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四国行(下篇)‍2025.5.28-2025.6.15

周红

<p class="ql-block"><b>昵 称:周红</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307079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巴尔干四国行》上篇与中篇介绍了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三国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接下来跟我一起再去看看历史课本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波黑萨拉热窝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一个国家两个实体三个民族四个宗教,东西文化在这里交融,这里是欧洲的耶路撒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波黑的首都是萨拉热窝,是经济、文化中心,位于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以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多元文化著称。</b></p> <p class="ql-block"><b>《巴尔干四国行》进行到第十二天,向第四个国家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出发!途中偶遇世界文化遗产莫斯塔尔古城与古桥,必须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12天:黑山布德瓦—波黑萨拉热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 class="ql-cursor"></span>宿萨拉热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一站:打卡“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世界文化遗产———莫斯塔尔古城与古桥</b></p> <p class="ql-block"><b>视频分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世界文化遗产———莫斯塔尔古城与古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莫斯塔尔古城始建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历经奥匈帝国、南斯拉夫王国等政权统治,并在波黑战争期间遭受重创。‌‌‌‌古城以中世纪奥斯曼风格建筑为核心,古城街道由鹅卵石铺就,周边保存有中世纪罗马建筑和伊斯兰教古迹如波奇泰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莫斯塔尔古桥建于1566年,横跨内雷特瓦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人工石拱桥,连接穆斯林与克罗地亚族社区。</b></p> <p class="ql-block"><b>莫斯塔尔古城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部的历史名城</b>,距萨拉热窝80公里,以横跨内雷特瓦河的16世纪古桥闻名,<b>2005年与旧城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该城始建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历经奥匈帝国、南斯拉夫王国等政权统治,并在波黑战争期间遭受重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古城以中世纪奥斯曼风格建筑为核心,古城街道由鹅卵石铺就,周边保存有中世纪罗马建筑和伊斯兰教古迹如波奇泰尔。‌‌‌‌</b></p><p class="ql-block"><b>莫斯塔尔古城1878年归属奥匈帝国,一战后并入南斯拉夫王国。‌‌‌‌</b></p> <p class="ql-block"><b>莫斯塔尔古桥建于1566年,横跨内雷特瓦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人工石拱桥,连接穆斯林与克罗地亚族社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92年波黑独立后成为重要城市,1993年古桥在波黑战争中被炸毁,2004年重建并恢复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古桥长29米、宽4米,最高点距水面20米,采用原石料与16世纪工艺重建,体现了奥斯曼建筑技术巅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古桥曾是穆斯林与克罗地亚族共处的象征,跳水传统(男子16岁时跳水以祈愿顺利)延续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二站:走进历史课本,打卡萨拉热窝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枪击事件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拉丁桥对面街角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苏菲。这次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敞蓬礼车在前往拉丁大桥时,于街角停下,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的刺客枪杀。这一事件激化了奥匈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奥匈认为塞尔维亚要对奥匈皇储遇刺负责。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奥斯曼帝国站在奥匈帝国一边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组成协约国。大战打了4年,卷入战争的国家达38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枪射击的青年普林西普站的位置我也站一下!</b></p> <p class="ql-block"><b>奥匈帝国皇储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敞篷车。</b></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是萨拉热窝最具历史意义的景点之一,因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此遇刺而闻名,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桥体为奥斯曼风格石拱结构,现作为步行桥保存完好,桥旁设有萨拉热窝博物馆展示相关历史物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因萨拉热窝枪击事件而出名的拉丁桥</b></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这座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或“巴尔干的耶路撒冷”的城市,是欧洲独一无二的多宗教文化交融之地。在这里,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天主教教堂、东正教教堂和犹太教堂等宗教建筑和谐共存,相互映衬。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大教堂——耶稣圣心座堂。这座教堂不仅代表着天主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见证了萨拉热窝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脚下是血色玫瑰,墙上都是弹孔</b></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逛街中</b></p> <p class="ql-block">傍晚酒吧门口年轻人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土著都爱吃的特色餐,其实就是大饼卷肉,味道不错👍,</b></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市政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13天:萨拉热窝的一天。