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的留恋

卢明生

<p class="ql-block">  东南亚及巴新五国行——马来西亚槟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山堂邱公司/宝盛堂榴莲园)2025•7•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昨天及晚上巨大的暴雨彻底浇透了槟城这蒸笼般的天气,早上起来异常的凉爽,恰是游览景点的最佳时机。依导航穿过壁画街,寻找“龙山堂邱公司”,探访中华文化在槟城的源头。导航告知已到,可硬是找不到地方,转了两圈,最后还是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隐藏在十九世纪排屋间的“龙山堂邱公司”的门头,低调得实在是不太起眼,与想象中的宏伟地标大相径庭。这种隐蔽性正是当年槟城华人聚落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内向性和防御性。 </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门口进来是一个长长的巷弄,绕过巨大的照碑,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花岗石铺就的院落广场跃然眼前。照碑其实是戏楼的背墙,对面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中国传统建筑,这便是邱公司的核心——龙山堂。</p> <p class="ql-block">  整座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雕梁画栋,繁复精美到令人窒息。很难想象,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竟保存着如此纯粹而华丽的闽南传统建筑,只需看上一眼便可震撼到难以言表。 </p><p class="ql-block"> “龙山堂邱公司”——我一直以为是邱家在槟城的古代企业?在管理员的解释下我才明白,在槟城华人语境中,“公司”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机构,而是“公祠”的闽南语发音,指的是各宗族设立的祠堂,供同姓族人聚会、议事之用。 </p><p class="ql-block"> 举头仰望,屋顶燕尾脊高高翘起,覆盖着色彩斑斓的剪瓷雕;檐下的斗拱层层叠叠,精雕细琢。其装饰之精美,色彩之斑斓,实令人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顺台阶走上,眼前墙壁上满布了石雕、木雕和彩绘,如画卷般讲述着中华传统的文化故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外墙上这“二十四孝”石刻图案,雕刻技艺鬼斧神工,其画面形神并茂。</p> <p class="ql-block">  步入正厅,金箔装饰的梁柱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正中供奉着“王孙大使爷爷”管理员告诉我们这是东晋名臣谢安和他的侄子谢玄。这种将历史人物神化的现象,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间信仰,随着移民传播到南洋,成为连接原乡的文化纽带。</p> <p class="ql-block">  从里屋下到底层,是精心布置的邱公司展览,通过图片、文物和文字,讲述了邱氏家族在槟城的奋斗历程。1770年,第一位邱姓祖先从厦门海沧新垵村来到槟城,开启了家族在异乡的创业史。作为槟城福建人“五大姓”之一,与谢、杨、林和陈氏并列。邱氏家族在十九世纪中叶建立起自己的公司聚落,以宗祠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家族成员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  从展览可看出,邱氏族人在槟城也是人才辈出,如马来西亚银行创办人邱德拔,这位金融与地产大亨也是著名慈善家,其体现了家族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力。 </p><p class="ql-block">走出龙山堂,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其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始建于1835年、1906年重建的宗祠,堪称闽南传统建筑的海外典范。