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共和国地图似一只山羊,一头扎进里海,高高的羊角与伊朗交界,小小的羊尾在亚美尼亚与伊朗交界的飞地。国家位于欧亚大陆交界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土耳其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拥有古老的拜火教遗址,及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遗迹。前苏联解体后,于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正式独立。今日的阿塞拜疆,继续以石油开采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巴库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中心之一,俗有小迪拜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本次有幸参加刘岩美女组织的旅行团,团员之间非常友好与谦让。在阿塞拜疆停留几天,绕里海,翻越戈壁与河谷,参观风格不同的清真寺,欣赏沿途自然风景与人文,尤其是选择极佳的特色饭店,不仅享用美食,更是透过食物,环境,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人文与艺术,<span style="font-size:18px;">匆匆之行记录下了美好瞬间……</span></p><p class="ql-block">“里海咏”</p><p class="ql-block">湛蓝波涌接天光, </p><p class="ql-block">海鸥逐浪舞斜阳。 </p><p class="ql-block">诗与歌中寻海味, </p><p class="ql-block">风吹咸涩是别样。</p> <p class="ql-block"> 因里海之滨的巴库位于-37米之海拔,成了高加索地区之锅底,汇集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自1846年打下第一口油井,石油和天然气就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经济与战略资源,成为世界觊觎与争夺的战场,从未停止,只是方式不同。开发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戈壁地区以磕头机开采陆地油气,在里海以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海底石油。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及湖底等……</p> <p class="ql-block"> 经历亿万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陆变迁后形成的内陆家园,</span>在石器时代的晚期,这里就有了最早人类聚居的迹象。然,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斯基提亚人是较早的定居者。公元前3世纪,亚美尼亚人在位于现在阿塞拜疆的西南部地区建立了阿尔塔克夏王朝。在公元前189年,阿塞拜疆的东南部区域被并入了大亚美尼亚王国。在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区,不断被侵占,分割,直到近现代也只是一个大国的加盟共和国,直至独立……</p><p class="ql-block"> 来到戈壁滩,走进古老岩画遗址保护地,面对先民的刻石遗存,经历风雨侵蚀依稀可见的符号,舞姿与动物,可以想象曾经的风吹草动现牛羊的场景,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浩瀚的海洋,一望无际的丘陵牧场,今已荡然无存了,只剩下咸水湖的里海……</p> <p class="ql-block"> 面对戈布斯坦岩画遗址,考古发现拥有超过60万件岩石绘画,这些绘画创作于5000至20000年前连续过程。绘画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包括动物,战争、宗教与舞蹈、斗牛、赛艇、持矛战士、骆驼商队以及太阳和星星等天体景象。今日对游客开放只是冰山一角,就足以震撼了……</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起源具有同时期性,由此想到中国贺兰山岩画,云南玉溪市元江县的岩画。记录了华夏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和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吾有幸与夫人驱车,翻山越岭走崎岖坎坷的山道,实地探访了元江县海拔1532米的它克乡,穿过乡村街道,来到一片桔园,拾级而上走进原始森林的山麓,气喘吁吁地来到“石酒壶岩壁下部岩画”保护区,一道简易围栏,亲眼目睹先民的遗迹。据考古推断为原始社会晚期,画面全长19.5米,高3米,共绘有92个图像,采用赭红色颜料绘制,主题包括先民图腾崇拜、生产生活场景,如太阳、星星、天体崇拜,以及人类始祖(母亲)崇拜和性崇拜……</p><p class="ql-block">《巴库观岩画》 </p><p class="ql-block">巨石铭千载,风涛说往踪。 </p><p class="ql-block">苍茫临海处,一笔刻鸿蒙。</p> <p class="ql-block"> 巴库依里海,面戈壁与山峦,驱车去探寻泥火山时路过铁路道口,巧遇一辆内燃机车缓缓驶来,道口无人值守,路人遵守红路灯通行。