宿萨拉热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今日城市徒步6小时,18000步把萨拉热窝的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吃吃逛逛边走边拍,把萨拉热窝的景点走了个遍,登上城市的最高点看萨拉热窝城市风光,登高途中遇见路边墓地成片的白色墓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静,看墓上的时间大多都定格在1992–1995✌️感叹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愿世界和平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视频分享:波黑萨拉热窝城市徒步的一天,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三种语言四个宗教,这里真的有点乱,黑罩袍吊带衫在这里碰撞,不同风格的建筑参杂其间(奥匈帝国欧洲建筑与奥斯曼帝国建筑)东西文化在这里相融,能不出事才怪🤣</b></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圣心主座教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心主教座堂位于萨拉热窝的旧城区。教堂于1884年8月25日开始建设,1889年8月竣工,高43米。教堂是萨拉热窝的城市象征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清真寺主要指位于老城中心的‌加济·胡斯列夫·贝伊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由奥斯曼帝国驻波斯尼亚总督于1531年主持建造,是波黑最大且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纪念二战的圣火</b></p> <p class="ql-block">战争楼下的弹孔</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的鸽子广场正式名称为‌塞比利喷泉广场‌(Sebilj Square),位于老城区巴什查尔希亚(Baščaršija)核心区域,是当地最具标志性的历史与文化地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萨拉热窝市政厅</b></p> <p class="ql-block"><b>登上萨拉热窝最高点看全城风貌</b></p> <p class="ql-block"><b>波黑内战的主体是三个同属于南斯拉夫人的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91年6月起,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6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邦联制国家;塞尔维亚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4月6、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认。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族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波斯尼亚战争爆发。1995年11月,在美国主持下,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和波黑三方领导人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萨拉热窝曾经历了1992年开始大规模4年的围城战,这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围城战,让城市变得满目疮痍。在那场混乱中,大量平民被困在城内,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没电、没水、没燃料、没有任何商品、没有卫生用品、没有医疗、没有政府机构或警察”,那时的萨拉热窝,黄金、钻石和银行卡都变得毫无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1995年7月,波黑战争接近尾声时,塞族军队在两周内屠杀了大约8000名波什尼亚克族男子。这被认为是从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发生的最严重的大屠杀之一。如今,在居民楼间、去往黄堡的路上,随处可见穆斯林墓碑,清晨的晨雾中,墓碑显得格外清冷、凝重。</p> <p class="ql-block"><b>都说萨拉热窝一半是坟墓,另一半是城市,有点夸张,但墓地的规模还是吓到我了。</b></p> <p class="ql-block">‌波黑战争遇难者公墓‌:1992-1995年围城期间,大量平民和士兵被埋葬于临时墓地,战后部分转为永久纪念场所。</p> <p class="ql-block"><b>铜匠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铜匠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频分享:城市徒步萨拉热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14天: 波黑 萨拉热窝——塞尔维亚🇷🇸偌维莎德,宿偌维莎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波黑的萨拉热窝出发,出境后一路翻山越岭傍晚来到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莎德,参观了在多瑙河畔的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也叫偌维莎德要塞。</b></p> <p class="ql-block">视频分享:<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span>诺维萨德要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瓦拉丁要塞是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重要城市,位于多瑙河右岸火山岩体上,以彼得罗瓦拉丁要塞闻名。这座欧洲第二大堡垒建于 1690年至1780年间,因扼守多瑙河航运要道获称“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现要塞地下1.6公里隧道系统和军械库改造</p> <p class="ql-block"><b>要塞钟楼以时针长于分针的特设计著称,钟表因热胀冷缩造成的误差被当地人称为“喝醉的大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现要塞地下1.6公里隧道系统和军械库改造为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并作为Exit音乐节主场地。城市与诺维萨德老城区通过瓦拉丁桥相连,形成伏伊伏丁那地区文化遗产核心。</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司机塞族小伙一家</b></p> <p class="ql-block"><b>偌维莎德的傍晚时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视频分享:塞尔维亚🇷🇸偌维萨德傍晚时分</b></p> <p class="ql-block"><b>第15天:偌维萨德—贝尔格莱德,宿贝尔格莱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视频分享:塞尔维亚🇷🇸偌维萨德的清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里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偌维萨德,早晨4点天就亮了,我们六点起来再逛逛市中心三大教堂东正教堂、圣玛利亚主教座堂、犹太教堂,再看看偌维萨德的要塞,吃完饭出发贝尔格莱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视频分享:藏在秘境中的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b>特别小众的Velika Remeta修道院位于 秘境塞尔维亚的 弗鲁什卡山°,建于16世纪,历经摧毁与重建,教堂外墙保存了一幅圣母怀抱圣婴的中世纪湿壁画,色彩斑驳,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该修道院在弗鲁什卡山的修道院群中不算很大,但其内部的中世纪湿壁画已被土耳其人损毁,唯有教堂外墙的湿壁画得以保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此东正教修道院还提供免费食物与水,神父让我吃他们做的饼子,我拿了一块,咸的,味道不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在此修道院定了一个位,是塞尔维亚🇷🇸文翻译成英文才在百度里找到介绍此修道院🤣</span></p> <p class="ql-block"><b>视频分享:红酒小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路遇红酒小镇,瞎逛中遇到一位才从中国上海北京香港回来的塞族大姐,热情地喊我们去她家看看她的小酒窖,院子里的大桑树上果实累累,这桑树果子竟然是白色的,塞族大姐让我们尝尝她家的白桑子,还真甜!