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微信用户

<h3>整治违规吃喝是净化党风政风、涵养社风民风的重要举措,关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关乎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开展这一工作,绝非权宜之计,更不能简单化、粗暴化处理,必须坚持常态长效、精准施策,在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中筑牢作风建设的坚固防线。​<br>我们要共同维护整治工作的严肃性与持续性。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若将整治当作 “一阵风”,风头过后便放任自流,不仅会让前期努力前功尽弃,更会助长侥幸心理,使不良风气卷土重来。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主体责任,把整治违规吃喝作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任务,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让 “不敢吃、不能吃、不想吃” 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严的主基调不会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始终绷紧纪律之弦,方能守住廉洁底线。​<br>我们要共同维护整治方式的科学性与精准性。违规吃喝形式多样、情形复杂,既有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宴请,也有披上 “隐身衣” 的 “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 等隐形变异行为,同时也存在正常工作交往与违规吃喝的界限问题。若搞 “一刀切”,不加区分地将所有公务接待、正常聚餐都纳入整治范围,不仅会混淆问题性质,还可能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甚至引发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区分违纪与正常交往的界限,明确政策边界,既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又保障合理的公务接待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让整治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避免 “一禁了之”“一封到底” 的简单化操作。​<br>我们要共同维护整治导向的正向性与包容性。整治违规吃喝的最终目的,是纠治不正之风,倡导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和生活作风,而不是搞 “一刀切” 的禁欲主义,更不是否定一切正常的社交与工作联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交往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同时也要为正常的工作沟通、业务交流创造合理空间,鼓励在阳光下开展工作交往,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运用 “四种形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党员干部在严格监督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爱,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人民政府 王建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