中国铁路经历近二十年的大力发展,已进入高铁,动车以及电气化时代,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不多见了,在秦岭腹地仍看到内燃机车吃力地穿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乃丝绸之路的节点国家之一,铁路与公路是其主要的运输手段,2019年阿塞拜疆国内铁路总长2929.4公里。其中,815公里为双轨铁路,电气化铁路约1300公里长。铁路运输以通往格鲁吉亚方向为主,从巴库至格鲁吉亚的货运量约占全国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70%。铁路客运设有开往全国各主要城市以及俄罗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的固定班次……</p><p class="ql-block"> 中国制造产品通过中欧班列,从新疆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出发,经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或库雷克港,再通过轮渡横渡里海,最终到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运输时间全程约8-10天,比传统海运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阿布歇龙泥火山位于巴库附近的戈壁山谷之间,山路弯弯崎岖,换小车大约半小时到达,走进可以看到间歇鼓泡,缓缓流淌的泥浆,触摸感觉属于正常温度,没有刺鼻的味道,也没有火出现,说明鼓泡介质为空气或低浓度甲烷气与水的混合物。顾名思义此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山,而是地层裂隙中由泥,水与气体构成的浆体,随气压增大以鼓泡形式沿裂隙释放,再次说明阿塞拜疆低海拔和丰富地下油气资源所致……</p><p class="ql-block"> 例如2002年新疆乌苏泥火山,分布于天山北麓山谷里,亦有正在活动喷发的泥火山呈现为一眼眼泥泉、一口口泥潭,它们多呈圆形,个体不大,星散分布在方圆约半平方公里的山坡和谷地里。</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故而海拔从1300多米,逐渐下降到里海-37米,海岸线长456公里……</p><p class="ql-block"> 今在里海边的渔村吃午饭,花园式的饭店,长条式餐桌配洁白桌布,主食原味面包,色拉,特色烤里海虹鳟鱼,表面焦香内部软嫩,既没有海鱼的腥味,也没有河鱼的泥土味。辅以烤辣椒、西红柿及茄子,沾水是蒜蓉。边吃边聊,边欣赏里海的波涛与海鸥逐浪飞花……</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97%的人口是穆斯林。然宪法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这使得阿塞拜疆成为世界上宗教气氛最低的伊斯兰信仰国家,可称为文化意义上的穆斯林……</p><p class="ql-block"> 行走于巴库街区,偶尔会遇到遮面或穿长袍的信徒,多数穿搭随意或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烈日炎炎,来到位于里海之滨的比比海巴清真寺,高耸入云的宣礼塔,与乳白色外立面穹顶建筑交相辉映。空旷的广场上,三三两两,身着白色长袍的信徒进进出出,或在亭台欣赏里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 依山临海,简洁素雅的比比海巴清真寺的建筑,辅以精美,高大的彩色玻璃门窗,透出宁静中充满期待的梦想。作为游客需按习俗整理衣冠,脱鞋取帽子后,沿地毯默默走到正门,门口左右两间诵经室不对外开放,透过门缝看到装饰精美彩绘与黄灿灿的金箔与镶嵌的宝石。对误入者,教堂神职人员端着糖盒一边分发,一边摆摆手,大家心领神会,没有丝毫的不愉快,足见作为布道者仁心相通信都在意念间。大厅空间不大,有坐在地毯上休息,有匍匐祈祷,亦有参观者。抬头仰望浅绿色的藻井与黄金镶嵌的窗板,掐丝线条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美绝伦,熠熠生辉的穹顶。穹顶之下</span>,是为什叶派第七伊玛目穆萨卡齐姆的女儿Hakima的墓而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尊贵的棺椁,</span>一束鲜花代表了朝圣者与神之间交流的媒介……</p> <p class="ql-block"> 截止到2014年1月1日,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947.7万人,这在北高加索三国属于人口大国,城市人口约占53.2%。首都巴库市常住人口约300万。第二大城市占贾市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人口约30万人,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0万以下。可见巴库在过去与当下都是当仁不让的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历史积淀与记忆,依托里海油气资源更是对外交往联系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行走于老城,是一座开放式,延续时光岁月的都市,既有古老与厚重的城堡,亦有今日市井小民生活常态,还有世界各地的游民穿着五颜六色的服饰,说着听不懂的话语,走街串巷,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内的众多名胜古迹,有11世纪的卡尔清真寺塔,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至今保存完好。