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索县琼科寺

保温管科技

<p class="ql-block">琼科寺</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p><p class="ql-block">琼科寺全称“嘎秀甘丹琼科林”,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位于西藏那曲市索县加勤乡雪村,距县城80公里,海拔3950米,占地面积超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265年由第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命名,原属噶玛噶举派,1668年五世达赖喇嘛整顿扩建后改宗格鲁派,并确立系统的修供仪轨。寺内现存佛像200多尊、壁画400余幅、藏经2万余册,在文化与艺术领域极具研究和鉴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琼科寺位于索县加勤乡5雪村,距县城80公里,海拔3950米。全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寺内珍藏佛像200多尊、壁画400多幅、藏经2万余册,文化与艺术价值极高。寺庙僧人编制为95名,实有75名(含欧泽日追2名)。</p><p class="ql-block">琼科寺始终秉承爱国传统,1994-2015年间,多次荣获自治区、地县级优秀寺庙管委会奖、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爱教先进僧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建寺命名</p><p class="ql-block">1265年,第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因寺院形似大鹏鸟驮负,在此建寺并命名“琼科寺”,此后数百年传承噶玛噶举派教法。</p><p class="ql-block">教派演变</p><p class="ql-block">1668年,五世达赖喇嘛推行宗教改革,琼科寺改宗格鲁派,命名为“嘎秀甘丹琼科林”,确立密集、大威德等修供仪轨,僧人可前往哲蚌寺学经,僧侣规模达数百人。</p><p class="ql-block">特权管辖</p><p class="ql-block">寺院获历代达赖喇嘛和摄政王颁发铁券文书,享有薪俸待遇;辖区东至恰普、西至巴青县朗麦,拥有农田、牧场及劳役征收权 。</p><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p><p class="ql-block">解放前拥有各类房屋374间(含335间僧舍),建筑面积达200322平方米;曾获西藏噶厦政府准许使用金顶(1959年因叛乱停工),并可使用两层柽柳墙、黄铜幢等装饰。</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琼科寺地处“地呈八瓣莲花、周边八瑞相环绕”的圣地,四大天王山(热多山、瓦库山等)守护四方,十五护方神护持其余方位;辖区设环境保护区,严禁乱砍滥伐,1926年修建静猛神殿常年举行仪轨。</p> <p class="ql-block">热多活佛</p><p class="ql-block">琼科寺第一世热多活佛原称杂玛活佛,出身阿扎杂玛,幼年入琼科寺为僧。后赴拉萨上密院研习四续部,师从第七世达赖喇嘛,获赐法名聪密维色嘉措。返寺后传授仪轨,因抛石选址修建修行洞得名“热多活佛”(意为石落处的活佛)。</p><p class="ql-block">热多修行洞内设经堂、僧舍,供奉八药王佛等塑像,珍藏金汁银汁书写的《十万颂》等典籍,以及历代活佛灵塔、法器。藏历九月二十一至二十七日举办极乐金刚仪轨,吸引众多信徒朝拜。</p> <p class="ql-block">珍宝藏品</p><p class="ql-block">佛塔佛像</p><p class="ql-block">拥有响铜弥勒佛、金刚手大势至像等珍贵佛像;另有噶当佛塔、黄铜佛塔数十座。</p><p class="ql-block">唐卡佛经</p><p class="ql-block">收藏班禅所赐绸缎十六罗汉唐卡、隆多仁波切唐卡等;佛经包含八世达赖所赐《甘珠尔》、金汁银汁典籍1800卷等。</p><p class="ql-block">法器武备</p><p class="ql-block">存有海风乘钹、千枚白银长号角、银质曼陀罗、绸缎灌顶衣等;另有盔甲武器18套、枪158杆。</p> <p class="ql-block">佛事活动</p><p class="ql-block">正月活动</p><p class="ql-block">初六清查财物;初八至十五筹备祈愿法会并展示酥油花;二十九日举行驱鬼仪式。</p><p class="ql-block">春夏仪轨</p><p class="ql-block">三月至七月密集开展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等仪轨,同步进行火供、斋戒;六月举办骑马射箭活动。</p><p class="ql-block">秋冬法事</p><p class="ql-block">十月燃灯节宣布执事任命;十一月举行伏魔朵玛仪轨;每月十五、二十九日开展说戒仪式。</p> <p class="ql-block">相关荣誉</p><p class="ql-block">2024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琼科寺酥油花列入第五批非遗名录。</p><p class="ql-block">2025年,琼科寺僧人土旦次成获格西拉让巴学位。</p> <p class="ql-block">索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处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为那曲市“东三县”之一,东部与昌都市丁青县接壤,西南面与比如县及昌都市边坝县毗邻,北部与巴青县交界。属高原亚寒带季风气候,空气稀薄,雨雪较多,属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为586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索县常住人口为52923人。截至2023年6月,索县辖2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亚拉镇。