物资的采购到现场布置,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为了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氛围,她精心挑选了许多具有年代感的装饰品,像老照片、旧海报、复古的小摆件,还制作了精美的纪念册,里面收录了同学们年轻时的照片和这些年的生活点滴。聚会当天,她早早地来到现场,和工作人员一起布置场地,摆放桌椅、调试音响、整理签到台,忙得不亦乐乎。在聚会过程中,她更是时刻关注着大家的需求,及时为我们添茶倒水,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就像贴心的管家,让我们能够安心享受聚会的欢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还有熊绍宜,他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记录下了聚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无论是同学们重逢时激动拥抱的画面,还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开怀大笑、分享生活趣事的场景,又或是表演节目时的专注与投入,都被他一一定格。他穿梭在人群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珍贵的镜头,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他或蹲下、或踮脚、或奔跑,十分敬业。他知道,这些照片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回忆,是岁月无法磨灭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三位同学,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深厚的同学情谊。因为有你们,这次同学聚会才如此圆满、如此难忘。五十年的时光,或许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我们之间的情谊,更无法抹去我对你们深深的感激。愿我们的友谊,如同陈年佳酿,越久越香;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携手同行,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再次衷心地感谢你们!</p> <p class="ql-block">纪念相册部分图片展示:</p><p class="ql-block">张张相片记录了同学相聚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册载五秩情》</p><p class="ql-block"> 任中高75级毕业五十载,一本纪念册,凝结着同窗深情。从成都发放仪式的暖聚,到组委会倾注心血的精雕细琢,再到册中定格的岁月印记,皆为这份跨越半世纪的情谊,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p><p class="ql-block">一、任中高75级同学聚会《纪念册》的发行,标志着五十年同窗情长的永恒定格</p><p class="ql-block"> 昨日成都福粥府的纪念册发放仪式,是一场浸润着温情与敬意的相聚。二十位同学及家属怀揣对同窗岁月的珍视赴约,为这本承载半世纪情谊的相册,献上了最动人的“揭幕礼”。仪式虽简,却因这份跨越五十年的牵挂而分量千钧——它不只是相册的传递,更是对同窗情的再次郑重确认与延续,让每一位在场者都深切体会到“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的深厚联结,暖意融融,回味绵长。</p><p class="ql-block">二、组委会精心制作的《纪念册》,是同窗情长最坚实的不朽见证</p><p class="ql-block"> 以熊绍宜同学为首的组委会,用责任与热忱诠释了何为“用心”。从黄定友摄影师捕捉的每一个鲜活瞬间,到杨国志等九位同学两度逐张审核、反复校正的“精雕细琢”,他们以细致入微的付出,让这本三十六页的相册得以“近乎完美”地呈现。这本纪念册不仅形制精美雅致,更以图文为墨,将洛带古镇聚会的欢笑、拥抱与畅谈一一镌刻,让稍纵即逝的相聚化作可触摸、可回味的“集体记忆史册”。它既展现了同学们的风采才情,更让五十年的同窗情有了具象的寄托,每一页都闪耀着真诚与匠心。</p><p class="ql-block"> 三、《纪念册》承载的同窗情谊,必将源远流长,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这本纪念册,是任中高75级同学情谊的“时光胶囊”。它或许篇幅有限,却盛满了半世纪的牵挂与惦念——每一张照片里的笑容,每一段文字中的回忆,都是同窗情长最生动的注脚。纵使岁月流转,当我们翻开相册,那些共同的青春印记、重逢时的热泪盈眶,依然会清晰如昨。它将永远定格这份历久弥新的情谊,成为跨越地域、温暖彼此的纽带,让“任中高75级”这个名字,永远与“深情厚谊”紧紧相连。愿这份牵挂在时光里愈发醇厚,更盼下一场重逢,续写同窗情长。</p><p class="ql-block"> 李开文</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1日于湖北利川箭竹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的观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