</p> <p class="ql-block">  其建筑想要表达的精神,也只有我们华人才能看懂,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这种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更深。 </p><p class="ql-block"> 这次探访,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旅游体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我对海外华人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  从龙山堂邱公司回到酒店退掉客房,叫上车直奔槟城浮罗山背的“宝盛园”榴莲园。这是一个提供住宿、深度体验榴莲世界的有机生态园。房价高达1300马币每晚,就这还需数月前预定,仍一房难求。它涵盖两顿尽饱吃的榴莲品尝体验,及随园主参观榴莲园区并听其讲解种植榴莲的奇闻趣事,第二天早晨还可随员工捡拾榴莲,享受丰收快乐的体验活动。</p> <p class="ql-block">  尽管在槟城市区已饱咥过两顿的自助榴莲,但听说刚从树上掉下的榴莲和放一段时间的榴莲,其味道根本不是一回事情,为鉴定有何不同,故对本次探访充满极高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世界上最美的海景山路,一边是茂密的榴莲林,另一边则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着浮罗山背深处进发,一个小时后,车辆停在了小山坳的路边。下车一看,几座马来风格的高脚屋镶嵌在成片的榴莲林中,远处山峦起伏,如此幽静美好,宛若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来到大露台上乘凉赏景,等候榴莲盛宴的开始。三点钟,园主闪亮登场,随之几个员工抬了几大筐当日捡拾到的榴莲走进了露台。</p> <p class="ql-block">  这时,20多位客人一哄而上,围在了台案周围。朴实的园主没有任何开场白,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榴莲经”。他说:“吃榴莲前必须要了解一些简单的榴莲常识。榴莲是植物中最有灵性的物种,其味道与品种、时间、树龄有着天然的辩证关系。槟城的榴莲不是一种采摘的物种,只有瓜熟蒂落才会有天赐的味道。它在掉落后的数小时里味道在不断变化,最佳状态是两小时以内。这也是世界各地的市场上没有槟城榴莲的真正原因。”</p> <p class="ql-block">  他接着说:“槟城榴莲共有200多个品种,其味道大同小异,总结下来共有五味,即甜味、苦味、花香、酒香和麻痹味。一个榴莲有五个肉房,每个肉房里的果肉,其形状和味道仍各不相同;即使一块果肉,其部位不同味道也有变化。吃榴莲时一定要细细品味,切不可狼吞虎咽,那是对榴莲、对自然的不尊重。”</p> <p class="ql-block">  “如果只有甜味和花香味,那定是年轻树种的果实。如果吃到了甘苦而带酒味的榴莲,那定是40年以上树龄所结的果实,这也是马来人最喜欢并追求的极佳品味。果肉表面上的皱纹越深越多,说明其树龄就越大。如果吃到了麻痹味,那定是从40岁以上树上落下半小时的果实,是最天然的味道,也间接说明你已是一位高段位的榴莲享用者。当然,不同品种其味道也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话音刚落,几位小工便用木棍拍打起了榴莲。园主说:“这叫醒榴莲,拍打能激发出榴莲风味。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拍打后的榴莲口感更细腻,风味会更加浓郁。”</p> <p class="ql-block">  小工们一个一个切开,园主一一介绍: 这是“红虾”,肉质偏红,苦甜交织,带有神奇的海鲜余韵。这是“葫芦”,梗把较长,奶香浓郁。这是“青皮15号”,奶油般细腻,中度苦味后有葡萄般的回甜感……</p> <p class="ql-block">  十几个品种,三大筐榴莲被20人一一干掉,大家直呼太香太撑了。这时园主让人打开了“黑刺”,我们都知道这可是榴莲界的至尊尚品,由于产量稀少,价格极其昂贵(一个少说也有200马币)。品相果真不同一般,果肉鲜黄饱满,口感绵密。尽管园主说:“园子里没有贵贱之分,尽饱吃即可!”可是我看每个人仅仅品尝了一下味道,便都草草收场。</p> <p class="ql-block">  我问园主:“我在国内一吃榴莲就上火,今天吃这么多,会上火吗?”园主说:“国内吃的都是些泰国榴莲,榴莲种植园会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且是放了好多天已发酵的榴莲,故会上火。咱们园子是有机野生榴莲,又非常新鲜,吃后不但不会上火,反而会清火排毒。”