</p><p class="ql-block">索县的“索”在藏语中为“蒙古”之意,元朝时期这一带为“索格”,明代时称为“琐庄”。1950年末,索宗宣告解放,1959年5月,索宗改为索县。</p><p class="ql-block">索县有虫草、贝母、知母、黄连、雪莲花、茯苓、党参等植物资源。著名景区有赞丹寺,亚安岩洞温泉,亚拉山。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索县退出贫困县。2021年,索县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0.56亿元,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达12587元。</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地名由来</p><p class="ql-block">索,藏语意为“蒙古”。</p><p class="ql-block">索,为索曲河的代称,索县傍索曲河而建,故名。</p><p class="ql-block">非遗</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2月,索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自治区级8个、市级16个、县级72个。</p><p class="ql-block">藏医药(藏医脉泻杂炯疗法)</p><p class="ql-block">藏医药(藏医脉泻杂炯疗法)应用于脉痞、妇血症扩散等妇科疾病,还对中毒症、陈旧性热病、痛风及头部外伤所致的陈旧疮疡、索日亚病等疾病有疗效,特别是对肠道疾病和黄水聚集症有显著疗效。</p><p class="ql-block">2021年,藏医药(藏医脉泻杂炯疗法)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建制沿革</p><p class="ql-block">元朝,索县这一带称为“索格”。宪宗时期,在索县境内逐渐形成索巴、军巴、荣布三大部落。</p><p class="ql-block">明朝,先后归附蒙古土默特部俺达汗、喀尔喀部却图汗。崇祯十年(1637年),索县三大部落又归附于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p><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时期,固始汗将索县三大部落赠给五世达赖作为蹊卡。</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划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乾隆十六年(1751年),索县三大部落归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p><p class="ql-block">民国五年(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管理索县各部落,索县地盘设立索宗。</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索宗宣告解放,同时筹建了索宗解放委员会。</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成立了索宗党委,隶属昌都分工委丁青中心县委领导。</p><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撤销了索宗党委。</p><p class="ql-block">1959年5月,将索宗改为索县,划归黑河分工委管理。7月,成立中共索县委员会。8月,成立索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2017年,国务院批复西藏那曲撤地设市,索县属那曲市管辖。</p> <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6月,索县辖2个镇、8个乡:亚拉镇、荣布镇、热瓦乡、若达乡、嘎美乡、加勤乡、西昌乡、嘎木乡、江达乡、赤多乡,共有12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亚拉镇。</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索县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位于东经93.5°~95.0°,北纬31.1°~31.9°,地处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为那曲市“东三县”之一。东部与昌都市丁青县接壤,西南面与比如县及昌都市边坝县毗邻,北部与巴青县交界。总面积为586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索县属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递降之势。西部有少数较开阔的高山草原,其余为高山峡谷。索县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山多路险,交通不便。索县平均海拔4100米。</p><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索县属高原亚寒带季风气候,空气稀薄,雨雪较多,气温低,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冬春多大风。年无霜期仅4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477.2小时,年降水量572.9毫米,年平均气温-2℃,一月平均气温-9.9℃,七月平均气温11.2℃,索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夏秋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为650毫米;常年多大风,最大风力达11级以上:气温低含氧量少;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气温偏低,年温差小,干湿分明。年绝对最高气温为25.1℃,出现在8月份。