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之声)坐闷罐车的岁月

老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闷罐火车你肯定见过,年轻人说那是运货物装猪的车子,不不不!!! 那种火车也装过我,我们一代许多人都坐过,早年当兵的军人也是坐这种“专列” 。那年头我们乘坐闷罐车,奔赴在祖国最需要的线路,闷罐车是时代的记忆,七十年代初期国家经历了很多,当年还不富裕的中国,闷罐车助力运输,坚强地应对贫穷落后,赶超世界变幻的风云,我们一代人与祖国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极响应国家号召绝对服从国家需要,坐着绿皮火车或闷罐车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穷困隐蔽的山沟沟里去。我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从景德镇市到赣东一个山区小县城工厂工作,闷罐车承载了历史的使命,它会悄悄地讲述可能被遗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远离家乡的我们,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遥远、拖儿带女也得回家吃年夜饭,亲人们等着呢!阖家团聚是千年的传统是美德。在交通很不便利的年代里,我们坐汽车回家要转二次车,早上出门顺利也要晚上半夜到家,不顺的话途中住一宿,当年的春运票难求啊!带着孩子出远门麻烦,国家知道老百姓的苦,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绿皮火车忙不过来,我们回家根本没有直通的火车也要转 ,铁路局会临时加开一列闷罐车,大大方便的广大群众。春运我们常买临时加开的闷罐车票,到莲塘再转车,火车大大缩短了路途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的路没有直达车,转几趟车我得抱着或牵着女儿的手,肩上背着鼓鼓的旅行袋,另一只手还要拧个铁皮洋油瓶,带点崇仁县的土产灌糖糯米酥回家,这玩意儿好吃,只有洋油瓶保护它不会挤压破碎,回家过年不能空手去看父母亲人,上了铁皮车厢我扔下手上的东西,搂着女儿席地而坐,背靠冰冷的车厢铁皮减乏,幸亏是大冬天穿了大棉袄,我常累得出汗脱袄垫背,车上我们不敢喝水不敢乱动,屁股挪动就有人想挤过来靠靠背,其实席地而坐也很累,几个小时不能动两条腿麻木,想到闷罐车比汽车的速度快,我们能克服短时的难处乐在其中,感谢闷罐车能快速把我们送到离家更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物质匮乏陈设简陋的岁月里,生活虽困苦我从来没有怨言,比起前方战士和田地间的农民,我们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很知足。回家路远有汽车和绿皮火车、闷罐车助力,我们没有过更高奢望,因为我们过的日子,比自己父母的青年时代幸福多多,我俩个叔叔顾不了爷爷奶奶,扛枪当兵去保家卫国,父母和爷爷奶奶带婴儿的我和二岁多的哥,逃难到车成乡下保命,所以我们是新中国的幸福青年 ,感谢祖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