</p> <p class="ql-block">  园主大声说:“跟我来,一起参观一下榴莲园吧!”众人随之走入园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树下到处绷着渔网,园主说:“这是我们尊重自然规律,拒绝催熟与早摘,始终坚持自然成熟掉落原则的法宝利器。榴莲自然成熟后,会落在网上,既不会摔烂,也不会伤人,待清晨员工再来统一捡拾。”还真是大智慧啊,用最简单的办法,既节省了人力,又保证了榴莲的品位。园主说:“榴莲一般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掉落下来。”我说:“难道榴莲也有离别之痛吗?”园主笑着说道:“或许有吧,科学讲,昼夜温差大,晚上天气冷,是断梗的最佳时机。”</p> <p class="ql-block">  园主边走边说:“我家榴莲园共有200多棵榴莲树,是父亲在二战时花了400马币(现在的两个榴莲钱)买下的。父亲共打理了30年,交给我又经营了30年,如今已交给了儿子管理。”接着说:“原来都是些野生榴莲树,品种单一,父亲那会儿是选品种的30年,只要听说哪儿有好的品种,就会买回枝条来嫁接。有一次遇见了一个好的品种,但是人家不同意卖,说家里有个女儿,如果同意娶回家给儿子做媳妇,才可以给他这个品种,因此成全了自己的一桩婚事。”并说:“方才穿绿衣服的女人就是他当年娶回的媳妇。”</p> <p class="ql-block">  他说他的30年一直追求的是榴莲的品位。原来所有的榴莲园全是打农药、上化肥,产量高,品位差。卖不上价位。他接手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砍掉了榴莲树下的所有红毛丹树,使榴莲树全部暴露在阳光之下,虫子没有了生存的环境,从此不需再使用农药来防虫。另以疏果的方式来主动减少产量,从而无需增加肥力而再使用化肥,使榴莲园变成了马来西亚唯有的三家有国家认证的有机生态园。</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交给儿子管理,他主要关注的是这些榴莲树的寿命问题。他以在树下种植特殊草类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引来蚯蚓疏松土壤,增加肥力,使树木能健康生长而延年益寿。 </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来,他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的成功神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使园区终于走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听着他的讲解,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哪是在种植榴莲啊,明明是在完成一个庞大的哲学课题嘛! </p><p class="ql-block"> 榴莲的世界原来也是哲学的世界,我们吃的不只是品种那么简单,更是时间与树龄有机运作而酝酿出的极其复杂多变的天然美味。</p> <p class="ql-block">  早上起了一个大早,天还麻麻亮,凉风徐徐,随着员工来到了榴莲园的深处。眼前这颗巨大的树下的网子上竟掉落了一层的榴莲,员工们熟练地用网子的弹力把榴莲一个一个弹了出来,不一会儿就捡拾了一大筐。员工说这是坤宝榴莲,这几天正好是它成熟的季节。看着这满筐的榴莲,真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感。</p> <p class="ql-block">  7点半开早餐,炒粉、炒鸡蛋配上炒莲花白和大米稀饭,真的非常好吃。由于马上榴莲大餐就要开始,所以如此好吃,也仅是意思意思。 </p><p class="ql-block"> 八点半,园主再次登场,随之一大筐榴莲摆上了台案,员工们抡圆了木棍,使劲敲打,叫醒后的榴莲一一杀开。园主逐一介绍:“蜈蚣、葫芦、坤宝、青皮15、D15、猫山王、百年老树的肉油……”全是些老树上的名贵品种,真真正正的榴莲盛宴。当吃到百年老树“肉油”时,有一种舌头触电的感觉,像吃到了花椒似的,味蕾在舌尖上跳舞,酥酥麻麻,超级享受。这种麻味也只有住在园子里才可以品尝得到,因为它是掉落后半小时的味道。园主说:“你已进入了榴莲世界的高段位行列。”他接着说:“今天主要都是些最新鲜、最古老树种的榴莲,算是一个顶级榴莲的品尝盛宴吧。”可品尝已经把人品尝得腹饱肚圆了,大家和我一样,昨天干掉了三筐,可今天一筐全都败下阵来。</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一场顶级的榴莲盛宴的结束,整个槟城的探访也就此告终。榴莲的留恋,带给人回味无穷的种种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