年最低气温为零下25.6℃,出现在11月份,最厚冻土层达141米.年温差可达20多度出现在12月份。全年日照时数为2477.2小时。日照率为66%。以6-7月份日照时间最长。境内自然灾害有风灾、雪灾、洪水、冰雹、地震、干旱、霜冻等。</p><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索曲流域位于南羌塘陆块东部,由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良曲和益曲4条贯通性河流组成,是怒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汇水区域。</p> <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土地资源</p><p class="ql-block">索县耕地面积约4.38万亩,林地面积约95.6万亩,草场面积约6417万亩。</p><p class="ql-block">植物资源</p><p class="ql-block">索县有虫草、贝母、知母、黄连、雪莲花、茯苓、党参等植物资源。</p><p class="ql-block">动物资源</p><p class="ql-block">索县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獐、白唇鹿、雪豹、狼、狗熊、猕猴、岩羊、高原免、狐狸、猞猁、水獭等,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禽类和鱼类资。禽类主要有藏雪鸡、黑颈鹤、赤麻鸭、岩鸽、猫头鹰、燕、乌鸦等;鱼类主要有花鱼、青鱼和高原鱼类。素县的家养动物有牦牛、犏牛、藏系绵羊、山羊、马等。</p><p class="ql-block">矿藏资源</p><p class="ql-block">索县有探明的矿产十余种,主要有:煤、铅、铜、锡、铁石膏、硫磺、石灰石、白云石、朱砂石等,这些矿产资源蕴藏量、品味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普查勘探和开发。</p> <p class="ql-block">人口</p><p class="ql-block">根据那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索县常住人口为52923人。</p><p class="ql-block">据2024年6月政府官网信息显示,索县非农户1465户、非农人口3686人,其中男2275人、女1411人,全县总人口:5706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3.5%。</p><p class="ql-block">索县有藏、汉、回等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文物</p><p class="ql-block">邦纳寺</p><p class="ql-block">邦纳寺位于西昌乡巴秀村,该寺在明朝宣德年间加丹德东寺的寺主——世冲·嘎玛丹觉建筑的十三座寺之一,属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支系帕竹噶举派。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主要由经堂、佛殿、门廊、转经室组成,为藏族传统的碉房式建筑,其装饰上有汉式建筑风格,与四川阿坝一带的藏式建筑相似,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主要文物有唐卡、壁画等。</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邦纳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赞丹寺</p><p class="ql-block">赞丹寺距那曲镇约220千米。整个赞丹寺依山而建,分红白两个建筑群,远看外形酷似布达拉宫,赞丹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也是藏北最大的佛教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热登寺</p><p class="ql-block">热登寺位于西昌乡江克卡村,距县城147千米,海拔3800米。第一世嘎玛巴堆松庆巴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创建,在明永历二十二年(1668年),由第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加措改为格鲁派。在1959年前后,有较多僧人参加叛乱,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坏,1985年经自治区批准恢复重建,由尼普丁青迁到西昌乡5村,由旦增曲吉尼玛活佛主持维修。主供佛为一尊约6米高的强巴佛,有一尊土旦多旦佛像、10幅唐卡等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亚安岩洞温泉</p><p class="ql-block">亚安岩洞温泉聚于天然的岩洞之内,泉水深而清澈,底部有一块绿如松石且能发光的岩石,泉中有五颜六色的鱼畅游。</p><p class="ql-block">穹雄沟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穹雄沟位于索县东南部,荣布镇境内,距县城130千米,距镇政府约18千米,距317国道约7千米,海拔4500米。穹雄沟有着绵延壮美的雪山,洁白无瑕的冰川,碧绿如玉的湖泊,广袤无限的草地,存世独一无二的贝壳奇石,还有传说中的格萨尔棋盘和马蹄印,是天然的地质公园,园景包括地景类的冰川和湿地,以及水景类冰雪融化的湖泊,是绝无仅有的集冰川、高山、湖泊、湿地于一体,融形态、声像、色彩等不同属性的自然美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亚拉山</p><p class="ql-block">亚拉山位于县城西面亚拉镇的北边,古时此山为划分青、藏、康三区的重要分界,在藏民族文献中称:“卫藏为教区,朵堆为人区,朵麦为马区”。</p> <p class="ql-block">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30日,索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