还有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遗留一部分少女塔,此塔濒临里海,原本属于城堡瞭望御敌之高台,只是随岁月变迁,海水退去成为一座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成为今日打卡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里海和黑海在远古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海陆变迁过程,它们都是古地中海的残留部分,并在地质演化中经历了多次分离与重组。约55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的挤压导致高加索山脉和科佩特山脉隆起,里海与黑海彻底分离,成为独立的内陆湖,距今不过1.1万多年,属海迹湖。里海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为1025米。正是这样的地质板块作用,相互挤压碰撞,构成了今日里海周边国家的油气资源……</p><p class="ql-block"> 晨曦时分,一轮朝阳映照于海面与云层之间,宁静的海面不时泛着微波,微风中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油气味,这或许就是海面漂浮着石油所致。走近海岸,渔猎者似乎已经习惯了,或麻木了,丝毫不理会漏油的污染。多专注于鱼漂是否有动静,或因钓了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而兴奋……</p><p class="ql-block">《里海渔猎》 </p><p class="ql-block">湛蓝波涌接天光, </p><p class="ql-block">海鸥逐浪舞斜阳。 </p><p class="ql-block">渔舟撒网惊鱼跃, </p><p class="ql-block">猎得鲜鳞满篓香。</p> <p class="ql-block"> 巴库老城在保护中前行,或者说是与时俱进,而不失保护。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都还有人居住,在正常的使用中,置身其中就像阅览一部活着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干净整齐的街道,地面采用深埋的花岗岩石柱,经久耐用尽显古朴的年代感。斑驳的墙影,转角处破墙而出的现代水龙头与古老大理石雕刻的面盆,以及与主人家略显陈旧褐色,简约的木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构成一组跨越时空的对话,鲜活的古城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 巴库深受里海的滋养,虽地处戈壁,然不缺上苍的馈赠,更不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城沿街店铺,地摊地毯,头巾,首饰等商品,就连小小的三轮车上也摆满了色彩缤纷,甜美的水果,有大红的草莓,李子,紫色的桑树果,黄色的杏子,还有樱桃,好一个瓜果飘香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 国家地毯博物馆,坐落于里海之畔,集石雕,彩陶,草编,纺丝与编织机,收藏,成列与修复于一体。展品既有国家历史记忆,又有从世界各地征集的自现代阿塞拜疆的精美作品,还有当下设计的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更为难得一见是对外开放的古织物的修复,与近距离的交流观摩。游客不多,可静静欣赏,只惜时间不多……</p> <p class="ql-block"> 离开清真寺后,来到距离巴库市中心30公里的火神庙。追忆人类对火的崇拜,属于进化之必然之路,是远古陆地人类由完全依赖自然,向利用自然之过渡,便是漫漫长夜中有了希望与繁衍生息的星星之火。正是因先民学会了利用火,深刻理解火,才有了烤制食物,才有了以土制陶,开启烹煮之未来。由此可见,火不仅仅是精神图腾,更是生存之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是最早出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火神教,公元前六世纪,阿塞拜疆就已经开始出现拜火教神庙了。今日之神庙遗址仍保留了祭拜的石窟,火焰神坛,以及苦修洞窟……</p> <p class="ql-block"> 拜火教,由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据考证,今散落于世界各地,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对火的崇拜是其核心。今伊朗古城亚兹德的火神庙据称已燃烧1500多年。中国镇江地方志记录了在南宋嘉定年间,有火祆庙以及因之而得名的火祆庙巷。 元人编纂的《至顺镇江志》中亦有描述。今位于镇江宝盖路的火神祠(或称火星庙)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宗教遗迹,其起源可能与拜火教(祆教)有关,后演变道教火神庙……</p> <p class="ql-block"> 火神庙附近有一家特色餐厅,精美的落地花窗,镶嵌彩色玻璃。洁白长条餐桌,摆放着精致的餐具。以薄铁锅烤盘为主导,主菜为烤羊肉,牛肉,辅以烤素菜如土豆,辣椒,茄子。