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仲夏音律中,聆听文字的呼吸

松柏

<p class="ql-block">  仲夏夜的风刚掠过青岛城市书房崂山区猫头鹰分馆的窗沿,一场关于诗词与配音的“跨界派对”就热闹开场。</p> <p class="ql-block"> 7月20日18:30,不器堂仲夏朗读之夜,正等着看古典诗词与动画声音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p> <p class="ql-block"> 张顺老师先领着诗词“登场亮相”。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开口,“移舟泊烟渚”的韵律便在空气里漾开,孩子们的声线裹着古韵,像把江雾里的客愁酿成了清甜的蜜;</p> <p class="ql-block">  苏轼《望湖楼醉书》更不客气,“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字句刚落地,仿佛就有雨珠从孩子们的声音里蹦出来,在现场溅起一片欢笑。</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轮到毛泽东的《长征》,激昂的声调里藏着股闯劲,让“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和孩子们眼里的光撞了个满怀——这厢诗词正“摆着古韵的谱”,那厢动画配音已按捺不住要“搭个茬”。</p> <p class="ql-block">  皮克斯动画电影《鹬》一出场,诗词的“雅”和配音的“趣”立刻来了场热烈拥抱。孩子们秒变“声音魔术师”,学小鹬的奶声奶气时,像把棉花糖揉进了声线里;模仿海浪翻涌时,又让空气里都带着点咸湿的活泼。前一秒还在“移舟泊烟渚”的诗意里沉醉,后一秒就跟着鹬妈妈的叫声扑进海浪里,这种“刚从唐诗里划船上岸,转身就跳进动画浪潮”的切换,正是这场化学反应最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当诗词的墨香遇上动画的灵动,当吟诵的韵律撞上配音的鲜活,不器堂的仲夏夜晚,就像被撒了把欢乐的催化剂。</p> <p class="ql-block">  张顺老师是最懂火候的“掌勺人”,让孩子们在诗词里品韵味,在配音里玩创意,两种看似不搭界的元素,愣是在童声里融成了一杯又甜又醇的“夏夜特调”。</p> <p class="ql-block"> 这场奇妙的化学反应,没留下公式,只留下满室的笑声,和孩子们眼里闪着的、既藏着古韵又裹着童趣的光。</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不器堂书院依《论语》“君子不器”而立名,倡导突破单一技能的局限,助力学员成为兼具多维视野、多元能力与时代担当的人。</p><p class="ql-block"> 不器堂突破“有字之书”,探索“生命之书”,开设传统文化、家长课堂、生活美学等课程,塑造学员强大稳定的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坚持做多元化和开放性的读书会</p><p class="ql-block">坚持做有温度以养身心的读书会</p><p class="ql-block">坚持做线下面对面能沟通的读书会</p><p class="ql-block">坚持通过“不器堂书院”公众号助力全民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