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泊鸾飘别忧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生花草梦苏州</div><br> 梦苏州,苏州有让人魂牵梦萦的资本。 <br><br> 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多年来,经过一代一代苏州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把苏州打造成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br><br> 在苏州有很多千年古镇,比如:木渎、同里、周庄、甪直、锦溪、千灯、震泽等,<br><br> 文昌阁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古镇东的分水墩上,四面临水,是震泽古镇的重要景观之一。<br><br> “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道光重修,成为震泽新景。文昌阁两进,前为山门,宽三楹。后为阁,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琼阁连通。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徐学健等人重修,成为震泽新景。文昌阁共两进,前为山门,二进为阁,是震泽八景之一,称为“飞阁风帆”<div><br></div><div><div><br></div></div> 此作品获得"精选"称号。🔺 “文昌阁”全景图。🔺 坐地铁4号线到松陵大道站,再换乘吴江震泽(八都)专线至震泽公交首末站下车,向南约300米来到頔塘桥上,頔塘桥上的景色便映入眼帘。“慈云寺塔”与“文昌阁”遥相呼应,高耸入云,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千年沧桑。頔塘河静静流淌,一艘货船缓缓驶过,河两岸绿树成荫,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幅生动的江南画卷。🔺 继续南行至慈云路路口,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赫然出现在眼前。牌坊上“震泽古镇”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庄重典雅的雕刻图案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旅人。🔺 走过石牌坊向北是震泽古镇的停车场,再往前走,远远便望见了那座矗立在草坪上的大型石头雕塑,“文昌阁”三个大红字醒目地镶嵌其中,在晴朗天空下的景色显得格外壮观宏伟。🔺 背面“文昌阁”三个大红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座雕塑气势恢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古朴而庄重。🔺 “文昌阁”建于頔塘河东的分水墩上,殿宇高耸,檐牙飞梦,其景致“飞阁风帆”为震泽古八景第一景。岸边垂柳轻拂水面,仿佛在低语着古镇的千年故事。🔺 “文昌阁”阁楼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登楼远眺,视野开阔。四面环水,周围以条石铺就,岸边是石砌的驳岸,建筑风格精致。🔺 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出来,“文昌阁”建于頔塘河东的分水墩上,四面环水,树林围绕。整个建筑群看起来气势非凡唯美浪漫。是震泽八景之一“飞阁风帆”的核心所在。(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为山门,宽三楹。后为阁,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琼阁连通。(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昌阁”南侧有一座“状元桥”,连接荻塘河南岸,游人可由此上墩。🔺 由“状元桥”登“文昌阁”,时至今日仍然寄托着震泽莘莘学子们的美好憧憬,每逢大考之前,考生们都要走走“状元桥”、走过“状元桥”登上“文昌阁”,祈求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状元桥”的栏杆上,雕刻着“状元桥”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 越过“状元桥”,登上“文昌阁”,保佑学子们学业有成!身体健康!🔺 每年高考倒计时前一天。震泽中学的师生们都 会来到这里,开展“走古镇·祈学运·迎高考”主题活动。他们走过“状元桥”,登上“文昌阁”,虔诚祈愿,希望能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得到这座古阁的庇佑。🔺 <p class="ql-block"> 走过“状元桥”,迎面而来的是文昌阁那庄严肃穆的身影。🔺</p> 阁楼四周条石铺路,周围石砌驳岸,有石栏围护。🔺 古时,每逢春秋府县考试,考生们都会乘船登阁,焚香祷祝,祈求金榜题名。即便是初入学堂的孩童,也会在长辈带领下前来叩头祈福,希望得到文昌帝君的点拨与庇佑。🔺 “文昌阁”为两进院落,前为“山门”,座东朝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后为阁,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 “山门”的大门为四扇落地长窗,两侧抱柱联为“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世间数百年大家无非积德”。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读书与德行的尊崇。🔺 进大门两侧墙上镶嵌着自宋至清震泽的科举及第人物碑刻,共37人,其中举人22人、进士15人,图文并茂,记录着震泽文脉的传承。🔺 北面墙上碑刻记录了震泽历代科举人物的姓名、年份与官职,还配有浮雕图案,描绘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站在碑前,仿佛能看见他们执卷苦读、金榜题名的身影。🔺 南面墙上碑刻记录了震泽历代科举人物进士15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人生故事。他们曾在这里焚香祈愿,也曾在这里登阁远眺。🔺 如今,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石碑上,成为震泽文脉的见证。🔺 “山门”北面是个天井。🔺 “文昌阁”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琼阁连通,玲珑剔透,甚是轩敞。🔺 “文昌阁”的大门为六扇落地长窗。🔺 厅内有前柱联上联为:“文华昭荻水英才迭出。”。🔺 下联主为:“名世漾春风飞阁重光。”🔺 大殿内供奉着魁星、文昌帝君、财神三尊神像,皆为樟木雕刻并鎏金。文昌帝君居中,神态安详,左边是财神像,左边是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长两角造型,左手握朱笔、右手持墨斗,如果用朱笔点中谁,谁就文运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左脚后翘,右脚金鸡独立于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传说魁星是文昌帝君的侍神,主宰文运。🔺 厅内正上方悬挂着“文昌阁”鎏金匾额,庄严肃穆。两侧柱联为:“明德惟馨灵区更上一层楼,文华风尚古邑重光六星阁。”。🔺 <p class="ql-block"> 南面墙上镶嵌着三神像简历,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p> 文昌帝又称梓潼帝君,道家认为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主宰人间功名、禄位,所以又称他为文曲星。🔺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相传财神姓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长安(现西安)户县终南山石井阿姑乘欢乐谷人民。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实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 登阁而上,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景致。是此行最令人期待的部分。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阳光透过高处的窗棂洒落进来,在斑驳的木纹上投下柔和的光影。每一步都像是穿越时光,从尘世走向宁静,从喧嚣走入历史。🔺 继续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红灯笼在头顶轻轻摇曳,光影在木纹间交错流转。雕花的窗棂外,是頔塘河的水波荡漾,远处的石桥、白墙黛瓦在视线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顶层供奉着文昌帝君,两侧是“天聋”、“地哑”侍从,他们是文昌帝君的侍童,负责传达文运,一个聋一个哑,寓意不泄露天机。🔺 站在顶层,頔塘河的风光尽收眼底。禹迹桥、慈云寺塔、頔塘河全景一览无遗,开阔坦荡之气油然而生。东可眺望慈云寺塔和頔塘河全景,开阔坦荡之气油然而生。清代诗人张芹登临文昌阁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有凌云气,还登百尺台!”。今日登阁,我亦有同感。站在高处,仿佛能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对功名的执着与对未来的期许。🔺 向东北望去,古运河风光带尽收眼底。波澜壮阔的水面在阳光下闪烁,远处的桥梁与建筑倒映其中,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河水缓缓流淌,船只偶尔驶过,划开水面的宁静。与京杭大运河并行,总长300米。这里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是震泽古镇最具江南韵味的地方之一。🔺 向东可见横跨两岸的中心桥,波澜壮阔的古运河风光带一览无遗。能听见千百年来船只的鸣笛声,感受到这条水道曾经的繁华与辉煌,见证着震泽的变迁与传承。🔺 横跨两岸的中心桥清晰可见。🔺 向南是“状元桥”和震泽古镇的停车场。🔺 离开文昌阁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矗立在水中的古阁。它静静地伫立在頔塘河上,见证着一代又一代震泽人的梦想与追求。而我,也带着满心的敬意与感动,继续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