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千年古镇塘栖

龙哥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6667781</p><p class="ql-block">作者:龙哥 摄影:龙哥</p> <p class="ql-block">“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去年五月末,在蒙蒙细雨的轻抚下,我们这一群热爱生活的退休旅友,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憧憬,踏入了这座承载着千年岁月的塘栖古镇。塘栖古镇,是杭州的北部门户,自北宋始就有人居建筑,历经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岁月的沉淀赋予了它厚重的历史底蕴,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默诉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下车,我们沿江东老街缓缓步入古镇,街口那写着“塘栖古镇”四个大字的指示牌,醒目而庄重,宛如一位时光的使者,静静伫立,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过往。抬眼望去,一棵参天古树傲然而立,它的枝叶肆意舒展,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默默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树前方十来米,一座古老的石孔桥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充满了诗意与神秘。穿过大树,眼前豁然开朗,大运河之畔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国有名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在历史上最重要的水路之一,而塘栖古镇恰好是大运河杭州段的起点,塘栖古镇就坐落在这一古老水道的起点。大运河穿越古镇而过,两岸是宋代年间古色的老建筑,河上则有古老的石桥连接古镇。漫步在运河边,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历史画卷,感受着古老的大运河带来的宁静和祥和。桥头边雕像是明代商人‌陈守清‌。他是建广济桥的募建者,被人们尊称为“广济桥之父”。高约两米多,由铜材质制成,于2015年9月落成,以纪念陈守清为建桥付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运河边,一座古朴典雅的七孔石桥横跨其上,它宛如一条巨龙卧于碧波之上,散发着岁月的韵味。桥孔大小各异,中间的桥孔尤为宽敞,远观时,桥孔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下,似只有六孔;待走近了,七孔才清晰分明。桥柱边,形态各异的石狮威风凛凛地镇守着,这种古老的石桥还真少见,估摸着桥柱前的石狮是保护桥而建,也是一种精美的石刻装饰,虽历经风雨的侵蚀,却依旧不减威严。桥边矗立的石牌上,“大运河广济桥”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这座桥就是大运河上有名的“广济桥”,它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见证了塘栖古镇的辉煌与兴衰,石桥上的纹路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桥头,脚下是古老的大石阶梯,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纹理,那绝非新刻之石所能比拟。当我们登上桥顶,极目远眺,大运河的水在细雨中波光粼粼,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远处的桥梁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恍惚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的明清时期。那时的塘栖古镇,凭借着大运河的水运优势,成为了南北贸易的重要枢纽,两岸店铺林立,行人如织,一片繁荣景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眼前的景象,不正印证了这句诗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繁华吗?</p> <p class="ql-block">站在永济桥上,能看到桥下的柱子上。​‌雕刻着麒麟送子、梅兰竹菊、松鼠、葡萄等图案的石雕柱。这些石墩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石墩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历经数百年仍稳固如初,有效地抵御洪水冲击,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望柱顶端形态各异的图案,部分还存留明代“记号刻痕”,成为研究古代建筑石刻工艺的重要线索。‌‌</p> <p class="ql-block">过桥之后,沿河一片古色古香的老街呈现在眼前。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的青石巷、平整的石板路,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烟雨江南。沿街古迹星罗棋布,古民居雕梁画栋,展现着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艺;古井幽深,井口石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古碑肃穆,其上的文字记录着古镇的沧桑变迁。每一处古迹,都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纷纷拍照留念,想要将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永远定格在时光的长河里。</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古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用眼去欣赏,更用心去探索和感悟。古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仿佛是一群求知的学子,在这座历史的大课堂里,不断汲取着养分。从广济桥的建筑特色,到古民居的布局结构,从古镇的发展历程,到当地的民俗风情,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当然,游览之余,品尝当地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百年老字号糕点是古镇极有名的,还有热气腾腾的米线,香气四溢,入口滑嫩,那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那金黄饱满的枇杷,是古镇一绝,咬上一口,甜美的汁液在口中散开,仿佛是古镇给予我们最甜蜜的馈赠。塘栖的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古镇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记忆。</p> <p class="ql-block">塘栖古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非遗文化。广济长桥横跨大运河,连接着古镇二岸,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郭璞古井深不见底,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乾隆御碑庄重威严,见证着古镇曾经的荣耀。而塘栖枇杷那清甜的滋味,河西埭村卫家班皮影戏那灵动的表演,这些非遗文化更是古镇独特的历史传承记忆,它们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古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此次塘栖之行,虽遇细雨,但这份朦胧之美却为旅程增添了别样的诗意。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古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在游历与感悟中,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古镇之美,美在它古老的建筑,美在它丰富的文化,更美在那份远离喧嚣、宁静祥和的氛围。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千年的韵味与风情,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感谢塘栖古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文化的大门,让我们有机会领略这份独特的江南韵味,体验这份深沉的历史情怀。愿古镇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保持它的古朴与宁静,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愿每一个来到塘栖的游客,都能被这座古镇的魅力所吸引,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收获心灵的滋养,如同我们一般,在这趟游历之旅中,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欢迎欣赏感谢关注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