</b></p> <p class="ql-block"><b>第16天:塞尔维亚首都贝城漫游模式开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入住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三晚,时间充裕,今明两天慢游首都,早上遇到贝尔格莱德市民游行,教堂堵塞,10点才出发,第一站离市区5公里的泽蒙小镇,第二站铁托墓、第三站圣萨瓦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蒙泽小镇依傍着多瑙河,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小镇。泽蒙小镇保留了许多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具有典型的中欧小镇风格。我们花了2欧登上小镇最高点看蒙泽小镇全景。在多瑙河边跟白天鹅🦢嬉戏,逛逛街看这融合了巴洛克和奥匈帝国时期的特色建筑,红瓦斜顶、鹅卵石巷和古老的街道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视频分享:漫步贝尔格莱德多瑙河畔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网红泽蒙小镇,登上19世纪的夏尔朵什塔,在小镇最高点瞭望全镇风貌。</b></p> <p class="ql-block"><b>在蒙泽小镇与多瑙河上的天鹅共舞</b></p> <p class="ql-block"><b>登上蒙泽小镇最高点看全镇风貌</b></p> <p class="ql-block"><b>蒙泽小镇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铁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的墓地,之所以叫做“花房”,是因为墓的周边一直被鲜花环绕着,然而,在墓的旁边围绕着的是却是白色的岩石。铁托的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二战期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0的武装力量进行了抵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1943年获得元帅军衔。南联邦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既是南共联盟总书记又是共和国总统,1980年5月4日病逝。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倒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将其安葬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b></p><p class="ql-block"><b>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铁托的领导,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上献上自己的鲜花,以表示对铁托的怀念 。</b></p> <p class="ql-block">铁托墓</p> <p class="ql-block">铁托墓</p> <p class="ql-block">铁托夫人墓</p> <p class="ql-block"><b>留个字,有迹可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视频分享: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标志性建筑圣萨瓦东正教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圣萨瓦教堂是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东正教教堂,为纪念塞尔维亚东正教会创始人圣萨瓦而建,采用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世界上第二大东正教堂,规模仅次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外部高大雄伟,穹顶内壁及四周都是金灿灿的巨型马赛克壁画。它象征着塞尔维亚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萨瓦教堂的建造始于1935年,旨在纪念13世纪塞尔维亚东正教创始人圣萨瓦。1595年,奥斯曼帝国焚烧其遗骨的事件激发了塞尔维亚民族的复兴决心,教堂选址于贝尔格莱德弗拉查尔高原(原遗骨焚烧地)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工程多次中断,外部结构于2004年完成,内部装修至今仍在进行。‌‌‌‌</b></p> <p class="ql-block"><b>第17天:漫游贝尔格莱德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塞尔维亚首都住五天,比较有名的景点都看完了,最后一天逛街打卡,早上从酒店左拐200米俄罗斯大酒店开始-历史博物馆-尼古拉·帕西奇广场-俄罗斯大厦-圣马克教堂-邮政大楼-国家博物馆-塞尔维亚共和国广场;中午回酒店睡个午觉,等傍晚再继续逛,先漫步萨瓦河,打卡地标建筑“倒立的啤酒瓶”然后去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悠哉悠哉!今日城市徒步22000步,完美😍</span></p> <p class="ql-block"><b>视频分享:塞尔维亚🇷🇸贝城徒步打卡!首都贝尔格莱德老城不算大,走走停停也不累,如果要坐公交车,那可是免费的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18天: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北京✈️上海🚄南京。于第19天下午到达温暖的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今天提前吃早餐了,怕机餐不好吃,昨晚煮了土豆🥔胡萝卜🥕带上,准备回家路上享用✌️</b></p> <p class="ql-block"><b>《巴尔干四国行》跟着课本把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波黑四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自然风光一网打尽,塞尔维亚🇷🇸与黑山🇲🇪那藏在深山秘境中千百年的修道院仿佛一棵棵撒落在大山里艺术瑰宝,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边游边学把世界史巴尔干四国的重点学了个七七八八,收获满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国首都慢游徒步打卡,特别是贝城住了五晚,深度挖掘美景美食,体验不一样的旅行乐趣✌️回味无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里既是一战的导火索,也是二战时期的战场,在黑山美丽的亚得里亚海滨还遗留着一个个潜水艇的山洞,堡垒,那蓝绿蓝绿的果冻海让你惊叹❗️海上小镇更是爆表,萨兰达的蓝眼睛泉让你魂牵梦萦,还有那泉水湖上飞来飞去的蓝蜻蜓,梦幻而浪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里乡村人口较少,一路翻山越岭也不见几个人,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密集的人们坐在酒店饭馆的门口,面前放着一杯三小时才能喝完的酒,二小时才能喝完的水,悠闲地聊着天……😂太慢生活了,真的看着太着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再见,贝尔格莱德</b></p><p class="ql-block"><b>再见,巴尔干半岛</b></p><p class="ql-block"><b>​轻松愉快而完美的行程,快乐无限,感谢大卫精美的线路规划与付出!💐感谢友友们一路相伴!感谢亲们跟我一起分享旅行的美好时光!下期再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