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福州市区的西面,距离还不到十几公里。但是一条闽江阻隔,隔江隔千里。每当夜晚,抬头望着东面的夜空,仿佛看到城里的灯火辉煌。</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有小山小河,当年虽不算富庶之地,但也是乡下人田园生活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老牛是我们这里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制作豆腐世家。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一提豆腐,豆浆,就知道他,个子不高,两片厚厚的嘴唇,一眼就知道他是忠厚老实的工艺人。他家的是祖传的制作豆腐和豆浆。白白嫩嫩的豆腐透着一股淡淡的豆香。尤其是他的豆浆,印象特别深刻,浓淡相宜,一碗五分钱。</p> <p class="ql-block">每天太阳还没出来,他和他的老伴一起挑着豆腐和豆浆还有简易的桌子凳子,摆放在离家不远的路边。油条是别人家配送的。豆浆挑来油条也如期而至。油条配豆浆,相得益彰。许多行人和老客闻到豆浆的香味都会驻足品尝。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油条沾着豆浆或浸着,吃法不一样的。他们喝着一边还聊着各种趣闻轶事。喝完了还顺便带上豆腐,给家人配稀饭。一年四季无论寒暑,从不间断,这个临时早点摊位成了当时我们乡下人最开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每天,他们还不到九点多就卖完了。牛嫂自然是"总经理",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清点木箱子的收入。老牛却不管这些,打开收音机,躺在摇椅上,咪着双眼静听电波里传来的闽刷和福州评话。而牛嫂还在张罗着准备第二天的材料。就这样,他们一直干到改革开放后的一天。他们也老了,可以赋闲在家了。而他们的子女走上了另一条谋生之道。</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在我的家乡有什么可以入围"老字号",我想牛家的豆腐和豆浆可以荣登榜中。</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但是,那碗热气香喷喷的豆浆就像老北京的"大碗茶"一样,还在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脑海里溢香弥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