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行(二十七)西班牙巴塞罗那之米拉之家(上)

小石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1日,周三。当地时间上午十一点许,我们从哥伦布纪念碑广场来到米拉之家。</p><p class="ql-block">按照旅游行程,我们对米拉之家是外观。在同行许多团友的要求下,帅导通过携程网给我们买到了米拉之家的门票,按照当天的汇率,我和老伴儿两人用微信支付了313元。</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位于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街与普罗文卡大街相交的转角处,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是著名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占地面积1323平方米,有6层高,实际由两栋独立的楼房组成,各自拥有一个中央庭院,庭院底层相连,有3个门面,两个入口,还有地下停车场。楼内有3个采光中庭,外墙开设了许多大窗子,墙体不承重,内部可任意拆解。</p><p class="ql-block">外墙用白色石材砌出波浪形,房坡呈波浪状,姜黄色房坡上有带天棚的小窗。屋顶有奇形怪状的构件,如烟囱、天窗、下水道等,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建筑立面如波涛起伏的海面,黑色铁条构成的阳台栏杆扭曲回绕,宽大窗户像悬崖峭壁上的洞穴。此外,阁楼使用270个砖砌悬链拱支撑露台,大厅有象征主义画家阿莱克斯·克拉佩斯指导的绘画装饰,住宅内天花板样式丰富。 </p><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高度概括了高迪成熟阶段的建筑语言,是新艺术运动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端的代表,在建筑功能、力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开了先河,对后世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由于米拉之家附近街道不允许停车,大巴车把我们来到附近另一条较僻静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注意看,这条道路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不仅划有白色双实线,还在机动车一侧设置了许多矮隔离桩。</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拉之家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游客是从侧面入内。</p> <p class="ql-block">进入米拉之家后有一个通天的天井。我们从这个门洞进入一层。</p> <p class="ql-block">在一层有许多介绍米拉之家的小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三层以下好像为酒店,上下有电梯。米拉之家对外开放的房间在四至六层,而且只能从楼梯上下。</p> <p class="ql-block">四至五层主要是展示高迪设计的各类民居及其内部装饰和家具摆放风格。</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我们可以了解上个世纪初,西班牙或欧洲的家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米拉之家的第六层,主要是展示高迪设计或建造的各类建筑的仿制模型。包括这个展厅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空间的限制,我们在地面只能看见米拉之家的一部分,无法将其全貌收入眼中。而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米拉之家的外观全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就是侧面的这个门进入的米拉之家。</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模型的楼顶,无一例外都有许多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柱子。说句实话,如果只是看看四至五层的家居展示和六层的模型陈列,我还真是对花近二十欧元,爬六楼来这里参观感到有些后悔。但是,当我们走上房顶后真是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由于米拉之家房顶的景色很特别,每个建筑体都是高迪设计的精品,我将再用一集来完整的展示它们。具体详情,敬请关注下一集。</p> <p class="ql-block">最后声明,本部美篇中米拉之家的文字介绍,参考了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特向原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