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

江南风

2024年摄于浙江。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位于衢州柯城区罗汉井5号,这里曾是衢州首批细菌战遇难者黄廖氏的故居。 馆内竖立一块“铭记牌”,控诉当年日军的罪恶行径。 衢州地处战略要地,1940年、1942年日军多次对衢州实施细菌战,造成造成衢州1940年-1948年连续8年传染病大流行,累计发病死亡5万余人。 1918年,日本开始研究细菌战,1933年起组建细菌战部队,其中石井四郎的731部队最为臭名昭著、罪恶滔天。1938年-1945年,侵华日军先后在全国20个省市区发动36次大规模、大区域、大剂量细菌战,衢州是其主要战场。 日军对衢州实施第一次细菌战。1940年10月4日,日军飞机在衢州城西水亭街、美俗坊一带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病菌的麦粒、小米、棉花、跳蚤。这是日军在我国南方地区首次以空中投撒方式实施大规模无差别的鼠疫细菌战。当年被确诊鼠疫病人37人,死亡35人,死亡率95.4%。 日军对衢州实施第二次细菌战。1942年为报复美军轰炸东京,日军对衢州实施第二次细菌战。导致浙赣沿线霍乱、伤寒、鼠疫、炭疽、疥疮、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大流行,是年衢州各县患传染病死亡5732人。<div>  1944年6月,日军再次攻陷衡州,随之衢州各县鼠疫、霍乱、伤赛、疟疾、炭疽病等传染病再次出现流行高峰,是年衢州各县患上述传染病死亡6157人。</div> 1940-1948年衢州地区流行性疾病爆发和大流行,累计发病30余万人,死亡51407人,成为遭受日军细菌战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衢州对细菌战所致的传染病流行,积极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日军两次攻陷衢州,大批军民逃亡四乡,使疫情大量扩散,直到1948年,衢州各类流行病疫情才基本得到缓解。 日军在诺门罕、吉林、宁波、义乌、湖南等地实施细菌战,是二战中唯一将细菌战应用于实战的国家。<br> 抗战期间,衢州各界,以各种形式开展抗击日军侵略的战斗。 <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日军纠集20多万兵力发起浙赣战役,国民党当局为保存实力,“决定放弃浙赣线”。驻守衢州的中国军民苦战7昼夜不敌,日军侵占衢州城于8月8撒出,这是日军第一次窜扰衡州。</p> 1944年6月,日军再度侵犯衢州,在衢州、龙游遭到中国军队8万多人顽强阻击。26日衢州城再次沦陷,29日国军全线反击日军退却。日军横山武彦少将被击毙,这是在衢州阵亡日军最高级别军官。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侵华日军各细菌部队接到指令,纷纷炸毁设备、焚毁档案资料。731细菌部队大部分人员分别乘专列或专机溃逃日本,只有少部分人员被苏联红军捕获。</p> 在随后的东京审判中大批日本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多数日军细菌战战犯,却在美国的庇护下逃脱了审判。苏联在伯力对涉嫌细菌战日军战犯进行公开审判,判处原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等12名战犯2至25年徒刑。<div>  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对日本前陆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等8名主要战犯进行审判。<br></div> 日本细菌战罪魁祸首。 1997年11月,衢州、宁波、玉山、东阳、义乌崇山村、湖南常德等地区细菌战遇害者及死难者家属,成立108人的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团。他们调查取证,开始了对日的民间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向受害者家属公开赔罪并予以经济赔偿。 国际友人来衢州调查细菌战。 细菌战受害者及遇难者亲属。 杨大方,1932年出生在衢州,9岁时,父亲和叔叔因感染日军空撒的鼠疫病菌,不到一周便都去世了。1949年5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任衢州市体委副主任,离休后致力于衢州细菌战历史的宣讲。<div>  这八张组图,由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摄影师韩强拍摄,既突出杨大方个性主体,又呈现日军在衡州实施细菌战的罪证,曾获“2012年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优秀奖”。<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