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月十六日,十五位退休好友牡丹江的行程是去绥芬河国门景区。早晨天气预报显示绥芬河全天有雨,老友们怀揣着热忱与敬仰,固执的坚持这次国门之行,在雨中叩响那扇藏着家国情怀的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带上雨伞,上午八点乘坐牡丹江开往绥芬河的动车,一个半小时抵达绥芬河火车站。出站时下着雨,十五人打了四辆出租车直奔国门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抵达绥芬河国门景区时,雨丝纷纷扬扬,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轻柔乐章。雨中的景区别有一番韵味,清新的空气弥漫着草木的芬芳,雨丝轻柔地落在身上,像是大自然给予的温柔抚摸。眼前的绥芬河国门景区,在雨幕的笼罩下,更显庄严肃穆,又多了几分朦胧的诗意。景区门前很安静,我们撑着雨伞在门前合影后进入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雨停了,偶有牛毛雨丝飘落在身上,令人神清气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GⅠ0绥满高速零起点”的标志雕塑。醒目的色彩与造型充满力量感,寓意着车辆从此处出发,驶向广阔天地,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商贸往来等诸多期盼。G10绥满高速零起点,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绥芬河走向外界、外界走进绥芬河的一个关键节点,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希望,也见证着无数车辆和行人从这里开启新的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以红色勾勒中国边境轮廓的绥芬河的雕塑,是地理与人文的生动交汇。它静静伫立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成为绥芬河独特的地理坐标标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口岸” 的巨石,静静卧在绿意间。雨水冲刷过的红字,似在诉说百年来的商贾往来、风雨变迁。老友们或并肩留影,或驻足凝视,那些关于岁月、关于友谊、关于家国的情愫,悄然在心底流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远处便是第二代国门。这座落成于1991年的国门,形似火箭发射架,四角伫立,气势非凡。它的建成,标志着绥芬河公路口岸从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发展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见证了边境客货运量的爆发式增长。在雨中,它的轮廓更加鲜明,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当年绥芬河经济开放腾飞的辉煌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了第二代国门,想象中的第一国门却没有发现。问身边游客,一问三不知;问景区工作人员,他手指前方一个标牌。第一代国门,那简易的铸铁身影,静静诉说着往昔。八十年代末,它标志着绥芬河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易货贸易的正式开通。是绥芬河国门历史的起点,见证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代国门巍峨矗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个大字在雨水冲刷后,更加醒目耀眼。雨幕中的两国风光尽收眼底。一边是祖国广袤的山河,青山含黛,绿树葱茏;另一边是异国的原野,在雨中若隐若现。那一刻,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心中油然而生,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而庆幸。退休之以最真挚的方式,叩响家国情怀的门,让这份情怀,在国门之上,在雨幕之中,肆意流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界碑上“中国 CHINA 1993” 与国徽熠熠生辉,大家身着各具风格的衣裳,或典雅、或鲜艳,围绕界碑,将对祖国的自豪与旅途的欢悦,定格在这饱含意义的瞬间,身后绿树成荫,似也在见证这份对家国边界独特的敬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内那座标有各地距离的醒目红色地标旁,阳光透过枝叶洒下,仿佛也在诉说这座 “火车拉来的城市” 的传奇过往。时光流转,火车的汽笛声虽已不再如往昔那般频繁,但中东铁路在绥芬河留下的印记却从未磨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离开国门时,又下雨了,坐在出租车上大家心中却格外敞亮。这次雨中的国门行,让退休后的我们,再次寻到与家国紧紧相连的脉络。那些岁月沉淀的故事,在国门的见证下,与家国情怀交融,化作心底最珍贵的宝藏。退休不褪色,家国情怀,永远是人生最壮丽的底色,而绥芬河国门,就是那把开启这份永恒情怀的钥匙,在雨中,在岁月里,闪闪发光 。</b></p>