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夺取鬼子机枪的英雄黄士奇

明镜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硝烟弥漫,废墟遍地。在燃烧的建筑物与散落的武器之间,一个男子的面容坚定而冷峻。他就是我记忆中最英勇的英雄——黄士奇,我的姨父。他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一名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的短枪队分队长。</p><p class="ql-block"> 黄士奇是抗日战争时期江苏启东地区著名的军事领导黄辉任大队长、赵一德任政委(开国上校、1963年晋升大校)的东南行动大队(又称短枪队)第二分队长。</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春,日伪对我苏中根据地实施恶毒的“清乡”运动,在派重兵大举向根据地进攻的同时,派遣大批汉奸特工潜入根据地实施破坏,反“清乡”斗争处于最艰苦的时刻。为夺取反“清乡”斗争胜利,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在南通十总店召开地委扩大会议,要求彻底铲除这群“清乡”特工,巩固根据地建设。</p><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东南行动大队,响应陶勇司令员发岀的向鬼子夺取一打“弯夹子”(日九六式)轻机枪的号召,经多方布置侦察,积极寻找战机,查清了海门崇海镇据点鬼子的小队有一挺“弯夹子”时,政委赵一德严密策划部署,安排二分队长黄士奇带领8名精干的短枪队员,趁中秋节利用伪军乡保长给鬼子送慰劳品的机会,化装成送礼的小车夫等混入狼窝,大胆果断、机智灵活地采取行动,以最小的代价终于夺下了鬼子据点的“弯夹子”轻机枪。</p><p class="ql-block"> 那场战斗,仿佛就在眼前。黄士奇徒手夺取鬼子手中“弯夾子”轻机枪,随后一名队同后一名鬼子用刺刀相互刺杀。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刀锋划破空气的寒意,也能感受到黄士奇是在敌人心脏,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一次不可能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赵一德政委于1962年11月所著的《据点游击队》书中用一章节“八月中秋缴机枪”2200多文字描写了黄士奇机智勇敢夺下鬼子手中“弯夹子”轻机枪,还配上黄士奇夺下鬼子手中轻机枪木刻图。</p> <p class="ql-block">  1944年11月,在反“清乡”斗争接近尾声时,在赵一德政委率领的东南运动大队二分队黄士奇队长等队员以特有的战斗形式,深入吕四伪区公所打了一个漂亮仗。在这次战斗中,短枪队不仅歼灭了在败局已定,仍想垂死挣扎的死顽分子、伪区长张永奎,使20多个伪警察被我解除了武装,而且还缴获了12支步枪、4支短枪和1捆伪币。</p><p class="ql-block"> 1945年3月10日至4月21日,我党苏中四地委、专署、军分区在东台沧河召开苏中四分区第一届英雄模范庆功大会(群英会)上,表彰了196位抗日英雄,其中战斗英雄50名,民兵英雄56名,劳动英雄36名,模范工作者62名,大会还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通电致敬。通过特写、通讯、传记、讨论记录等形式,配以英雄的木刻肖像,作了简易介绍,对黄士奇的介绍是“一等战斗英雄黄士奇,出没于敌心腹点线间的武工队员”、“在敌据点宋季港一次击毙敌特工10名,在三厂公路上毙敌联络官,在崇海镇直闯入敌营房夺出九六机枪。”至今,这段佳话还在启、海民间传颂。</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7日解放苏州,黄士奇随大部队来到苏州城外,因没有大的战事,没有直接参战,却是解放苏州的见证人,不久南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0年11月黄士奇随9兵团大部队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