再配腌制酸菜,蔬菜奶酪色拉,面包,饮料是冰爽清甜的果汁,非常适合夏日的饮食,亦适合中国人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 酒店大堂有很好的舞台,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音乐人在乐曲声中打起手鼓,邀请旅友一起跳舞。随之,男男女女加入即兴舞蹈。虽语言不通,但不妨碍音乐旋律间的交流,不妨碍对激情的热捧,这或许就是旅游的乐趣,音乐之魅力……</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大陆架。自1846年竖起第一口油井至今已探明储量20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足够百年消耗。</p><p class="ql-block"> 中石油自2002年起在阿塞拜疆开展业务,包括参与库拉河流域油田开发,并收购戈布斯坦油田。今天中国是世界上主要进口石油资源的国家之一,沿途不时看到中国建设者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天来,</span>车行于阿塞拜疆翻山越谷,看到原野,河流,磕头机,然很少见到炼油厂,唯一一家规模不大的炼油厂,在巴库附近,火炬长明,看来阿塞拜疆以开采油气资源为主导,深度加工只为基本内需……</p> <p class="ql-block"> 巴库老城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可以找到现已无法考究其建造目的的神秘遗址。希尔万沙宫殿位于内城的最高处,是阿塞拜疆中世纪统治者于15世纪修建的宫殿。老城小巷纵横,小巷里居住着巴库一些居民,艺术家作坊、纪念品摊位和经典菜肴餐厅。</p> <p class="ql-block"> 巴库老城附近有一家“博物馆”饭店,街道不宽,大车不方便进出,饭店外表毫不起眼,但门房左手边是警察局,右手边是执勤警亭,足以说明此店非同寻常。远远望去,是一座典型的石砌建筑,装饰高贵典雅,而又质朴的一栋两层结构的建筑。推门进来,显得昏暗,稍稍适应入眼似一座博物馆,过道两边墙面装饰着古老的大铜壶,挂毯,陈列葡萄酒(年份),精美陶瓷艺术品,进进出出忙碌的服务生穿着精美,砖红色背心晚礼服。过道的左边是可举行婚礼,聚餐的演艺大厅,右边是酒吧,厨房,顶头是茶室……</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走进二层大厅,豁然开朗,大型悬吊水晶灯,奶白色的墙面,砖红色的落地窗构成温馨与浪漫的气氛,餐桌上摆放着银质的小碗,水晶酒杯,镶嵌金边的盘子,烛台,看到一位领班正在巡视服务工作区,这里用餐不仅仅是吃饭,而是眼观六路不够用,简直就是一座浓缩了阿塞拜疆国家历史,人文与生活艺术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餐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博物馆改造而成,保留了历史建筑的韵味,同时提供现代舒适的用餐体验,</span>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传统美食而闻名。餐厅建筑装修极具阿塞拜疆传统风格,石窖、帷幕和地毯营造出古代宫殿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今旅行团刘岩导游特地将晚餐选择此地,团员人不多,但多才多艺的人不少,三弦响起,一位旅友即兴跳起热情奔放的新疆舞,忘记了异国他乡,忘记了今天两万步的疲劳,尽情享受片刻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 窗帘帷幔透过乳白色的光,显得别样的温馨,窗台摆放一排不同花纹的陶瓷碗,内盛各色香料。窗台的角落一盏烛台,透出高雅与浪漫……</p><p class="ql-block"> 餐厅特色美食,烤羊排,外脆焦香,内软,没有膻味,口感极佳。非常经典且独具特色的手抓饭,采用烤制的焦脆面包皮包裹肉饭,粒粒米饭软糯却不沾连,浸润着一股肉香,没有大油之感,一口酥脆面包麦香,夹杂着回味羊肉饭香。辅以特色桃红石榴汁饮料,淡淡的酸甜味,正好解腻又解馋,最为可贵的是按需所取,一点点都不浪费……</p> <p class="ql-block"> 里海因地处欧亚大陆的干燥地带,水的蒸发激烈,海面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小。据历史记载,1929年时里海的面积为42.2万Km²;1970年缩小到37.1万Km2……</p><p class="ql-block"> 但令人惊奇的是,今天里海水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莫名其妙地上升了……</p><p class="ql-block">《巴库晨曦》 </p><p class="ql-block">里海云卷浪千堆,古港晨曦沐朝晖。 </p><p class="ql-block">湛蓝水映苍穹远,苍翠岸连鸥鹭飞。 </p><p class="ql-block">渔猎舟横烟波渺,油塔林立晚风微。 </p><p class="ql-block">千年驼铃今犹在,丝路新程笛声催。</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的气候呈多样化特征,中部和东部为干燥型气候,东南部降雨较为充沛。首都巴库紧邻里海,冬季温暖,夏季亦不炎热。北部与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冬季有雪。