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大暑意味着炎热之极,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其气候特征包括高温酷热、雷暴频繁、台风活跃,以及高温潮湿多雨。</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虽然湿热难熬,但是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为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p> 大暑习俗 <p class="ql-block"> 在大暑节气期间,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以适应这个时期的高温和湿热天气。</p><p class="ql-block">1、饮食习俗。</p><p class="ql-block"> 人们倾向于食用清淡、降火的食物,如仙草(凉粉草、仙人草)、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凤梨(因其闽南语发音与“旺来”相同,象征吉祥)、羊肉汤(山东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面条、鸡蛋、饺子等。</p> <p class="ql-block">2、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包括送“大暑船”(浙江沿海地区的传统,象征送暑保平安)、晒伏姜、烧伏香、斗蟋蟀、吃荔枝和米糟(福建莆田的习俗)、吃仙草、喝伏茶等。</p> <p class="ql-block">3、生活习俗</p><p class="ql-block"> 人们会避免参加过于热闹的活动,以免增加体力负担,并倾向于在树荫下、水边、庭院等地乘凉消暑。</p> 大暑三候 <p class="ql-block">一候:腐草为萤</p><p class="ql-block"> 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古人的生物知识缺乏,所以以为萤火虫在此时由腐草所变化而生。</p> <p class="ql-block">二候:土润溽暑</p><p class="ql-block"> “腐草化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 此时土壤内湿气潮润,天气也湿热难耐,这种蒸郁的热天也是最难过的。</p> <p class="ql-block">三候:大雨时行</p><p class="ql-block"> 当早上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云层,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下大雨,雨势大但是下雨的时间不长,雨后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p> 大暑养生 <p class="ql-block">1.多吃苦味食物</p><p class="ql-block">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p> <p class="ql-block">2.清热解暑</p><p class="ql-block"> 增加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p> <p class="ql-block">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p><p class="ql-block">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p> <p class="ql-block"> 大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礼物,它让我们体验到夏日的热烈与生命的蓬勃 。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希望大家能做好防暑降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不要忘记探索节气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在大暑的时光里,汲取力量,茁壮成长,共同期待秋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图·文:赵静</p><p class="ql-block">审核人:王佳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