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州鼓岭,如一颗遗世明珠,镶嵌于双鼓横断山脉间。它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避暑胜境,也是承载岁月故事的人文摇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鼓岭,它是清风、云雾、柳杉交织的梦幻之地,是历史与自然融合的诗意山林。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沉醉于自然的怀抱,探寻岁月深处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到鼓岭过一种生活,叫香悦云舍……青山绿水间,观云起雾散,听百鸟鸣唱,看远山明净。它就是传承鼓岭西洋山居文化、结合现代生活美学的“花与音乐”的民宿——香悦云舍。</p> <p class="ql-block"> 百年前的鼓岭,是福州外国人的避暑胜地,吸引20多个国家的西方人士在此度假,1886年至1935年,洋人在鼓岭共建造了360座别墅,形成功能完善、多元文化相融的国际度假社区;百年后的鼓岭,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延续百年的“鼓岭缘”更是福州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p>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们走进位于鼓岭宜夏村梁厝146号的香悦云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踏入了一个都市人梦中的理想家园,</span>浓郁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厅内有钢琴、有壁炉、有书屋,<span style="font-size:18px;">院内楼层鲜花盛开,处处展现“花与音乐”主题,屋外,有独享270度大山谷的花园露台,能将山中光景尽收眼底,在这充满着诗意的栖居,体验到了别样的浪漫与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 香悦云舍院内还包括一座老别墅,建于19世纪末,为青石砌成的中西融合风格山区建筑,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相传曾为英国传教士、诗人和受恩住所。后被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余景陀购买。1927年至1948年,全国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院长、中国著名生化学家余宝笙夏季经常在此居住避暑。</p> <p class="ql-block"> 余宝笙,(1904—1996,)终生未婚,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楷模”,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亲余景陀于1925年至1937年担任莆田圣路加医院(今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第三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 1924年春,母亲孙清美拿出全部积蓄800块银元送余宝笙到美国望城大学半工半读,并叮嘱她:"毕业后不要留恋外国,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一定要回国工作"。</p><p class="ql-block"> 同年她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创建了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1935年,她再次赴美留学,两年学完三年课程,提前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被美国科学家荣誉学会破格接纳为会员,并授予她一把金钥匙。但她辞谢国际生物化学权威麦卡隆教授希望她留下当助手的邀请,回国继续任教。</p> <p class="ql-block"> 1979年12月,余宝笙第三次来到美国,被明尼苏达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研究室免疫化学研究室特聘为荣誉学者。古稀之年的她,每日如饥似渴地学习,写出论文《谈秋水仙碱等药物处理的各类细胞与补体的相互作用》。“我的事业在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留在国外!我要把有生之年的精力全部奉献给祖国。”1981年4月,心系祖国的她不顾弟妹们的苦苦挽留,带着资料和仪器回到祖国。</p> <p class="ql-block"> 余宝笙81岁高龄创办华南女子学院,这就是她向伟大祖国献出的一份厚礼。1984年11月,她向福建省人民政府申请办私立女子大学,立即得到批准,并得到政府的经费补助。于是第一座教学楼迅速建成,1985年10月18日第一届新生入学,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她并被推举为第一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 1988年,余宝笙赴美探亲,借机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建造新教学楼募款。1991年,她再次旅美半年,联系安排青年教师赴美进修,为学院筹集教育基金而跋涉奔波……</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曾专文评价道:“余宝笙教授和她的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堪称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香悦云舍看到余宝笙故居是一座单层石木结构老别墅,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青石砌建,屋顶木板上铺设瓦块,瓦块上还有沿海抵御台风加压的石头、砖块,保护良好,处于尚未修缮利用状态。</p> <p class="ql-block"> 香悦云舍的鼓岭情缘,不仅在于院子里的余宝笙故居,更在于接待了远道而来的“鼓岭之友”。作为“鼓岭之友”的牵头人,穆言灵是团队里最经常来鼓岭的人,每次来鼓岭她都选择入住香悦云舍。</p> <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中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兰花奖”得主穆言灵女士第六次下榻鼓岭香悦云舍。</p> <p class="ql-block"> “不到六年半的时间,我们已先后接待了来自19个国家的客人,还连续两年被指定“鼓岭之友”回到鼓岭的指定下榻处,被“鼓岭之友”称赞为像回家一样温暖、亲切、舒适,我还被称为“鼓岭之友”的大家长。”香悦云舍女主人王晓静告诉我们。</p> <p class="ql-block"> 王晓静还告诉我们说,她原来在福州某中学任教多年。有一天,她在街上遇见一名昔日学生,这位学生无意中说了一句“……老师,您还是在某某中学吗?”触发了她感悟,“人挪活,树挪死”,她立即辞职自媒职业了,先后做过销售、婚礼策划师等职业,2017年,她到奥地利乡村旅游,体验到美如童话的生活方式,就想到了她自己先生梁少石鼓岭老家的房子。于是,夫妻俩于2018年将家里的房子改造成奥地利风格的诗意民宿——香悦云舍。</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夏天以来,美国加德纳家族的后人李·加德纳,“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福州华南女院创始人后裔程高登夫妇,美国柯志仁家族后人毕乐华,美国蒲天寿家族后人蒲光珠、凯西,鼓岭邮史专家、美籍华人张又新等等,“鼓岭之友”回到鼓岭,下榻香悦云舍,回忆祖辈的点点滴滴,开家庭音乐会,品尝鼓岭美食……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愉快而难忘的数天鼓岭时光。</p> <p class="ql-block"> ↓鼓岭网球爱情故事主人公福爱华医生孙女夫妇安和托马斯下榻香悦云舍。</p> <p class="ql-block"> ↓程吕底亚家族的后人玛格丽特在香悦云舍老别墅前。</p> <p class="ql-block"> 玛格丽特·卡迈克尔是近代著名教育家程吕底亚(Lydia Trimble)家族的后人。程吕底亚女士于1891年创办了毓贞女子初级中学(福清市第二中学前身),又于1908年创办了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女子学院等多所学校的前身),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玛格丽特目前正在撰写关于家族故事的书籍。她希望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力量,让两国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守护并传承这份历经岁月洗礼的珍贵友谊。</p> <p class="ql-block"> 2024年,香悦云舍男主人梁少石创作并演唱的《鼓岭的孩子》被CGTN购买了版权,作为《梦回鼓岭》英文广播剧的主题曲。梁少石、王晓静夫妇在2024年鼓岭缘活动期间,受邀参加了CGTN举办的《梦回鼓岭》英文广播剧全球发布会。</p> <p class="ql-block"> 鼓岭故事,超越了语言、文化和制度,承载着和平、友爱和情谊。“鼓岭友人”每一次“回家”,相聚鼓岭香悦云舍,忆往事、话近况。在场的每一个家族,都与鼓岭有着至少三代的情谊,有的情谊甚至延续到了第四代、第五代,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鼓岭故事还在续写……</p> <p class="ql-block"> 香悦云舍男主人梁少石、女主人王晓静老师,专门为我们演奏演唱自己作词作曲《鼓岭的孩子》,我也忍不住掏出手机拍摄这美好难得的画面,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 (特别说明:香悦云舍被指定“鼓岭之友”回鼓岭时下榻处,日常对所有游客开放,并非仅接待外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