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环游小兴安岭的最后一站,今天的节目是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五营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说到恐龙那是太太久远的故事,这个公园告诉我们,这里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呵,雄伟的大门,在恐龙的世界里,我们来到了巨人国!</p> <p class="ql-block">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简介 </p><p class="ql-block">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座落在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于2005年8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是一座集科普、娱乐、观光、休闲于一体,将自然科学和人文文化景观紧密结合的大型综合博物馆,也是一座我国少有的集保护区和展览馆于一体的园中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馆内设探索地球宇宙、鸭嘴龙家族、白垩纪嘉荫恐龙、植物化石和K/Pg界线等几大展区。主展区展示了嘉荫特有的"黑龙江满洲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一个庞大分支,繁殖于白垩世中晚期,也是6600万年前最后一批在地球上生存的恐龙之一。馆内展示的鸭嘴龙类"满洲龙"、"卡龙"、"乌拉嘎龙"、"黑龙",以及霸王龙、甲龙等,还有晚白垩世与恐龙伴生的植物等化石,这些神奇的化石带你走进嘉荫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p> <p class="ql-block">1902年:首具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p><p class="ql-block">发现者是俄罗斯军官马纳尔在嘉荫县渔民手中购得恐龙骨骼化石(来自黑龙江南岸)。</p><p class="ql-block">化石被送往沙俄帝国,由古生物学家里亚宾宁 研究,于 1915年 正式命名为 “满洲龙”。</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境内出土的第一具被科学描述和命名的恐龙化石,标志着中国恐龙研究的开端。</p><p class="ql-block">嘉荫的恐龙化石产自 “渔亮子组”地层,地质年代为 约6600万至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接近K/Pg灭绝事件),属于恐龙灭绝前的最后一批种群。</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是K/Pg灭绝时间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K/Pg线(原称K/T线):指地质记录中白垩纪 与古近纪之间的分界,约 6600万年前。</p><p class="ql-block">标志性事件:恐龙(非鸟类)的灭绝,以及地球75%以上的物种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灭绝原因:主流理论</p><p class="ql-block">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说</p><p class="ql-block">撞击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约18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证据:</p><p class="ql-block">铱元素富集层:全球多地地层中检测到异常高浓度的铱(常见于陨石)。</p><p class="ql-block">冲击石英:颗粒呈现撞击形成的特殊结构。</p><p class="ql-block">微球粒:熔融岩石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状小球,广泛分布于全球。</p><p class="ql-block">海啸沉积物:加勒比地区发现巨量撞击引发的海啸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因素</p><p class="ql-block">德干暗色岩火山喷发(印度):持续数十万年的超级火山活动,可能导致气候变化。</p><p class="ql-block">多重灾难链:撞击加剧火山活动,引发“核冬天”、酸雨、食物链崩溃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质证据</p><p class="ql-block">全球地层标志:</p><p class="ql-block">界线黏土层:铱层下方为恐龙化石,上方出现哺乳动物崛起。</p><p class="ql-block">生物化石断崖:海洋浮游生物(如孔虫)化石在白垩纪末期突然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剖面:</p><p class="ql-block">美国蒙大拿州 地狱溪组(恐龙最后栖息地)。</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古比奥、丹麦史蒂文斯克林特等地层剖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存者与影响</p><p class="ql-block">灭绝物种:</p><p class="ql-block">非鸟类恐龙、翼龙、大型海洋爬行动物(沧龙、蛇颈龙)、菊石等。</p><p class="ql-block">幸存者:</p><p class="ql-block">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鳄类、龟类、两栖类。</p><p class="ql-block">生态革命:哺乳动物迅速填补生态位,开启 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K/Pg线的科学意义</p><p class="ql-block">大灭绝研究模板:为探索生物演化、灾难事件提供关键案例。</p><p class="ql-block">天灾预警价值:揭示地外天体撞击对地球生态的毁灭性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版小结</p><p class="ql-block">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全球性灾难(气候剧变、黑暗、严寒),导致恐龙和多数物种灭绝。这一事件的地质痕迹(如铱层)标记为K/Pg线,成为地球生命演化史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嘉荫的K/Pg线研究无法提供如海相地层般的直接撞击证据,但作为中国恐龙“最后的家园”,其化石层记录的白垩纪末期恐龙集群灭绝与新生代哺乳动物崛起,间接印证了全球K/Pg大灭绝事件在东亚陆地的生态影响。该区域仍是探索恐龙灭绝细节的关键地点之一。即K/Pg事件在嘉荫的表现为恐龙化石的消失面。</p> <p class="ql-block">好了,把嘉荫发现恐龙的重要性讲完了,后面就请各位自己欣赏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区</p> <p class="ql-block">恐龙景区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走了很艰难的一段路,终于来到了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其实当时我们还有汤旺河奇石公园的选择,但据说要爬山,我们就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五营公园主要是与小松鼠一起玩,我们买了一大袋瓜子准备喂小松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