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大雁塔

雨中漫步

<p class="ql-block">在西安小雁塔东南大约5公里的地方就是大雁塔。由于它位于有众多知名景点组成的中轴线上,人气那是相当的火爆,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当地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到大雁塔,枉来古西安。”可见大雁塔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要了解大雁塔,还要从大慈恩寺说起。因为是先有的大慈恩寺,后建的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大慈恩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位于西安市雁塔中心区,是唐高宗李治在即皇帝位前为纪念其母长孙皇后所建的。</p> <p class="ql-block">李治为母修建这么一座寺庙,一是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二是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唐太宗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将排位第九的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也是宠爱至极,感情甚笃。长孙氏因病离世后、李世民陷入对亡妻的思念之中。唐太宗对长孙氏的用情之深,太子李治是明白的。所以在被立为太子后,便下令为母亲修建一座寺宙。既感恩了生母,又讨好了太宗,可谓是一举两得。修建后的寺院华丽宏伟,深得太宗满意。该寺后来被玄奖法师作为传经布道和收藏经书的地方,从此大慈恩寺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慈恩寺山门,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玄奘三藏院。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p> <p class="ql-block">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载誉归来,带回大量佛像、舍利及657部经卷,考虑到当时木制结构建筑在防火等方面的弊端,玄奘奏请朝廷,获准奉敕修建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大雁塔在玄奖法师的主持下,开始在大慈恩寺西院营建。建成后的大雁塔为仿印度雁塔形式的七层楼阁式砖塔,成方锥形,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64.7米。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每层皆存舍利。塔身各层壁面均用砖砌扁柱和阑额,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关于大雁塔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但都与雁这种鸟类有关。其中有一种说法流传最广。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变为鸽子来到人间救助苍生,而唐时人们用雁代指鸟类,故取此名以报答佛祖救苦难之恩。这都是佛家通过对雁这种生灵的赞美来达到启发人感恩、向善之意。</p><p class="ql-block">玄奘因在印度游学多年,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回国后便将所建的藏经塔命名为“雁塔”。</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塔室内设有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图片展;二层内供奉有一尊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壁画以及现代名人书法,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三层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四层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五层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还展出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六层悬挂着唐代杜甫等五位诗人的诗会佳作;七层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有数种念法。来到塔顶,凭栏远眺,古城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我还听说过关于大雁塔地宫的传说。大雁塔下的地宫内真的藏有玄奘取经时带回的珍宝吗?</p> <p class="ql-block">自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发现唐代地宫后,有专家推测,在大雁塔下面也藏有千年地宫,经仪器探测发现 ,大雁塔地下有空洞,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未探测出空洞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载,玄奘法师西去取经归来,带回了大量的佛经、舍利和金银佛像等宝物,但后来史料中却没有这些宝物去向的记载,是被人藏在了哪里,还是在寺院中遗失都不得而知。这也成为历史学家欲揭开的一个千年谜团。</p> <p class="ql-block">既然猜测大雁塔地宫下可能藏有宝物,那为什么不开挖地宫?因为大雁塔的塔身正在倾斜,尚处在“治愈”过程中,强行开挖,有没有宝物暂且不说,但对大雁塔的毁坏是必然的。如果因此而将一座千年佛塔毁于一旦,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就成了历史的罪人。</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流传着大雁塔是座斜塔的说法。大雁塔真的是座斜塔吗?我在现场仔细观察,并未发现有倾斜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中国素有“十塔九斜”的说法。我查过相关资料,大雁塔在岁月流逝中确实出现了倾斜现象。它之所以倾斜,既有其自身建筑结构及地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在公元1719年时,大雁塔就被发现慢慢地有些倾斜,由于建塔之初,缺少相关的地质知识和地基处理经验,再加上曾经历过无数次地震,大雁塔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关中地质大断裂带的边缘,这样的地质情况,就无法保证其稳定性。目前大雁塔的倾斜态势已得到控制,我们不用担心大雁塔会倾斜成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了。</p> <p class="ql-block">历尽沧桑的大雁塔在1300多年的岁月洗礼中变得愈发耀眼,愈发彰显出它所蕴含的特殊历史价值。如今这里已形成以大雁塔为中心,由南北广场,玄奘广场、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组成的一条长约3公里的黄金旅游中轴线,被誉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成为每一个来西安的人必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大雁塔到大唐不夜城一条3000多米的观光步行街,像是凝固了的时空,从1400多年前的大唐走来。远古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交融。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南广场矗立着近5米高的玄奘大师青铜雕像。大师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器宇轩昂、步伐坚定,好像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2000多米长的大唐不夜城,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等主题群雕,以及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曲江太平洋影城等建筑,再现了昔日大唐帝国的恢宏。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流光溢彩,游人川流不息,置身其中,仿佛梦回盛唐。</p><p class="ql-block">这个夏夜让人无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