境内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但少数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国家既有旱季,亦有雨季……</p><p class="ql-block"> 纵观阿塞拜疆全境,既有丘陵与河谷适合农耕,亦有戈壁与草原顺应牧业,还有高原大山,是一块富饶,多样神奇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自巴库出发,海拔逐渐升高,汽车在戈壁与山谷间行驶,地貌与植被感觉属于降雨在500mm以下区域。蓝天白云下,村落与山麓隐隐约约。海拔达到1000米以上,山峦沟壑纵横,但河流几乎干枯,感觉此时正处于旱季,那些沟壑属于季节性河流。山坡披一层低矮的植被,偶有牛羊,田野里多种植玉米……</p><p class="ql-block"> 越过隘口来到Shamakhi区域Diribaba陵墓,相传有一个叫麦哈迈德的人来此地辟谷修行,百年后圆寂真身,后人视为真神降临,故而依山而建祈祷神殿。保存至今的神殿为两层结构,圆形穹顶,从二楼一个小楼梯上可以爬到顶上,看到远山,村落以及区域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迪理·巴巴陵位于玛鄂泽镇悬崖上,建于1402年。悬崖周围有很多天然洞穴,有很多苏菲派苦行僧来此修行,此地为伊斯兰教派中一个分支,属于禁欲苦修而渐悟得道……</p><p class="ql-block"> 现台阶是后来修建的,避免进出陵墓要走悬崖上的小道,陵墓建筑里没有棺木,只是祈祷之地。考虑到内部空间狭窄,需要配戴门口的安全帽,人员有序进入……</p> <p class="ql-block"> 自迪丽巴巴陵墓出发一路下行,海拔逐渐下降,道路旁杨树变的多起来,没有村落。山坡原野呈现出一望无际金黄色,即将收割的麦田……</p><p class="ql-block"> 车继续前行,时光已到中午烈日下来到沙马基区,停车参观建于公元744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上曾经历过11次大地震,以及战火,后经多次修复,</span>沙马基清真寺,远远望去两座宣礼塔直耸云天。该清真寺不仅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一种顽强的精神,成为阿塞拜疆一部活着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 按照伊斯兰教义,祈祷之前至少需小净,是否剃须并不强求。今在进入大厅前来到洗手间,偶尔看到一旁放置了一套修面工具……</p><p class="ql-block"> 脱鞋帽后走进高大,肃穆的祈祷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巨大的精美地毯,华丽水晶吊灯,工笔彩绘穹顶,行走于其中人是如此的安静,渺小……一束斜阳透过窗棂映照于地毯上,给人以温馨,给人以力量……</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的舍基地区是高原山区,拥有茂密的植被与树木,是盛夏避暑圣地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舍基小镇位于欧亚交界处,有着2000多年历史,曾是阿塞拜疆最大的城市,古代的首都与驼队驿站,今天依旧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今作为旅游团前往格鲁吉亚必经之地,同时顺道参观公元十五~十八世纪希尔沙万王朝的夏宫,世界非遗保护建筑。夏宫面积不大建筑群,背靠绿荫葱葱的山麓,溪水绕宫城而过,宫殿是一座两层结构石头磊砌建筑,有花园,浴房等附属建筑。最为著名与独特是彩色镶嵌装饰的马赛克外立面,至今熠熠生辉。其内部有彩色玻璃拼图与木质榫卯结构完美结合的窗户,彩绘壁画与房顶,五百年来保护尤佳,稍有维修……</p> <p class="ql-block"> 宫殿不大,热闹非凡,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排队等候进入,一群学生模样的青少年主动与外国游客交流,显得十分友好与期待。呀呀学步的娃娃带着几分天真与好奇,摇摇晃晃走在花园片石路上。稍大一群娃娃,蹦蹦跳跳好生热闹,特别欢喜旅友中一位资深旅游达人,深受敬意的长者,身着传统中国服饰,飘逸潇洒的黑色绸子套装,孩子们围着她……</p> <p class="ql-block"> 古驿站位于舍基小镇,建于十八世纪,就地取材,以山石为料砌筑厚重的围墙兼做两层小楼的外墙,如同要塞般坚不可摧。驿站大门,门脸不大,却直面街面,便于骡马车辆进出。两扇对开,厚重的木门镶嵌着结实的金属铆钉。穿过门庭直接来到硕大的天井花园,长方形花园式庭院与宽敞的后院相通。两层楼房,采用石柱与半圆形石砌回廊结构布局,美观与采光兼顾。遥想当年此处应该是前厅住客,后院卸货与栓畜口。</p><p class="ql-block"> 今非昔比了,如今驿站改造为酒店,承接游客住宿与游览,以及特色聚餐。今在后院,露天餐桌品尝传统风味陶罐“羊肉灌汤”,古朴的粗陶罐,肉汤中有豌豆,还有一大块白白的羊油呀。外配酸菜与面包,色拉……</p> <p class="ql-block"> 行走了一天,欣赏了一天,不知不觉晚霞映照着宁静的舍基小镇。小镇背靠山麓,一条马路穿镇而过,道路旁是一片一片的两层小楼式住宅,门前是花园。车就停在一片花园式,红砖砌筑的度假酒店门前,几只羊糕在妈妈的带领下正朝我们走来,夕阳西下温馨如初……</p><p class="ql-block">《七律·舍基小镇》</p><p class="ql-block">烟雨空濛隐翠微,舍基幽径入林扉。</p><p class="ql-block">一溪寒玉鸣山涧,数点家燕噪夕晖。</p><p class="ql-block">山野暮钟云外远,牧杉灯火梦中稀。</p><p class="ql-block">此身合是蓬莱客,暂向青崖漱石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